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芯片之痛不能再走老路
2018-05-09
中兴在美国遭遇禁令,一时间在中国产业界全民开始反思芯片、关注芯片。梁宁的《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被刷爆朋友圈。
在梁宁文章中的“方舟1号”之外,我们还知道的中芯、龙芯、中星微都是中国比较有名的芯片厂商。近几年,紫光也以国家队的身份入场,通过收购+自研的模式加大在芯片领域的投入。
前些天,阿里收购了中天微,要做中国人的芯片,其实之前,阿里还投资了寒武纪、Barefoot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以及翱捷科技(ASR)等5家芯片公司。
在中兴事件后,我们突然发现:中国近二十年对芯片产业的扶持,我们熟悉的863、18号文件、核高基项目,其实在中国已经有一大批芯片企业存在,甚至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但是在服务器、PC、手机芯片这类核心应用中,始终尴尬。
自主芯片,真的没有解救之道吗?
生态之痛:没有产业化的研发都是在耍流氓
在华为、小米、阿里这类企业入局芯片之前,中国做芯片的思路就是“扶持”、“补贴”为主导。企业虽然也投入研发,但是“等”和“靠”的思想非常重,等政府给钱,靠政府给客户、给市场。
前几天,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深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在前哨大会上说到对当今科技发展的几个观点:
“科研发投入1元钱,产业化需要百元跟上”;
“任何没有产业化的研发都是在耍流氓”;
“推动世界进步的不只是科学家创造的,还有企业家”;
这让我们媒体界的前辈刘克丽老师颇为感慨,她在20多年前就说过:
“没有被市场化的研发都是巨大的浪费,不如不研发”;
“产品在研发时就应该设计好伙伴、用户生态,否则研发产品白投入”;
“用设计费的百分之一做市场投放是保证前提不开发投放”;
其实,无论是梁宁的文章,还是刘克丽、王煜全的观点,都指向一个问题:生态。这也是中国芯片没做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政府发起了“扬帆计划”,针对Linux桌面的13大类50多个问题,在全国进行招标。浏览器、office、播放器……一项一项解决。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当中,微软出局,开始让中国的Linux上场,但那时候就是媒体人的懂懂笔记清晰记得,用户根本不用。政府花钱买了中国人自己研发的Linux,但是所有的用户都在机器上装两套系统,Linux+Windows,Linux是摆摆样子,真正使用的时候还是用Windows。
梁宁文中称:“这一仗如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搞定了总理,没有搞定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用户体验不好,怨声载道,大家都要求换回Wintel。当时,Wintel生态已经非常繁荣,各种应用丰富,这使得用户迁移成本非常高。Wintel真的是让中国产业界“领教”了生态的强大。
生态不可破吗?有了Wintel联盟,其它企业就没有机会吗?如果你还用“英特尔+微软”的方式,很难破解已经强大的Wintel,人家已经成功并且构建起壁垒,你比人家弱、比人家差,愣要让用户换到你的生态上来,几乎没有可能。
倪光南在反思芯片发展的问题时也提到:越没人用就越无法获得应用支持,越没有应用支持就越没人用,这是个恶性循环。“生态”一旦形成,那就是既成事实,垄断就是一种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垄断者地位很难被撼动。
用新生态替代旧生态:打败Wintel的一定不是另一个Wintel
在梁宁的文章被广泛传播之后,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研究者、著名的“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刘润发朋友圈:
“唉。梁宁的文章看得我心潮澎湃。不过,我们需要的,也许是“下一个”微软,“下一个”谷歌,而不是“另一个”微软,“另一个”谷歌。也许应该请倪光南院士,多多关注像face++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新技术没有专利壁垒,品牌壁垒,市场壁垒。把眼光放在未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以后你真不想给谁用,就不给谁用,而不是等到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时,再措手不及地去打一场成为“另一个”xxx之战。”
刘润是从微软公司出来的,他深刻知道:打败微软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微软,而是“下一个”微软。
也就是说:你做一个一模一样,或者是更好的操作系统,也很难打败微软,而你换个战场,才有可能赢了微软。
比如,在软件行业,没有谁能打得过微软了,但后来互联网上长起来的google让微软感受到了威胁;比如在PC上Linux打不过Windows了,但是在手机上安卓替代了Windows;比如在单机版上,金山的WPS一直打不过微软,但是Google Docs用在线的方式,把办公软件的战场迁移了,真正获得用户的认可……
遇到中兴事件之后,全国上下又都开始重视芯片产业,反思问题,然后又大干快上,“一窝蜂”去做重复的芯片研发。我们最近注意到,资本市场的芯片概念股已经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两三个月前还热衷于区块链创业的创业者们,这些天已经悄悄将BP上“区块链”三个字改为“芯片”两个字,就像懂懂笔记此前在《紧追风口的创业者:“研发”芯片全靠PPT》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样。
如果还是这样干下去,中国的芯片依然没戏。
那么机会在哪呢?
