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变身5G达人的必备小知识

变身5G达人的必备小知识

2018-07-24

  5G将至,各大通信会议热点不断,专家大佬高谈阔论不停,终端厂家纷纷宣称技术领先,但当5G真正到来的时候,它又将如何影响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呢?作为一个通信从业者,有哪些5G小知识是你所不能忽略的呢?接下来忒耐心为你娓娓道来。

  1、“互联网思维”:首次面向用户和场景定义

  5G的三大应用场景

520343DD79E8BA022192B09D40C4D2679360F678_size21_w550_h448.jpeg

  (1)首先是eMBB,直译为“增强移动宽带”,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广覆盖下的移动性保证等。

  未来几年,用户数据流量将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长率47%),而业务形态也以视频为主(78%),在5G的支持下,用户可以轻松享受在线2k/4k视频以及VR/AR视频,用户体验速率可提升至1Gbps(4G最高实现10Mbps),峰值速度甚至达到10Gbps。

  (2)其次是uRLLC,直译为“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在此场景下,连接时延要达到1ms级别,而且要支持高速移动(500KM/H)情况下的高可靠性(99.999%)连接。

  这一场景更多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特殊应用,其中车联网市场潜力巨大,5G时代这块蛋糕将达到6000亿美元,而通信模块在其中占比超过10%,这些应用的安全性要求极高。

  (3)最后是mMTC,直译为“海量物联”,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的深度融合。

  万物互联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场景下,数据速率较低且时延不敏感,连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终端成本更低,电池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

  2、大家都在纠结的选择

  5G组网支持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两种部署方式

  5G独立组网(SA),采用端到端的5G网络架构,从终端、无线新空口到核心网都采用5G相关标准,支持5G各类接口,实现5G各项功能,提供5G类服务。

  5G非独立组网(NSA),是指LTE与5G基于双连接技术进行联合组网的方式,也称LTE与5G之间的紧耦合(Tight-interworking)。LTE系统中采用双连接时,数据在核心网或者PDCP层进行分割后,将用户数据流通过多个基站同时传送给用户。联合组网时,核心网和无线网都存在多种选择。因此,根据所采用的核心网和控制面连接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多类架构,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问题来了,SA和NSA这两种组网方式分别都有哪些优劣势呢?

  首先,5G独立部署方式(SA)是5G的最终目标部署方案,它需要新建5G基站和5G核心网,5G和4G之间采用互操作方式。同时,由于5G终端无需同时接入4G网络,终端相对成本较低,射频功耗方面相比NSA方式亦有节能优势。

  相对的,4G/5G融合部署方式(NSA)是5G的过渡方案,运营商需要新建5G基站,同时通过4G基站接入4G核心网或接入5G核心网,5G和4G无需互操作,可同时在4G和5G网络发起业务。

  这一模式下,5G终端需支持4G/5G双链接,可能导致射频成本高、功耗高。相应的,运营商可利用现有4G网络快速部署5G,抢占覆盖和热点,但由于4G和5G设备必须同厂家,没有商务谈判空间,可能会导致新设备采购成本偏高。但目前,NSA的组网方式门槛更低,部署更快,易于快速实施。

  3、要想5G玩的转,关键技术不能乱

  无线接入关键技术

  (1)提升传输能力的关键——大规模天线(MassiveMIMO):

  这一技术通过智能使用多根天线(设备端或基站端),发射或接受更多的信号空间流,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而通过智能波束成型,将射频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可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理论上5G NR可以在基站端使用最多256根天线,而通过天线的二维排布,可以实现3D波束成型,从而提高信道容量和覆盖。

  (2)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区域超密集组网:

  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而数据业务又主要分布在室内或热点区域,这就需要通过超密集组网来提升空间复用度,从而满足未来5G的流量需求。

  据预测,在未来宏基站覆盖的区域中,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小功率基站的部署密度将达到现有站点密度的10倍以上。超密集部署场景下,由于各个发射节点间距离较小,网络间的干扰将不可避免,主要类型有:同频干扰,共享频谱资源干扰,不同覆盖层次间的干扰,邻区终端干扰等。在现实场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节点协作、干扰消除、干扰协调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3)高度决定视野——高频通信:

  5G 技术正首次将频率大于 24 GHz 以上频段(通常称为毫米波)应用于移动宽带通信。大量可用的高频段频谱可提供极致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这将重塑移动体验。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