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竞争将更加激烈
2018-05-22
赛迪顾问5月15日在京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我国5G在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领跑者。《白皮书》预测,我国5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至2026年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接近50%。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表示,5G是通过完善一组技术来提升性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
5G标准主导权非常重要
“当前,国际上的知名企业都在争,都在角力,主要是标准的领导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王建宙在一次活动中表示,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中国正努力成为领跑者。
李广乾认为,当前世界5G格局,主要是中国和美国在积极主导,其他国家也都在积极参与,都想分得一杯羹,例如韩国的三星。
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移动宽带用户的月均数据流量使用已超过4GB。在中国,2017年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16年的2.3倍,这为5G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对推动5G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美国来说,中国市场的人口基数更大,且具有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有望在5G的消费者市场取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几年,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充分参与了5G标准的制定过程,并有了较大的话语权。例如,2016年11月,华为主导推动的Pol ar码,被通信标准组织3GPP确定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的技术方案。这是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在通信标准制定上摆脱跟随,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在4G上开始有一定参与,希望在5G标准上获得主导权,并领跑5G发展,当前,还没有定下标准,但最终是什么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但竞争会很激烈。”李广乾表示。
5G时代物与物的连接会获得极大发展
《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4G广覆盖阶段基本结束,4G基站达到328万个,预测5G基站总数量是4G基站1.1-1.5倍。
在5G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的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在部分环节已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但中国仍存在一些发展难点。
李广乾认为有三大难点:第一,虽然我国的企业在5G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稍稍领先一些,但国际竞争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第二,在核心技术方面,如软件方面则差强人意。第三,芯片方面更是一大短板,中兴事件就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我们有一部分技术是处于世界前列的,例如人工智能,像人脸识别、智能驾驶等方面是有很大优势,可以从这里突破。”李广乾强调。
《白皮书》预计,到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1.3亿辆;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3.8亿,其中5G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9.3亿。5G的终端设备不仅包括智能手机,更包括AR/VR、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设备等更广泛的接入设备。
“5G打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5G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广乾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5G正在深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与工业设备、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从而满足用户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可以预见,5G时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要任务可能会再次发生变化,从以连接人为主转向连接人与连接物并重。
“将来的重点是物与物的连接,在5G时代,物与物的连接会获得极大发展,因此,牢牢把握5G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李广乾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