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建特高压、推动市场机制 国网力促新能源消纳

建特高压、推动市场机制 国网力促新能源消纳

2018-04-08

  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消纳、保持“双降”态势,国家电网公司专职新闻发言人王延芳日前表示,新能源消纳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解决消纳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用户共同努力,综合施策。

  国网今年新能源消纳开局良好

  2017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网经营区弃风弃光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在2017年新能源并网装机增长30%的情况下,弃风弃光电量下降11%、弃风弃光率降低5.3个百分点。同时,在青海省开创性地开展了连续7天168小时全清洁能源供电,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今年以来,国网新能源消纳延续了去年的“双降”态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该公司新能源发电量6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为7.8%、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新能源弃电量4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4%,弃电率6.3%、同比减少11.9个百分点,实现了新能源消纳良好开局。

  进一步消纳需加强统筹规划

  据了解,新能源进一步消纳正受多重因素制约,国网董事长舒印彪此前曾表示,40%以上的新能源弃电由省间壁垒造成。那么,省间壁垒具体指的是什么?

  国网发展部能源处处长何永胜对此解释:“省间壁垒主要指送、受端地方政府干涉送受电规模和价格,要求价格必须低、电量必须少。如有些地方政府要求发电企业低谷时报价不能低于0.13元/千瓦时,其他时段不得低于0.16元/千瓦时;有些地方要求购电最高限价是0.25元/千瓦时,年购电量不得超过14亿千瓦时。这些要求制约了新能源跨省跨区大范围消纳。我们做过大量测算,得出上述40%的数据。”

  除省间壁垒外,发展统筹不够、系统调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三方面症结也制约了新能源消纳。“我国清洁能源集中在西南和‘三北’地区,当地消纳能力不足,而跨省区通道规划建设相对滞后,输电能力不够,影响更大范围消纳新能源。同时,我国抽蓄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6%,其中‘三北’地区不足4%,而国外最高达40%。”何永胜介绍。

  “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基本问题就是限量限价,”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裴哲义也表示,“新能源局部地区开发较集中,其中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和最大负荷基本相当;甘肃新能源装机达2000万千瓦,是最大负荷的1.4倍。供热机组占比高,达80%,电网调节灵活性下降,既要保供暖,又要保新能源消纳,这是个矛盾,而且单机供暖电网风险大。”

  此外,截至2017年底,“三北”地区自备电厂装机9000多万千瓦,占火电比例约为20%。其中,新疆自备电厂装机达2000多万千瓦,占全区火电装机40%,电网灵活性小。

  为推动新能源消纳,王延芳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实现能源电力在全国范围统一规划、统一平衡;二是推动市场机制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打破省间壁垒;三是规划建设一批特高压跨区输电工程,加强送、受端电网建设,解决当前存在的特高压‘强直弱交’结构性矛盾,充分发挥好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平台作用。”

2018040408355622.jpg

  今年将坚持“双降”目标不动摇

  国网发布的《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2018)》透露,该公司今年将坚持新能源消纳“双降”目标不动摇,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加快电网建设,扩大新能源交易规模,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强新能源并网服务和管理,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

  据了解,今年国网将把服务清洁能源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研究制订了2018年促进新能源消纳工作安排,细化分工、落实责任。该公司将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立日分析、旬总结、月报告机制,加强新能源消纳监测;建立跨区域旋转备用共享机制;严格执行政府主管部门核定的火电最小运行方式和最低技术出力。

  同时,加快电网建设,计划投运上海庙-临沂、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投运16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省内送出断面加强工程。扩大新能源交易规模,力争全年新能源省间交易规模超过600亿千瓦时,其中现货交易100亿千瓦时以上。

  此外,国网还将全面推进陕西镇安等20座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今年开工建设新疆哈密、吉林蛟河等5座抽水蓄能电站。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