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人工智能当红 导入车联网成研发主趋势

人工智能当红 导入车联网成研发主趋势

2018-03-12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车联网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汽车行业逐渐开始深度碰撞,车联网行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了车联网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车联网有了更加颠覆性的改变。如今人工智能成了科技界的“当红炸子鸡”,各个领域行业都想入局来分一杯羹,想从中获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也不例外,2017年,BAT加紧了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关厂商纷纷导入人工智能,以提升驾驶人的驾驶体验。

  在过去的二十年,移动计算和半导体(即现在普遍存在的计算机芯片)开始快速发展,并且以人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车辆。今天,汽车行业正处于第二次革命的尖峰。经历了机械的1.0时代和电子的2.0时代,汽车如今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的移动智能终端,大步迈向网联化、智能化的3.0时代。作为全球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拥有超过2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新车年销售量接近3000万辆,这一趋势,无疑牵动着物联网体系中最具产业潜力和应用空间的融合领域——车联网。

  政策市场双重驱动 车联网正快速驶来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车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跨部门协调、产业标准、示范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1月底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车联网大会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介绍说,工信部积极推动车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在体制上建立起跨部门车联网协调沟通机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由工信部牵头,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20个部门,通过跨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来推动解决法律法规、标准、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问题。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正在进入第二阶段爆发期,人工智能不仅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风口,更成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的火爆也吸引着汽车产业的入局,人工智能导入车联网成为一种研发趋势,在行业内“蔓延”。根据产业人士透露,韩国现代起亚(Hyundai-Kia)集团的Kakao人工智能平台,将从高阶车款扩及平价车款,例如Hyundai Sonata、Hyundai Avante和Kia Sportage。2018年3月,韩国查找业者Naver也将进军车联网市场,推出智能驾驶平台Away。

  对于车联网的下一步发展,在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强无线电频率规划和电波秩序维护,协调保障车联网的用频需求,并推进车联网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改委最新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对包括车联网在内的智能汽车产业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作出了具体的规划。此外,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加强协同合作,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特点的标准制度和政策环境,鼓励和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巨头搅动市场 产业边缘逐渐模糊

  百度推出“Apollo”计划,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软件平台,此外与北汽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云服务等领域达成集团层面进行合作;腾讯推出腾讯车联“AIinCar”系统,针对交互智能和服务场景智能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发布全新的AliOS品牌,并和斑马网络、神龙汽车、福特汽车等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

  随着人与人的通信日趋饱和,人与物的通信成为运营商新的蓝海,车联网无疑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因此通信运营商们也是动作频频。中国移动发布全新的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推出“和车连”及“和路通”两大品牌,并与上汽、华为、长安汽车等签署车联网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能出行服务和下一代蜂窝车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电信、百度、大唐共同发布了“基于车联网的无人驾驶行动计划”,还在2017中国车联网大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4G智能ETC终端。中国联通携手星云互联、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福特中国、一汽等产业合作伙伴,展示蜂窝车联网(C-V2X)应用解决方案,旗下的联通智网科技与华为签约,将在5G/LTE-V2X、车联网平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人工智能为车联网插上翱翔的翅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例如自然语言理解,一方面要做联网,因为自然语言理解需要在线的语言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更多是会简化未来人机交互,这会对我们产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汽车的未来,随着互联网、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这些科技的应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集智能、舒适、安全于一身的“多功能性”产物。

  从4G到5G,从小屏到大屏,从语音识别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无人驾驶,几乎每种新技术都在给中国车联网注射强心剂。事实上,与其说是新技术促进了车联网的发展,不如说是所谓的车联网在“贴靠”新技术名词,为各家的产品博眼球加分。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