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看3D图像做手术,大大提高肿瘤诊治效率
2017-08-25
近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放疗科,陈阿姨做完了宫颈癌的全部六次后装近距离放疗,其中最后两次由于麻醉的实施,使整个放疗过程实现了无痛化。“没有不适的感觉,与以前比,舒服很多。”陈阿姨说。
而在该院的脊柱外科和心胸外科,医生则完成了全市首例在“混合现实(MR)技术”引导下的骶骨肿瘤切除手术和心脏冠状动脉瘤手术,让手术时间缩短。新技术的不断运用,让中山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效率变得更高,患者所受的痛苦更少。
新技术提高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
戴上头盔一样的全息影像眼镜,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影像模型从屏幕中移到空中,进行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消隐等操作,详细的判断和诊治病情,这不是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情节。
近日,这一幕出现在了人民医院骶骨肿瘤切除手术和心脏冠状动脉瘤手术中。借助“混合现实(MR)技术”,医患沟通、手术方案规划、术前讨论和术中引导都变得更加方便。
“MR技术全方位清晰呈现了瘤体部位准确的影像,实现了CT数据的高清3D可视化。”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梁道臣介绍,临床医生以往对肿瘤信息的获取依赖于X片、CT、彩超、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但利用MR技术,患者病灶还原得更直接。
MR技术是一种图形学领域的新技术,它将计算机绘制的虚拟模型融合到使用者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影象中,可为医生提供患者病灶结构1:1复原的全息模型,达到实时手术引导的目的。
“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患者肿瘤部位虚拟的3D数字模型与患者病灶重叠在一起,使医生拥有了一双可‘透视’的眼睛,肿瘤周边的脏器、血管一览无余。让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均得以提升,避免了损伤盆腔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精准性,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梁道臣说。
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医生梁毅表示,这个技术让病人的心脏形成一个3D的三维图像,可以被“拿”出来立体分析,3D影像就在医生眼前,可以缩短四分之一的手术时间。
“患者和家属借助该技术可以360度了解自己肿瘤部位的具体情况,对手术方案更放心。”梁道臣说,同时医生之间的沟通也更方便,让治疗方案的制定变得更精准高效。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已经用得比较多,但3D虚拟影像技术还没展开,这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诊治的效率和精准度。
用“静脉麻”减轻宫颈癌放疗痛苦
前不久,陈阿姨在市人民医院做完了宫颈癌的全部六次后装近距离放疗,不同于前四次疼痛的体验,从第五次开始,由于使用了麻醉,陈阿姨已经感受不到痛感,“没有不适的感觉,比以前要舒服很多。”陈阿姨说。这也是中山内第一例无痛实施“腔内置管+组织间插植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技术。
放疗、手术和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65%以上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近距离放射治疗又称“后装放疗”在临床上应用得最多。
“中晚期宫颈癌的后装治疗,需腔内置管联合组织间插植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既要在子宫里插管又要插针。”人民医院放疗三区主任医师叶奕菁说,这种治疗要求延长了手术操作的时间,增加了术中病人的痛苦,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一直以来,这种操作方式的疼痛让不少患者难以忍受。“以前,由于没有麻醉,手术中患者常常因为恐惧和剧烈疼痛而出现全身肌肉紧张、叫喊、面色苍白、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疼痛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精准性和效果。”叶奕菁介绍,这不仅造成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
实施无痛后装放疗后,就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不仅让医生操作精准,也减少了患者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让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痛苦明显减轻。
而这一次医疗技术的改进还要追溯于叶奕菁的一次出国学习。2016年叶奕菁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医院癌症中心深造。在学习过程中,她了解到国外医院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使用静脉麻的麻醉方式实施“腔内置管+组织间插植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然而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开展了该放疗中疼痛管理的研究。
叶奕菁于是决定把无痛后装技术带回来。从美国回到医院后,经过反复研究和改良,形成了一个由医师、物理师、麻醉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团队,从8月开始运用到临床上。“之后还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流程,服务更多病人。”叶奕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