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芯片国产化行业高速成长 概念后市依旧看好

芯片国产化行业高速成长 概念后市依旧看好

2017-12-05

上周两市整体回调,而相较之下,芯片国产化概念全周却出现了1.65%的涨幅,也成为近期盘面中不多的亮点之一。、近年来,国产芯片领域的成长有目共睹。在产业高速发展、政策利好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助力下,国内芯片产业的成长势头迅猛,产业维持高速增长。分析人士指出,A股科技的未来之星将诞生在国产芯片领域而非业界所期待的互联网领域。可以说,受芯片产业向亚洲转移的影响,加之国家的支持,行业整体崛起之势已是必然。

行业高速成长

此前出现回调的芯片国产化概念上周再度大幅走强,在两市整体回调的大背景下,国产芯片概念的逆势走强成为了上周盘面上不多的“看点”之一。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芯片产业,一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的中游制造环节已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国内芯片产业依然还是处于发展初期,关键领域芯片的自给率仍然较低。分析人士表示,以芯片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其涌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及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新兴产业崛起的一次契机。随着我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该领域已开始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已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超过20家,有70家半导体和元器件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多家上市公司借力A股市场实行海外并购。机构投资者在半导体公司的股权占比已超过35%,有的甚至更高。而根据三季报披露显示,共有18只芯片概念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险资、券商、QFII等四大机构身影。其中,长电科技、士兰微、东软载波、纳思达、晶方科技、通富微电等6只个股均为上述机构在今年三季度新进或增持的品种。

信达证券指出,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关系着我国的信息安全,同时,集成电路又是一个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非常高的行业。而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起步较晚,与国际大型同类公司英特尔、三星、高通有较大差距。因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并提供资金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业销售额分别达到了1644.30、1126.90和1564.30亿元。

此外,当前芯片国产化政策的支持也在不断加码。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芯片自给率将达到40%,2025年将达到50%。以目前的7%自产率为基点,年复合增长率将超20%。未来10年我国将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也将有望成为以芯片制造为首的半导体产业领域全球引领者,产业链上有望将形成数万亿元的“大蓝海”市场。至2030年左右,随着全球集成电路厂商在中国建厂,我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生产和应用中心将是大概率事件。

概念后市仍被看好

近年来,国产芯片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成长速度有目共睹。在产业高速发展、政策利好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助力下,国内芯片产业成长势头迅猛。这一背景下,机构也已一致看好概念后市。

东方财富证券指出,随着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智能驾驶、无人机等多种智能终端的逐步应用和发展,传统GPU和CPU的相对低效率已不能适应市场对更高性能处理器的要求,而具备高运算速度的AI芯片却能很好地解决运算速度导致人工智能发展受阻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芯片国产化的政策,其次国内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成本优势也加速了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尤其在AI芯片领域,国内企业已经走在了全球发展的前沿,国产芯片有望实现跨步式发展。

西南证券亦指出了国产芯片领域崛起的必然性。该机构表示,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要素条件,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相对较低;从需求条件来看,我国的消费市场空间体量较大。而从产业生态群来看,已经有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域。从公司战略来看,芯片产业也是政策高度重视与支持的产业。因此,一方面未来国内厂商首先可以通过海外收购提高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则可以依靠国内的天时地利的条件对内加速整合,扩大产业链地位。在当前物联网技术不断落地,可穿戴设备、VR头盔/眼镜、无人机等智能硬件芯片的应用不断扩大的市场条件下,国内的芯片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分析人士表示,A股科技的未来之星将诞生在国产芯片领域而非业界所期待的互联网领域。可以说,受芯片产业向亚洲转移的影响,加之国家的支持,行业整体崛起之势已是必然。结合产业链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细分领域行业格局较为明朗、受益逻辑确定性较高的子行业以及相关龙头上市公司。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