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传英飞凌收购ST很快达成,将超NXP成欧洲最大半导体厂商!

传英飞凌收购ST很快达成,将超NXP成欧洲最大半导体厂商!

2018-08-03
关键词: 半导体 英飞凌 芯片

微信图片_20180803171924.jpg

据彭博社(Bloomberg)消息,去年,英飞凌就收购ST(意法半导体)举行了早期谈判。据知情人透露,现在这一收购要约有望很快达成。这将有可能使英飞凌一跃成为欧洲半导体巨头。

微信图片_20180803171956.jpg

报道称,英飞凌聘请了法国巴黎银行担任顾问,并对其收购方案进行了约3个月的研究。在其去年8月放弃收购想法之前,曾与ST方进行过接洽。知情人要求匿名发布这一信息,因为这项会谈此前从未公之于众。目前双方也没有任何磋商。若两家公司合并为一个集团,其销售额有望达到175亿美元。


但去年ST方对收购案的接受程度仍不得而知。作为ST最大股东的法国政府自始至终都反对和英飞凌进行合并。另一知情人透露,法国政府希望ST更专注于提升自身业务规模,而不是通过收购并购走资本化扩张的道路。


从去年八月至今,整个收购案进程戛然而止,无论是英飞凌仍有意收购,还是ST意欲合并,双方都因各种原因没有达成共识。至于未来该收购案是否能够有进一步发展,小编认为依然是道阻且长。


巴黎时间8月1日下午3点47时,ST股价单日涨幅2%,但最终成交价仅上涨0.2%至18.65欧元,与此同时,英飞凌下跌3.1%至21.95欧元。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财政部都拒绝对此事置评。


目前,全球芯片产业价值规模约4000亿美元,在当前半导体产业并购不断的背景下,欧洲两大上市芯片商是否可能会合并以扩大规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若成功合并,将改变工业半导体领域的格局


根据IHS Markit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半导体产值为491亿美元,年增率11.8%;其中,前五大厂皆由欧美业者包办,德州仪器(TI)蝉联市占第一宝座,而亚德诺(ADI)、英特尔(Intel)、英飞凌( Infineon)和意法半导体(ST)则分居二至五名。

微信图片_20180803172024.jpg

IHS Markit指出,美国经济的复苏,和中国市场强劲需求,是2017年工业设备市场需求主要来源。 另外,欧洲市场的回温也为半导体成长带来强劲动能。 2017年前十大工业半导体供货商营收皆呈现向上成长格局。 此外,策略购并持续成为形塑整体工业半导体市场样貌的重要因素。


IHS Markit对工业电子设备的定义包括LED照明、数立广告牌、数字影像监控、环境空调(Climate Control)、智能量表、牵引机(Traction)、太阳光电逆变器、人机接口,以及各种医疗电子等。 这些设备所运用的半导体则包括光学半导体、分布式功率组件、通用型模拟组件及微控制器(MCU)等等。


在2017年工业半导体供货商排名方面,德州仪器以高达50亿多美元的营收领先群雄,稳居工业半导体龙头位置;亚德诺在收购凌力尔特(Linear Technology)后,不仅在工业市场版图更形扩张,相关产品营收也达28亿美元, 顺势跃升第二名位置。 英特尔则拜物联网事业单位营收持续以两位数成长所赐,以微幅差距排名第三。


名列第四的英飞凌,则因其分布式功率组件和电源管理组件在工厂自动化、牵引机,以及太阳能、电动车、电源供应等各种电力和能源领域,占有市场领先地位,相关产品营收持续强劲成长。 而第五名的意法半导体,其工业半导体营收则源自工厂与建筑自动化等多种应用领域采用了许多该公司的MCU、模拟和分布式组件。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若英飞凌成功与ST合并,那么将有望超越德州仪器,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半导体厂商。而且,ST与英飞凌有很强的互补性。ST是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而英飞凌则是在汽车芯片领域十分强大。


根据IC insight数据,凭借无人驾驶汽车风潮,英飞凌在2017年成功取代联发科技跻身全球半导体十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飞凌与ST的产品线也有一些重合的地方,在功率器件和MCU领域英飞凌与ST则有着竞争关系。


在2016年全球MCU厂商的排名中,ST和Infineon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6位。距离咬的很紧,在对一些重要客户的争夺中如特斯拉,也曾经大打出手。


而且自新任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上任以来,ST正努力将客户群从手机制造商拓展至汽车制造商和工业企业,以应对需求波动。


芯智讯认为,此次并购案的提出应该有两层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高通收购NXP带来的直接威胁,虽然这起并购没有成功,但也敲响了警钟。为了保住双方在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两家公司抱团取暖的行为可以理解。


政治因素或称最大阻碍


政治因素一直都是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考量。然而,法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通过控股公司平分了ST 27.5%的股份。如果此次合并能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大,更强的大的冠军企业,政客们对此表示欢迎,但如果这会引发法国和意大利的大面积失业,他们将反对此次合并方案。


但令情况更为复杂的是,总部位于德国的英飞凌,市值约为252亿欧元,远高于ST的169亿欧元。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将难以视此次合并为对等合并。更确切地说,这场合并将会是英飞凌收购ST。所以,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可能将会反对。


英飞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一直试图以集团化模式运营公司。但自2014年以来,他连一期大宗交易都未能实现。


虽然在2016年7月份,英飞凌就曾宣布以8.5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美国LED大厂科锐公司(Cree)旗下的Wolfspeed功率和射频业务部,该部门是科锐最赚钱的事业部,专注于半导体能源控制业务。


不过,随后美国外来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通知英飞凌和科锐,该笔收购案对于美国国家安全造成风险,不过该委员会并未对这则交易对于特定国家安全风险的部分指出任何缓解作法。


因此,在2017年2月17号,英飞凌与科锐不得不正式终止了这项交易。


如今大规模交易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因为在合并方案申请后,政府会延迟审核。在其他地方,由于政治和监管方面的担忧,各大型并购交易也大都以失败告终。


“并购越来越多的成为证券投资活动的一种补充,也就意味着收购走向小额化”Ploss在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此前,该公司公布第三季度收益与分析师的预期相符,并上调了调整后的全年营业利润率预期。


今年3月,美国因博通对高通公司的恶意收购而将其打入黑名单,此次收购举措重塑了该行业的现行格局。


中国监管机构未能批准这一史上规模最大的芯片行业收购案。上周,高通也取消了对荷兰竞争对手NXP半导体公司440亿美元报价的收购。


尽管高通暗示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是其此次收购的拦路虎,但中国政府表示,潜在的收购方并没有解决其竞争对手。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