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说半导体芯片是中美关税谈判的关键
2018-04-13
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不过,双方尚未进入贸易谈判阶段,最终事情会如何发展,尚难判断。未来存储器芯片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中国是全球存储器最大的买家。
如果真的打起贸易战,那么美系记忆体大厂美光科技(Micron)将因其和英特尔(INTC)共同成立的IM Flash Technologies(IM闪存技术合资企业)一起受到影响,另外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全球第二大硬盘生产商)也或将受到波及。这三家公司总部都在美国,因此都属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范围之内。
尽管中国对特朗普最初关税清单的回应侧重于进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但该清单上升至106项,其中就包括使用内存芯片的产品。相反,美国政府列出的1300种中国产品中,包括大量含有DRAMs(动态内存)和NAND闪存(非易失性存储技术)芯片的高科技产品。
但从图表1中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在IC(集成电路)生产方面远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中国需要这些半导体,而这一场限制零部件供应链的贸易战,将对中国制造的消费类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计划产生负面影响。
Informatica Network一篇题为《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对技术、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完整分析》的报告称,中国的大规模投资终于显示出优势,因为中国制造的集成电路与进口到中国的比例从2016年的29.1%上升到2017年的32.2%。“中国2017年的IC产量为1739亿,高于2016年的1303亿。2017年,中国进口IC数量为3661亿,高于2016年的3177亿。”
换句话说,中国消费了超过5000亿个ICs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类产品,然后销往全球各地。
然而中国的产量不足2000亿。366亿的缺口只能靠进口,包括从上述提到的美国公司,以及韩国三星电子、半导体大厂海力士(SK Hynix)和日本东芝处进口的DRAN和NAND存储芯片。存储芯片约占进口芯片的25%左右。
中国存储芯片市场
中国需要进口的存储芯片,美光科技2017年度向美国境外客户的销售额总计175.6亿美元,其中包括对中国内地的103.9亿美元销售额,中国台湾为25.4亿美元,欧洲为13.6亿美元,日本为10.3亿美元以及其他亚太地区为18.1亿美元,即对中国的销售额占到海外销售额的59.2%。而在203.2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中国也占到了51.1%。显然,任何关税或贸易战都会对美光科技的收入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2017财年,西部数据在华收入占其总收入190.9亿美元的22.37%,是所有地区中最高的,主要来自于NAND存储器和硬盘驱动器。虽然对中国的敞口仅为美光科技的一半,但仍相当可观。
显然,中国是这些公司的重要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芯片制造商还没有制造这些器件,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存储芯片进口到中国。事实上,2017年中国存储芯片消费约占总量的30%,其中DRAM需求占22%,NAND需求占29%。而这正是美国觉得在贸易谈判中能有底气的地方。
另一方面,如果贸易战升级,可能会对电子产品中无处不在的存储器产生不利影响,而这正是美光等公司增长的驱动力。中国有几家公司涉足了专业的存储器领域,因规模太小而未能成为全球存储器公司巨头,但有可能在该行业过度调整的情况下崛起。
中国公司兆易创新历来是NOR flash的供应商。最近,该公司并购了ISSI,现在也供应专业的DRAM和NAND。但考虑到这整个市场基本被三星、海力士以及美光三大厂商垄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兆易创新想要进入DRAM和NAND Flash全球市场第一梯队十分困难。该公司又从东芝购买了SLC NAND(SLC为NAND闪存架构),并与博通、漫威、高通和英特尔公司之间有合作。图2名单包含了有/没有晶圆厂的中国公司。
如图3所示,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正跟踪中国计划在未来3年新建或升级的19个晶圆厂项目,其中2个DRAM晶圆厂和一个NAND晶圆厂计划在2018年与英特尔一同扩张。
搞事的特朗普或将挫伤存储器公司
目前的关税谈判和物品清单包括了包含存储芯片的产品。《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0年国内芯片自产率将达40%,作为芯片消费量比重最大的存储芯片,实现进口替代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中国对本土半导体产品自给自足的需求应是避免贸易战的催化剂。
如果这不起作用,特朗普可能将存储芯片添加到关税清单中。这对美国存储器公司以及所有中国制造产品(如苹果iPhone)的供应链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此外,特朗普还可能会增加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关税,甚至会对美国设备供应商,如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全球最大纳米制造技术企业)、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和科磊(KLA-Tencor)的产品实施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