《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源技术 > 业界动态 > 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2017-06-26
关键词: 特斯拉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其实比燃油汽车出现的更早,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后,现今特斯拉被资本市场看好、各大车企和互联网企业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其实一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怎样,可以从它的发展史去探究。

  过去10年来,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融资一直表现平平,2010年到2012年基本上每年的投资金额在8亿美元左右。随后,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资逐渐回暖,甚至相比以前更加火爆。到了2016年电动汽车行业融资额将达到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电动汽车公司在中国冒出了200多家,由中国投资者主导的比较有名的电动汽车品牌有法拉第未来、Lucid Motors、卡玛汽车以及蔚来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是不是未来世界的必然

  回看电动汽车的发展史,殊不知电动汽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之一,比内燃机汽车的出现早了半个多世纪。

  19世纪末期到20实际初期,与那时的内燃机汽车相比,除了车速略低,在其他方面电动汽车都有突出的优势,比如电动机工作时没有噪音、发动机的震动和难闻的汽油味,此外,内燃机汽车必须人工控制启动,需要司机在驾车过程中变档,而直流电动机在低转速时,大扭矩输出特性使它不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且操作简便。

  电动汽车凭借这些优势快速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出现在各种领域。配套服务设施也应运而生—更换的电池,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技术上的进步让当时的电动汽车领先一步,风靡一时。

  不过之后燃油汽车的技术突破,之前的诸多问题都一一解决。在电动车方面却进入了发展瓶颈,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使用便利性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加之繁荣的汽车市场催生了发达的公路系统,电动汽车却无法满足与之适应的长距离出行。

  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燃油汽车凭借低成本和新兴科技的发展迅速,没落中的电动车踽踽独行,燃油汽车完成了绝地反击,内燃机一统天下,风靡全球。

  到了上世纪末,在政策驱动下,电动汽车有过一段短暂的复苏。为响应政府号召,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厂家生产了一系列电动车,比如福特Ecostar、Ganger EV、克莱斯勒TEVan和丰田RAV4 EV、本田EVPlus等等,名气最大的当属通用汽车公司投产的EV1电动汽车。

  不过,汽车制造商和石油公司出于自身利益,千方百计阻挠电动车的发展;其次,电动车技术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续航里程短、充电慢等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电动汽车在这个时间段经过短暂的闪耀,又沉寂下去了。

  电动车发展的浮浮沉沉,走到今日,特斯拉的高调亮相让电动汽车又重新走进今日大众的视野。从美国媒体motor1获悉,2016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车销售量达到了76,230台,与2015年相比,销量增长了50.7%。互联网造车企业也都已电动汽车作为切入点,纷纷投资建厂。

  这波电动车浪潮前景是重蹈历史覆辙还是大势所趋?

  前360副总裁沈海寅在2015年5月离开360之后加入了一个电动汽车创业项目,他最近的一个分享,提到了电动车发展中的技术障碍,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

  电动车发展一直面临的最大障碍来自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真正制造一台纯电动汽车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贵在哪里呢?只有一个,就是电池。电池的成本几乎占了整个电动汽车成本的1/3甚至是1/2。

  在2007年~2014年这7年中,美国制造电动车电池的成本从每千瓦时1000美金下降到了400美金。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在2024年,电池成本就可降到100多美元。那时全球普及电动汽车的时代就彻底到来了。

  与此同时,在政府越来越严苛的标准下,燃油汽车的内燃机成本其实是在不断上升的。特别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率先开始要求实行“国五标准”,这就对汽车厂商的发动机研发和制造成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过去100多年当中,汽车行业的发展重心就是让引擎的效率更高,让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更高,这是所有汽车厂家在过去一百多年中玩命PK的地方。

  但是在今天,电动汽车根本不需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因为只要电机功率足够大,它就会比任何一台汽油汽车的引擎效率都要高。它可以让我们的车,分秒成为超级跑车。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就在于,避免掉原来传统汽车中非常复杂的工业架构,达到全新的高度。

  当初,燃油汽车靠的是技术的更新赶超了电动车,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总有一天会完成逆袭,重获新生。加之政府的扶持鼓励、充电设置的加速建设、大众对环保出行理念的加深,相信电动汽车不会再如过往云烟一般匆匆而过。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