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AI(人工智能)芯片能否带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突破?

AI(人工智能)芯片能否带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突破?

2018-03-12
作者:悟空
来源:半导体金融观察
关键词: 地平线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alt="人工智能.jpg"/>

虽说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高端产品领域依然难有作为,君不见紫光展锐和华为麒麟的产品,仍然只能混迹于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一直被高通所霸占。

现在,又有人提出了要在AI(人工智能)这一波浪潮里,实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弯道超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在于算法、算力和数据,三者缺一不可。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在应用算法上也不落其后,唯独在算力这一领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缺陷。

算力的核心在处理器芯片,而中国在芯片领域上的积贫积弱也延伸到了AI芯片上。

根据腾讯研究院&IT桔子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国内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相关技术创业最为火爆,位居于第一梯队;语义分析、语音识别、聊天机器人等自然语言系列的技术位列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为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计算机视觉系列的技术。

根据数据统计,美国芯片企业合计33家,累计融资308.18亿元。中国合计13家,累计融资13.28亿元,融资额仅为美国的4.3%。

在中美总融资TOP10 公司中,中国以ASIC和FPGA为主,类脑芯片其次,占据1个席位;美国光GPU就有4家之多,剩下6席分别被FPGA和ASIC平分,值得注意的是Rigetti Computing这家公司,自2012年起开始研发量子芯片,颇受关注,吸纳到一共6笔,总计4.72亿元的融资。

综合来看,中国芯片在公司和融资上大大落后于美国,并且在芯片核心产业和技术上也和美国相去甚远。而在GPU领域,中国尚无创业公司,或许景嘉微估且算一家吧。大多数企业只能围绕FPGA,ASIC等进行边缘研发,类脑芯片在国内有异军突起之势,或许能有所突破,但是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谁才是AI大潮幕后的推手?

在中美AI热潮的幕后推手中,VC的功劳不可小视。

对AI的投资并非是最近两年的事,而是自上世纪就开始了。自1999年美国第一笔VC资金投资给AI技术平台Enkia时,人工智能投资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一些有远见卓识的VC已经开始盘点账面上赚到的利润,合计什么时候准备杀出城去;而另一些后知后觉的VC,正在筹集粮草,杀进城来。

在短短的18年内,各大投资方竞相争抢有潜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吸金2026亿元。

相信,在“大基金”的带动下,相当一部分社会资本与会竞相踏入到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而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还会有更多的参与者涌现出来。

悟空以为,虽然在这波人工智能概念的浪潮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上未必会实现超越,但是至少可以做到人有我有,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不会那么大,在个别细分领域还非常有可能实现逆袭。

 

附:AI(人工智能)的四大泡沫 

资本泡沫:人工智能领域“资本太多、概念太多,但创业者不够用。

技术泡沫: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是交叉性、综合性极强的过程,鉴于专业门槛,真正懂技术又懂产业的人才还较为匮乏。

商业泡沫:如今的很多人工智能,只是新瓶装旧酒。多数人工智能企业还不懂如何利用数据资源去服务客户、创造有商业价值的公司。

估值泡沫:有机构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在98家企业填报的估值数中,估值均值为10亿人民币左右。但目前人工智能处于技术工具阶段,离平台和产品化还很远,部分企业在初创阶段并毫无营收。

原文标题:《AI(人工智能)芯片能否带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获得突破?》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