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集成电路:高增长背后人才瓶颈待破

集成电路:高增长背后人才瓶颈待破

2017-07-21

今年的校招期间,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华公司”)就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才争夺的激烈。在武汉、西安、成都等国家重点集成电路专业知名高校内,同一天往往有多个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招聘会同台竞技,争抢刚刚毕业的潜力人才。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是核心要素,谁掌握人才谁就能占据集成电路产业‘金字塔’的顶端。”在7月12日于福建晋江举办的晋江市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海峡两岸(晋江)半导体人才交流合作峰会上,福建晋江市市长张文贤指出。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的集成电路产业背后,却有着人才匮乏的隐忧。人才问题如何破解是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

引进借力

目前,中国对于集成电路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今年5月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扩大5倍以上,对人才需求将成倍增长,但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人,而按总产值计算需要70万人,人才培养总量严重不足。

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执行长张云杰告诉记者,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12英寸晶圆制造企业和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约占49%,管理人员占比约14%。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人才的路径有两条——引进人才和自我培养。其中,从外部引进人才,是一项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紧缺问题的快速、有效途径。

回顾历史,那些集成电路产业进入起飞期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都曾引进过大量外部人才,以快速填补人才缺口,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上世纪80年代初,当韩国决定大力投资集成电路产业时,就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战略,实现了科技开发从无到有的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电路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同。教授连振炘指出,半导体方面的人才基本上有三类人。一类是助理工程师,特征是勤劳、很遵守规则,有着基础的培训范围。一类是工程师,控制着IC制造相关机器的参数。这两类都可以通过培训班培养出来。还有一类是研发和管理领导人员,需要有大格局意识。

“最后这一类是目前大陆还不够成熟的地方。基本上有在国际一流的公司历练的经历,才能承担重任。”连振炘说。

一流的公司、大量的人才、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多元化的课程、强劲的师资力量,这是目前大陆所欠缺的。在大陆亟需培养人才的今天,可考虑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借力,进行优势互补合作,为中国高速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输血。

开展人才培训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2003年,教育部、科技部就批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九所高校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就是旨在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但仅仅每年从全国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更何况,集成电路产业较为复杂,专业难度大,毕业生并不能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这时候就需要专业培训机构的出现。

为满足日益增多的人才需求,韩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鼓励民间机构开办信息技术培训班,实行民间机构的信息技术资格认证制度,赋予民间机构6种国家认可的信息技术民间机构资格,并大力吸引海外机构在韩设立研发中心。

“新竹科技园区刚刚成立的时候,也遇到人才缺乏的问题,当时他们做的就是找我们的老师来帮他们做培训。”连振炘回忆道。据记者了解,这也是如今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的起源。

我国大陆也有类似的情况。2000年左右,我国大陆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很多来自计算机等企业行业的人才,急需在集成电路专业领域进行充电,就此,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在职工程硕士教育诞生。据上海交通大学在职工程硕士教务刘刚透露,从2004年至今,微电子学院培养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超过1000人,比全日制人才培养的数量还要大。

出于同样的目的,晋江新建了全国首家专业培训集成电路人才的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中心,计划10年内培训1.26万名的实操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为福建省乃至全国不断地输送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

晋江市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中心校长刘炯朗指出,培训中心未来要向六个方面努力。一是注重基础,高科技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唯有好的基础才能跟上科技的变化前进。二是理论和实践并重。三是注重人文气息,科技和人文相辅相成。四是找全世界最先进的老师来担任老师,找最好、最新的硬件、软件提供给学生。五是与周边很好的大学合作,包括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等。六是要不限于晋江、福建的地理区域,希望培训中心未来成为全球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

需求导向培养

事实上,根据需求培养、产学研合作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日本曾实践“官产学”一体化的道路,在VLSI项目上将多家计算机公司以及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才组织到一块进行研究工作。韩国政府也曾在“电子-21”计划中,其通商产业部与企业各投资20亿韩元成立集成电路设地中心,与韩国科学技术院、汉城大学、延世大学协作,培养ASIC设计人才。

“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形成了‘教育、训练、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我们会根据就业需求进行市场调节,70~80%的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工作。例如IC设计课程,学完600多个小时就可以进入联发科等国际知名企业工作。”张云杰说。

中国的企业也在同各大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紫光集团、中芯国际、华力微等公司都正在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参与微电子学院共建,以培养合理的人才梯队。在2007年申请到“集成电路工程”专业领域后,中芯国际与上海交大建立了专班,由上海交大派老师专门去上课,30~50人一班,一直持续到现在,累计培养人才200人左右;华力微电子也曾与上海交大成立专班,培育人才100人左右。

刘刚告诉记者,上海交大未来将主要尝试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今年已与长江存储、华力微电子谈成合作,共同培养在职研究生成为企业员工,并将发展在职培训,让员工在工作期间报考在职研究生。

本次成立的芯华培训中心也与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进行了订制班签约仪式。未来,还将为其进行员工的专业培训,培养更适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