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一文看尽中国智慧城市发展

一文看尽中国智慧城市发展

2017-10-19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信息化 APP IBM

1990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以“智慧城市、全球网络”为主题的国际议会,智慧城市思想首次被提出。

2008年,IBM公司推出“智慧地球”概念,首次提出“智慧地球以城市为基准”的思想。

2009年,北京开始实施关于智慧城市构建的目标,随后“智慧北京”、“智慧广州”以及“智慧南京”等智慧城市开始逐步建设。

2010年,“十二五规划”的推出,将“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步推向高峰。

2014年,国内已经有400多个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智慧城市”理念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主要目标。

什么是智慧城市?

对于智慧城市的概念众说纷坛,总结下来,无外乎以下三点,第一,城市主要应用以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第二,抓住“智慧”的本质,倡导“绿色、节能、环保”等思想,利用智能技术以及人性化服务使我们生活更加便捷。第三,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应用,配合城市管理并促进其发展。

在智慧城市理念中,当以人为本,以“智慧”为思想,利用城市信息化技术,打造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颁布与实施,信息化技术与人际生活配合的越发密切,这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以及市民生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可以说,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也离不开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途中,不乏会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盲目跟风过于严重。在“智慧城市”理念风靡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时候,不少三四线城市也有些蠢蠢欲动,欲随波逐流建设“智慧城市”。这种创新思想固然很好,但对于城市的整体调查太少,盲目从众,最终只会得不偿失。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关注各企业发展情况,对于城市的建设更应该稳扎稳打,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好基础。

1508293117372007140.png

其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标准。目前国内智慧城市虽然建设较快,但是一直处于自我摸索阶段,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这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局限性太大,目标不明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未来的发展脚步。

其三,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偏移。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以人为本,开创“智慧”主题。这其中则需要长期发展与积累,而企业偏向于利益化,很容易偏离“智慧”的理念,使得城市的管理与建设达不到定期的目标。

PPP模式是否有用?

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政府也是劳心劳力,前不久政府更是推出PPP模式,以推广智能照明,据悉,已有不少照明企业因此获利。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王守清教授表示,PPP模式有助于缓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

那么何为PPP模式?PPP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泛指政府与私企之间,为了城市建设,而签订某种合作协议,已达成利益共享的目标。由此可见,PPP模式的推广,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企互相合作,各司其职,弥补了政府资金不足以及人员短缺的问题。

当然,对于政府采用PPP模式,王守清则表示,政府和企业首先对于PPP模式要有相应的认识,第一,政企要分工明确,政府该做哪些,企业该做哪些;第二,政府与企业要相互配合与监督;第三,产品服务合格标准要及时确定;第四,政府要保证企业的利益来源,企业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从整体来看,PPP模式的推广与使用将步履维艰,但其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利大于弊,政企合作是必然趋势,而这个过程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而PPP模式或将成为政企合作的导火索。

中国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以及产业链的日臻成熟,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如何提升服务水平以及改善民生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以及杭州等众多城市迅速开展,而且整体表现呈“扩散状态”(大城市带动小城市)。

1508293156086008134.jpg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正逐渐从积累阶段迈入飞跃阶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如上海公交提供WIFI,汽车都将搭载GPS定位系统,市民只需要下载相应APP便可获取公交到达时间;辽宁则推行衣、食、住、行等相应一卡通服务;昆山与IBM合作,研究城市管理、节能减排以及政府审批等方面软件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态势。相信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中国各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稳步提升,中国城市也将步入全球舞台。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