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英飞凌拟收购意法半导体,你怎么看?

英飞凌拟收购意法半导体,你怎么看?

2018-08-04
关键词: 微电子 半导体 ST

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的意法半导体(ST)成立于1988年,1998年更名为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彼时的英飞凌还只是西门子集团一个小小的半导体部门,1999年独立,2000年上市,2002年更名英飞凌科技。

 

之后的十几二十年,这两家公司一直担当着全球领先半导体企业的角色。

 

5b62cc410eb61-thumb.png


今年7月份,英飞凌以8.5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美国LED大厂科锐公司(Cree)旗下的Wolfspeed功率和射频业务部,该部门是科锐最赚钱的事业部,专注于半导体能源控制业务。Wolfspeed基于碳化硅的产品组合是英飞凌产品组合的理想补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Reinhard Ploss博士表示:收购Wolfspeed后,我们将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供应商。


 
今年10月份英飞凌(Infineon)宣布,已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Innoluce。来补充其为蓬勃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传感器市场的领先优势。负责英飞凌汽车电子业务的PeterSchiefer说:“收购Innoluce是我们在激光雷达技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到在全球每辆新的车辆都可以接受的范围。”除了汽车,Innoluce的设备服务于工业和医疗市场。这让英飞凌在未来的新兴市场的角逐中,如虎添翼。


如今看来,英飞凌的野心不止于此。

 

来自欧洲最新消息,英飞凌拟收购意法半导体(ST)。倘若收购成功,欧洲将诞生一家世界级半导体巨头。比意法半导体晚诞生大概10年的英飞凌,似乎迎来了他的“十年河西”。


据业内人士消息称,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去年就已经开始尝试收购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NV),并聘请法国巴黎银行担任顾问,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来研究这次收购案。至于意法半导体对这笔交易的接受程度,目前尚不清楚。寄希望意法半导体专注于大订单而非合并扩张的大股东——法国政府,目前仍反对后者与英飞凌的合并。

 

5b62cc14e10e5-thumb.jpg

 

巴黎时间8月1日,意法半导体股价的的轻微上涨和英飞凌股价的较大下跌,似乎意味着大众对此收购的不同看法。与此同时,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财政部的代表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通常在此情况下,沉默代表着事情多半是真的。

 

在全球4000亿美元的芯片市场和整并购中浪潮中,业内人士不断地猜测着欧洲两家最大的上市芯片制造商之间合并会怎么样?

 

如今,风声初露,暗流涌动。

 

在如今国际贸易和国家安全的敏感和严令之下,并购的因素更是在决定着并购的结果。

 

英飞凌曾试图收购美国Cree公司的半导体部门,但因无法满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要求而泡汤。

 

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博通公司(Broadcom Inc.)企图通过收购高通,来重塑这个产业,被美国政府视为恶意收购而阻止。

 

在中国监管机构未能放行之后,高通上周也取消了对荷兰竞争对手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收购计划。

 

英飞凌此次能否成功收购意法半导体,因素显得至关重要。

 

政治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法国和意大利政府通过一家控股公司,平均分配了总部同样位于日内瓦的意法半导体的 27.5%股份。政客们可能会喜欢意法半导体的交易,因为这将在半导体行业创造一个更大、更强的大陆冠军企业,但如果它导致法国和意大利国内的大量失业,就另当别论了。更复杂的是,总部位于德国的英飞凌,市值约为252亿欧元,远远超过意法半导体的169亿欧元市值。这意味着两家公司的合并很难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更确切的说,是这家德国公司收购了其法国-意大利的竞争对手。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莱因哈德·普洛斯(Reinhard Ploss)一直试图成为一名行业整合者,因此该公司本身从来没有成为别人的目标。但近几年,英飞凌在并购上一直没有什么大收获。Ploss表示,通过公司分析表明,意法半导体拥有一些可以与英飞凌互补的资产,意法半导体是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而英飞凌在汽车芯片方面尤为强大,它们之间的结盟是很合理的。

 

5b62cc40c4bdf-thumb.png

 

只是近期由于政治和监管方面愈发严格,大型并购交易频频失败。英飞凌最终能否成功收购意法半导体,答案还悬而未决...

 

随着意法半导体新任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的掌舵,他们正在努力使客户群从手机制造商转变到汽车制造商和工业企业,实现多元化,以应对需求波动。经过多年的重组,该公司表示它更具弹性,可以应对半导体行业和全球经济的放缓。

 

只是不知他们如何应对此次收购。

 

对此,大家怎么看?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