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如何看待机器人加速普及威胁就业?

如何看待机器人加速普及威胁就业?

2017-12-15

  伴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大回归”浪潮,机器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加速发展。如今,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造成了许多人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但是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工作和机遇。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712/746984.htm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系列政策,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美国制造业回归和工业互联网战略、欧洲火花计划、德国工业4.0、新工业法国、日本机器人新战略、韩国机器人强国战略等,主要经济体几乎都将发展目标锁定为机器人。

  60e0143274cdc3212b37eb9a603ba2e2.png

  机器人之所以获得巨大重视,就在于其可以代替或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凡是枯燥的、危险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机器人大显身手。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

  中国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由于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近几年中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断出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及电子行业。随着中国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并且逐渐向各领域延伸。

  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有关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报告指出,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采用率预计增长将超过150%,报告同时提出,工程导向价值链企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采用者,但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未来两年,品牌导向价值链企业、资产导向价值链企业和技术导向价值链企业在机器人采用方面都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机会。

  国家工信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政策的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机器人广泛应用将威胁人类就业?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者估计到2025年,机器人消费市场市值将高达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89亿元)。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接手人类的大部分工作。

  而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进程已经真真切切地在某些行业里上演了。例如一些工厂已经实现了全面自动化,客服、金融、编辑等诸多行业也面临机器人的逐步侵入。

  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城市人口的激增,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亚太地区正考虑投入双倍的资金到机器人研发和购买上去。单单就中国来说,它就期望在一年的时间里,搭建起10万台工业机器人设备。

  因此,机器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将不可逆转,且会愈发普及。面对这一趋势,或许我们应该跳脱就业遭受威胁的旧思维,想象该如何在未来更好地生存。

  人类还有这些新工作可以选择

  “毫无疑问,自动化在某些方面会让一些工作消失,”知名软件公司Autodesk的CEO安德鲁·纳格诺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但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有哪些工作机会,也会因此被创造出来。”

  因此,虽然人类的工作市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古往今来,聪明的人类都会抓住机会,适应新的工作,因此未来以下几种新工作有望为人类提供新的就业机遇。

  一、机器人培训师

  届时,会有一批专注于机器人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的公司,而且,这些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功能将远远超出了标准工厂的水平。在这些工厂里,需要机器人培训师来培训机器人的附加功能。如歌唱跳舞的功能、语言功能或烹饪功能。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机器人培训还将为人类创造新的就业市场,即开发适用于这些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使其达到更为复杂的性能和水平。

  二、机器人的整形医生

  人们现在已经在通过运动、化妆、或整形手术等让自己变美,那么机器人也不例外。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个性化,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公司,让人们通过配备更强的肢体或更快的处理器来更新自己的机器人。随着人类与社交机器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于为机器人提供定制选择的公司的需求将会增加。

  三、机器人保姆

  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机器人也需要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日常活动顺利进行。现在已经有机器人技术人员,而且薪酬颇丰。尽管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维护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但是在社交机器人革命的来临之际,机器人的“保姆”也将应运而生,为更主流的市场提供服务。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