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无人驾驶车 2020年实现量产搭载
2018-01-31
罗明刚 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自动泊车、人车交互、无人驾驶……这些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也改变着大家的出行和生活。
市政协委员、重庆长安汽车副总经理罗明刚说,长安无人驾驶车将于2020年实现量产搭载。
高科技企业抢抓“汽车机遇”
2016年4月,长安完成了重庆-北京2000公里自动驾驶路测,最高时速达120公里,实现中国首发完成长距离自动驾驶测试。
2017年7月,长安自动驾驶4级技术代客泊车在CS55杭州上市发布会亮相,驾驶员只需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实现自动驶入、自动规划路径、自动搜索车位、自动泊车、自动驶出停车场五大功能,该技术计划2022年实现车型量产。
“智能化正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分为两块,一是智能制造,二是智能产品,二者缺一不可。”罗明刚说,汽车是典型的传统产业,现在比较公认的是以“四化”,即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来引领产品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一大批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如特斯拉、蔚来、小鹏、拜腾等)进入汽车领域,抢抓这个机遇。其中,智能化是核心。
汽车全产业链都将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可带动全产业链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出行方式的转型升级。
“自动驾驶”能够解放驾驶员;智能汽车发展将会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重庆市与阿里巴巴签订的“共同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对重庆发展智能汽车提供很好的智能交通系统条件。
二是汽车产业本身的转型升级。会带动和催生一批智能化的下游供应商快速发展,比如,长安在美国底特律设立了智能化研发中心,在硅谷设立了创新孵化基地,与博世、intel、百度、华为等组建了智能化战略同盟。计划未来10年累计投入210亿元,开展智能化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三是制造技术的转型升级。比如长安汽车2017年建成的鱼嘴乘用车工厂就是一个智能化工厂,其中,冲压和焊接生产线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
建议抓紧出台智能汽车配套政策
罗明刚说,智能化发展在加速,但相关配套政策还需完善,有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建立交通、公安、科委、经信委、发改委等跨部门的联合机构来统筹重庆市汽车智能化工作。目前,重庆汽车智能化示范区建设由于费用、交通等原因导致落地困难。
二是项目费用支持。以科技项目形式支持智能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带动产业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支持。在智能汽车、共享出行不具备大规模商用场景背景下,建议由政府设立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园区,加速智能汽车的技术迭代验证和商业化场景培育。
四是加快法规出台。到2020年,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部分车企将量产第四级(L3)自动驾驶,但对应的法规暂未提上日程。建议主管部门牵头,制定自动驾驶试验车、商品车牌照申请相关规定,让重庆智能化法规走在全国前列。
五是人才引进支持。智能化人才紧缺,但需求量大,希望出台人才落地的政策支撑,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六是智能制造设备国产化。希望能逐步扶持适合汽车行业的、实力强劲的品牌企业。
“我们要及时抓住汽车四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汽车整车的智能化为龙头,引领重庆市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罗明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