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AI+5G 双重契机引领智能手机下一步走向

AI+5G 双重契机引领智能手机下一步走向

2018-02-08

智能手机的增量时代在2017年走向终结。市调机构Canalys报告称,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出现史上首次下跌。工信部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生产手机19亿部,增速较2016年回落18.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手机市场已经呈现饱和,必须从拼销量向拼品质转型。

5G即将商用、AI向智能手机渗透,这两大契机为手机市场变革升级提供了巨大契机。相对于5G来说,AI将从性能层面大幅提升手机使用体验,是智能手机走向更加智能的关键技术路径。5G+AI将引发真正的新变革,手机更新换代将明显带动市场扩增,甚至有分析认为,中国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5G和人工智能。

AI是提升手机性能体验的基础性工具

自2017年以来,AI表现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手机厂商普遍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风口。

“我个人更看好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落地。”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说,如何把人工智能好的算法、好的语言识别用来提升手机体验,这是未来的方向。他心目中的未来手机,能代替用户看和听,能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能找到用户找不到的信息。

纵观近几年的手机市场,拼性能、拼参数历来都是角逐的核心,相较于去年燃起的摄像头大战、全面屏大战,AI更被看好是智能手机的变革者。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对AI的态度比较统一,普遍认为AI是围绕用户需求、提升体验的一大工具。

“我认为AI是基础的工具。”vivo首席执行官沈炜认为,对厂商来说最重要的是站在用户导向的角度,让AI为消费者创造价值。OPPO CEO 陈明永认为,手机里面不光有拍照、人脸识别,还包括一些基础体验,让手机使用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舒服和安全,这些都可以利用AI。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总经理程立新认为,人工智能是增强的智能,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节约原本不需要花费的时间,“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考虑就是希望很多简单的、程序化的东西让机器处理。”

事实上,大量数据在手机中传送、存储、处理,用户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手机中建立个人大数据模型,把与用户有关、用户关注的内容挑选出来,以供更便捷的使用和分享显得尤为重要。

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认为,AI至少在两个领域有现实应用需求,一个是拍照、图像方面,另一个是通过语音调用各种指令、进行数据处理。

单就手机拍照来说,有没有可能通过运用AI等技术超越入门微单?华为荣耀总裁赵明认为,如果综合考虑硬件、算法和拍摄的人等因素,人工智能拍照完全有可能超越微单,因为AI拍照可以学习最优的参数设置,给出最优的拍摄角度建议,AI拍照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5G进一步放大人工智能对于手机的价值

AI能够极大改变手机的体验,而5G这种更快速率、更低时延的特性,本质上讲是发挥AI价值的一个前提,是推动AI发挥作用的引擎。

很多应用企业和手机企业都在等待5G时代的到来,因为5G时代的手机或许会在个别领域实现对人的智力的超越,一些超级应用随之将破土而出。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变革已经来临,这场变革将因为5G的商业化更快地推动全新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时代真正的开始,一定是在5G商业化之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5G将会是智能化最关键的一个基础设施,是推动数据、计算力和算法“三要素”发展的加速器,是各行各业变革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作为一种补充,机器学习与云端的组合可以支持更多重要应用,支持智能手机的移动平台是这种组合的载体。在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 阿蒙看来,5G、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三者相互融合,将促发更强有力的5G变革。

正如高通所展望的那样,随着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开发更强大的机器学习功能并在云端完成训练,受益于云端连接,这些应用将成为每个人边缘用例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

此前3G、4G主要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体验,而5G将推动真正的万物互联和智能化,不仅我们的智能手机会时时在线,未来我们的PC、平板,以及更广泛的IoT都会如此,从而真正实现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传输,用户的无障碍阅览和无障碍享受服务。

作为连接移动互联网和未来物联网的核心平台,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概念的结合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因为智能手机被公认为是AI技术的最佳载体。从人脸识别到语音助手,功能应用加速在智能手机上普及,AI已经成为手机厂商展开竞争的主战场。

今年我们将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智能手机行业,一方面大家为抢鲜5G做好最周全的准备,另一方面AI加快赋能,将与5G共同影响智能手机行业的下一步发展走向。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