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如何安全旅行?看生物识别技术的落地姿势
2017-10-19
随着汽车产业逐步朝着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方向发展,媒体已经开始对这些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给予了大量关注。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令人兴奋的进步发生在汽车上,那就是汽车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测定学(Biometrics)是一种通过对人类指纹、面部以及其他特征的识别,从而对其身份进行核实的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活动跟踪器(或可穿戴设备)中,用于监测一个人的心率、睡眠模式、体脂百分比和其他特征。现在它正从消费电子领域向车内应用迁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25年,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会搭载生物识别传感器。将生物测定技术应用于汽车上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件听起来很兴奋的事情,而这种技术在健康、安全和隐私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健康方面,生物测定学将监测驾车者开车时的身体状况;比如心率、血压、疲劳程度、血液酒精含量以及可能出现的癫痫发作等。而基于生物测定学进行的实时检测将进一步将为司机、乘客以及公众安全带来更高的保障。想象一下,当系统预测到司机可能会出现医疗紧急情况时,系统会发出语音命令,提示驾驶员放慢车速或靠边停车,亦或是主动拨打紧急求助电话。
生物识别技术将发生重要作用的另一个领域是安全。未来几年内,可以预见的是,指纹传感器、视网膜扫描和语音/面部识别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车钥匙,用于访问和启动车辆。目前这种技术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应用了,相信不久它也将很快出现在未来的量产车型上。
2016年,福特宣布,它正在探索将健康信息与实车技术(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盲区检监测系统)联系起来的可能性。而在今年初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几家OEM主机厂和Tier 1供应商在展示智能互联汽车技术时。也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生物识别功能。
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展示的Portal概念车上就加入了生物识别技术。除了能够提供认证司机的功能外,它还被应用至提供定制安全和便利功能,如自动调整座位位置、内部声音设置和镜子角度设置上。同样在1月份,本田宣布正在与一家以色列公司合作,为智能汽车开发增强型语音交互系统。
在隐私方面,生物识别技术需要谨慎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收集用户驾驶习惯、使用偏好等数据,客户肯定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些信息是如何存储使用的,他们需要确信类似指纹、虹膜这样的重要隐私信息不会落到坏人手里。
不过随着这项技术在汽车上进行大规模应用时,保险业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举例来说,你驾驶的车子如果具备了生物识别监测的功能,你可能会格外注意自己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从而减少卷入事故的机会。
但显然这项技术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在发生汽车碰撞或交通事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否能够获得驾驶者的生物鉴定数据,以确定他们在发生事故时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配备了生物识别技术的车辆是否能够有效将汽车盗窃犯挡在门外?如果是,那么日渐减少的汽车失窃案将如何影响用户的保费呢?此外,黑客通过入侵的方式获取用户生物特征数据并将其用于欺诈或其他犯罪,这件事情又会变得有有多容易呢?
在车云菌来看,将生物测定技术在汽车中进行大规模应用,似乎是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的明智之举。而放弃你的个人信息以换取更安全的汽车旅行是许多司机可能会做出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