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将启 保障华北电网安全
2018-03-29
华北能监局日前编制起草了《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并下发给华北区域各电网、发电企业征求意见。据了解,待该《方案》按照反馈意见修订下发后,华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立足区域建市场
《方案》将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分为启动运行、完善提升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建立调频、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并确保华北电力调频、调峰服务市场于今年年底前正式运作;启动运行阶段任务完成后,继续丰富辅助服务品种,例如无功调节、火电停机备用、黑启动等,不断优化完善辅助服务交易机制与流程,最终建成灵活高效的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
同时,《方案》明确了今年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时间表,并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初步安排。计划在今年3-6月,完成各项规则编制及各平台部署、调试、消缺,6月开始开展京津唐电网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模拟运行,8-9月开展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模拟运行,并于10月开展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京津唐电网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
记者了解到,山东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已于3月份启动,山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建设试点方案也于2017年9月发布。作为首批八个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在山东、山西已有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方案的背景下,针对华北区域总体的《方案》意义何在?
“华北区域内,各省级电网新能源装机比例不同,对电力辅助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表示,“例如河北等地,火电机组同质化较为严重,各省如果各自孤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意义就十分有限。所以,华北地区需要在区域电网的层面打开各省的电力辅助服务资源与需求。”
华北的这份《方案》,并非我国第一个区域性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方案。
2016年11月,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已开始试行。2017年10月,东北能监局又针对规则出台了补充规定。
“由于区域间电网情况不同,华北《方案》与东北辅助服务市场规则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袁家海指出,“东北地区辅助服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供热机组过多,导致供暖季灵活性不够,所以东北侧重深度调峰;而从具体规则可以看出,《方案》基于对华北电网安全性以及缺乏调频资源的考量,推进调频市场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
《方案》明确指出,华北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先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开展,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标的火电机组不可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仍未脱离“计划”框架
有电力经济领域专家表示,《方案》相比东北区域方案、南方区域“两个细则”,取得了一些进步。“比如,在辅助服务产品的价格机制上,原先的‘行政色彩’明显减弱,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根据《方案》,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采用边际价格出清;在满足电网安全约束前提下,调峰辅助服务按每15分钟时段一个统计边际电价出清。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方案》距离真正的“市场”还有较大差距。“真正的电力辅助服务,不应该是发电企业之间相互服务,而应该由电力调度部门统一集中采购,把这部分成本加入电力系统运行成本中,并最终反映到电价上。”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力辅助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受益者不应是某一特定的市场主体,而应该是整个电力系统。”
该人士称,目前我国发电量仍以政府安排发电计划为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计划电量主导的情况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也只能在行政计划的框架之下,尽可能地提升市场化程度。随着市场化电量占比的提高,现行的电力辅助服务规则并不能够满足真正市场化的需要。”而对于电力现货市场来说,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电力现货市场中,实时市场的电力平衡离不开辅助服务的保障。2017年8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南方(广东起步)、浙江、山西、山东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并于今年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币场试运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部分现货市场试点地区已经出台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方案,但在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的协同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改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