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硕果 继续前行
2018-07-03
作者:毕晓东
近年来,我国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20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工控领域的信息安全,事关电力、交通、能源、金融等众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因工控领域行业分布广泛,具有各自不同特点,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信息安全的问题并未得到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工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的不断融合发展,工控系统不断向网络化和开放式的方向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挑战;同时,“震网”病毒等工控领域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而,工控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受到业内关注。
2014年12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简称电子六所)挂牌成立,吹响了“国家队”进军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的号角。秉承母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CEC)“集智攻关 联合创新”的发展方略,实验室成立伊始就建立了多位院士领军的专家团队及囊括数十家业内知名厂商的理事会阵容,担负起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光荣使命。
斗转星移,三年多时间转瞬即逝。过去的几年,实验室发展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果?我国工业控制领域信息安全态势又发展如何?
2018年6月29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三次理事会暨中国电子双创合作伙伴大会分会”于北京未来科技城中国电子信息安全与信息化产业基地隆重召开。戚发轫、沈昌祥、包为民、方滨兴、吕跃广、王小云、杨孟飞、周志成等多位院士莅临会议,来自工控信息安全领域产、学、研、用各方面专家共20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时间取得的累累硕果。
成功的基础:理念和信念
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的基础是什么?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发展不难看出,共同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发展理念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秉承了中国电子集团“集智创新 联合攻关”的发展方针,三年多的发展证明,这一发展理念的正确。
作为中央直属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电子致力于打造一支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的国家队。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靳宏荣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电子将发挥自身在网络安全领域积累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优势,推动网络安全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确保制造业工控安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017年,中国电子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是中国电子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从实验室创建伊始,就秉承“集智攻关 联合创新”的宗旨,着力打造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领域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
中国电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靳宏荣
有了正确的发展方针和理念,还远远不够,坚定地信念、拼搏实干精神才是取得成功的不竭动力。
中国电子集团总经理助理、电子六所所长宋黎定表示,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潮流滚滚向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挑战催生动力,危机孕育机遇,在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工控信息安全产业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理想很美满,但现实告诉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没有坦途。只有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冲出一条成功之路,完成保护国家工控信息安全的伟大使命。
中国电子集团总经理助理、电子六所所长宋黎定
宋所长坚定地表示:“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协同推进!”
三年耕耘迎来累累硕果
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以来,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电子六所副所长、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尼对此作了介绍。
电子六所副所长、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尼
张所长介绍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2014年12月揭牌成立,2016年12月16日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并受到评审组专家的高度肯定。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工业控制领域信息安全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与创新平台,历经三年多的发展,在体系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联合创新等方面全面布局和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在体系建设方面,实验室建立健全了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实验室质量管理、科研生产采购、财务、人力等多方面,成为实验室高效协同运转的重要保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实验室获得包括CNAS、CMA、DILAC等十余项相关领域权威资质认证。
科研方面是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实验室攻克了20余项关键技术,完成5个平台搭建,完成10余项产品的自主研发,承担了数十项科技部、工信部、科工局项目,获得知识产权10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国家工程实验室下属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测研究室着力于仿真检测平台的建设,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已建设完成轨道交通测试验证平台、石油石化测试验证平台 、工控安全仿真平台 、电力电网测试验证平台、智能制造测试验证平台等5个平台,受到行业用户的高度肯定。
身为工控信息安全的国家队,国家工程实验室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相关责任。在相关标准制定、协议测试、测评服务方面和有关部门展开深度合作。此外,还多次参加国家重要活动、会议的安保服务。包括G20、两会、一带一路、金砖峰会、十九大等重要会议参加网络安保工作。
工控关键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一直是工控领域的共同期盼。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之初就认识到核心元器件自控可控的重要性,并开始自主可控PLC的研发。经过几年的艰苦攻关,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年6月,电子六所研发的N系列PLC正式发布,该系列PLC从主控芯片、操作系统、组态软件、网络协议等方面全部采用自主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电子六所牵头理事单位中标2017年核高基“安全可控工控关键软硬件研发及产业化—— 通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专项。
科研的成功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把科研队伍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一只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目前,电子六所从业人员2300多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博士近百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1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电子六所方滨兴院士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者,对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他在本次会议上创新性的提出了“3+3“工业控制网模型,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方院士提出的工业控制网模型厘清了工控系统、物联网、互联网、传感、通信、计算等的关系,对于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引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电子六所方滨兴院士
联合创新共创工控信息安全
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集智攻关 联合创新”的发展方针,打造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和理事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与理事会单位的产研协同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本次大会上,为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研究院五家单位举行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本次大会新增了21家理事会成员单位,41名技术委员会专家。截至目前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发展理事单位147家,技术委员会专家172名,10家联合实验室,为工控安全领域的产学研用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为期半天的会议简洁高效,紧凑的议程和同期丰富的产品展示让与会嘉宾深深感受到了会议主办单位电子六所的务实和高效作风。会议内容更是让与会听众受益匪浅。历经三年多是时间,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相比彼时,记者深深感到,硕果累累之后,电子六所人的拼搏奋进精神有增无减,国家工程实验室对行业的洞察更加深入和透彻;对实验室发展的思路则越发清晰和完善;对我国工控信息安全领域的体系建设的思考更加宏观和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