要想发展芯片,必须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态,配合以好的应用,让芯片真的跑起来。
那么,PC上的Windows不在我们手中,手机上的Linux也不在我们手中,还有什么机会?
让我们看看技术与应用的变迁。
今天,云计算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用户的应用并不完全依赖于客户端,几乎所有应用都可以在云端实现,不需要一定本地安装。以往对性能有要求的生产力软件,如Office Word、PowerPoint,视频剪辑软件甚至是虚幻引擎或Unity 3D的三维游戏,今天都正在云端化,用户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就能满足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各种需求。
其实,我们再看看今天的微信,小程序已经覆盖了非常多的应用,几乎可以解决一个人手机操作中的所有问题。
五年前、十年前,你很难想像一个文档、视频剪辑全部在浏览器上实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这背后也是技术的进步:由于WebAssembly和WebGL技术的发展,在浏览器里实现在线文档编辑、视频云剪辑,甚至支持Unity 3D的三维游戏,都毫无问题。目前国外的Firefox、Google Chrome,以及国内用户量最多的360浏览器,均已支持这两套技术标准。
WebAssembly下的Angry Bots(愤怒机器人)演示,它由Unity游戏移植而来
懂懂笔记并不想在这里深入探讨技术本身,而是想说:技术变化了,用户的使用方式变化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绕开“Intel+微软”和“Arm+安卓”的生态?
超过微软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微软,颠覆操作系统的也一定不是“另一个”操作系统,浏览器有可能是颠覆操作系统的“下一个”。
其实,这种声音多年以前就有,但是以前技术不成熟,云计算也不普及。今天,硬件、软件的环境都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大不相同。
360浏览器负责人梁志辉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前是“操作系统+芯片”的生态,未来可以是“浏览器+芯片”,形成全新的生态,并且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浏览器极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制高点。
中国这二十年不缺投身芯片研发的企业,也前前后后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未来要切实解决缺芯之痛,需要跟据趋势发展去变换思路,不能再走老路。
梁志辉认为,自主芯片不必在迷恋过往的C/S思路,针对不同的芯片架构、OS环境,分别去做客户端的适配。只要芯片制造商跟浏览器做好对接,完全可以批量地将各种国产芯片整合起来。换句话说,未来芯片厂商只要做好浏览器的兼容性,其它应用的兼容性都可以由浏览器解决。只要浏览器的适配做好,用户的数据就能平滑迁移。而360浏览器每天给数亿用户提供服务,在用户体验方面具有更深的积累。
梁志辉举了一个在浏览器环境下完成视频剪辑的例子:目前剪辑视频通常需要依赖于客户端,但国外有一个wevideo.com的网站,只要注册帐号,就能基于H5实现非线性视频剪辑,功能甚至超越会声会影,接近Adobe Premiere等传统非线性编辑软件,视频特效都基于WebGL实时生成预览效果。
中国企业在浏览器上,已经有非常好的应用,如果在这方面与芯片企深入合作,在浏览器上建立好的应用生态,或许是一个颠覆式创新的机遇。
“我们呼吁整个产业链,需要加快开源的步伐。2014年龙芯已经投入人力在浏览器开源合作,但是h5的标准发展很快,这方面像360这种面向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公司,尤其占据市场主流份额的商业机构相对更有优势。”梁志辉表示。
我们知道,以前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都是在研发阶段就相互介入,甚至是协同开发。在浏览器方面,英特尔还为谷歌Chrome专门成立了性能优化团队,结合非常紧密。如果中国芯片企业,可以和中国本土的浏览器企业,在早期就开始携手研发,一方面会带动芯片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带给用户的体验也会不断提升。新的生态机遇就在于此。
【结束语】
1.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总结几个观点:
2.今天再发展芯片,不能再走补贴的老路。
3.芯片的研发与应用、生态培养要一起推进。
4.“芯片+操作系统”的生态,我们是两条腿都瘸,不如换一个思路,打造新的“芯片+浏览器”的生态。
5.当年英特尔与微软深度合作的模式,以及英特尔和谷歌Chrome的合作模式,今天中国芯片企业和中国浏览器厂商可以借鉴。(来源:懂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