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速 相关领域智商评估规范正制定
2018-09-03
昨日的A股市场热点纷呈,上证综指最高触及3449点,再次刷新22个月以来的新高,收盘涨0.44%报3447.84点;深证成指涨0.43%报11695.0点,创业板指涨0.31%报1906.44点。近期科技股题材持续发力,昨日人工智能龙头股科大讯飞再度放量涨停,并获得机构、游资大举抢筹,表现十分出色。在科大讯飞的带动下,深大通、中科曙光、视源股份、中科信息、汉王科技、科大智能等相关概念股也再度演绎精彩,通达信的人工智能板块在各大板块中排名第四,整体涨2.97%。
人工智能概念卷土重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且持续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人工智能相关新闻正 “热得烫手”。消息面上,11月6号,寒武纪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多款新一代智能处理器IP产品以及面向云端的高性能智能处理器产品,人工智能芯片发展不断提速;11月16号,人工智能巨头百度将举办《2017百度世界大会》,届时展示战略方向、新技术和新产品;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于11月16~21日在深圳举办,据悉将突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展示热点行业的高精尖产品。11月18~19日,“2017中国光谷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峰会”将在武汉举行,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大发展。
昨日人工智能概念股再度异军突起,科大讯飞、深大通、中科曙光均强势涨停,视源股份、中科信息盘中一度涨停,收盘涨超9%,汉王科技、科大智能、思创医惠、紫光股份、汇顶科技等的涨幅也均超过5%。
其中,科大讯飞仍为当之无愧的龙头股。昨日该股略为低开后即迅速走高,伴随着量能的放大,股价一路攀升,在午后封死涨停报64.11元,股价逼近历史新高。昨日其成交金额放大至78亿元,换手率达10.58%。交易所盘后公开信息显示,机构和游资争相抢筹,大手吸纳。其买方榜五个席位的买入额均在1亿元以上,合计买入7.35亿元。
相对而言,同样涨停的深大通就没受资金疯抢,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证券营业部和长江证券惠州下埔路证券营业部均买入1100多万元,而浙商证券上海万航渡路证券营业部等三家营业部的卖出额均在1300万元以上。
关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目前国内各巨头企业相继布局人工智能,推动产业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客服等一系列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以龙头股科大讯飞为例,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合格线公布,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取得了456分的成绩,超过临床执业医师合格线(360分),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机器人。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下一步,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将致力于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成为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助手。在11月9日科大讯飞年度发布会上,公司一口气发布了多个领域的10款以上的人工智能产品,有面向教育、医疗和客服行业的人工智能最新应用产品,也有面向消费者的家庭、汽车、翻译等消费级产品。
华金证券认为,未来3~5年,人工智能应用仍将是以服务智能为主要趋势,在数据可得性高的行业,人工智能将率先用于解决行业痛点。医疗、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业服务等行业数据电子程度高、数据集中且质量较高,将涌现出大量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
在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之际,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今年以来虽然表现不如热点蓝筹股,但也呈现反复走高的态势。不计今年上市的次新股,科大讯飞今年以来涨幅高达137.52%,领衔这一板块;中科曙光今年以来的涨幅也接近翻番,达到99.35%;四维图新、汉王科技、科大智能和赛为智能今年的涨幅均在30%以上。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将发布 产业发展望提速
据东方网之前报道,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三届CEO圆桌峰会上表示,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前上海也有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即将发布。
戎之勤在论坛上介绍下一步上海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时指出,上海机器人产业定位是高端化的发展,不盲目追求产能、增速。而是在积极努力探索一条差异化的竞争创新引领发展之路。对于工业机器人着力“国际化开放、国产化提速”,对于服务机器人着力“智能化创新,产业化加码”,对于特种机器人“着力战略化布局,专业化应用”。上海将继续保持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将其作为巩固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能级,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布局领域的具体举措。
另外,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各界高度关注和快速发展,自动驾驶、语音和图像识别、翻译等诸多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不过,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的标准特别是评估评测规范仍显滞后,目前国际国内基本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评估评测规范。以人工智能在家电产品上的应用为例,这一行业由巨头牵头制定标准,其他企业踊跃参与,但由于利益划分问题,目前智能家居存在协议不兼容的怪现象。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是伪智能,或者说其智能化程度还处在非常低的阶段。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手机操控、内容共享,在体验上并没有太多智能化的改变。厂商各自为战,都想做标准。用户每买一款智能产品,手机上就多了一个APP,也带来不少麻烦。”一位电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去年5月,国家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该实施方案明确,要建设人工智能领域融合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开展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化水平评估。加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热点细分领域的网络、软硬件、数据、系统、测试等标准化工作,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开放协同、公平竞争,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今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中国版人工智能规划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等四部门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该发展联盟的职能之一是,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评估认证品牌和体系,研究制定相关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评估认证方法和规范,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评估评测及认证工作。
“在这个发展阶段,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都希望通过行业平台解决产业突出问题。”曹峰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与评估认证工作组组织的人工智能产品智能化分级,其目的是针对各种智能设备,结合不同的性能指标和用户体验,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估规范。“目前智能音箱的评测框架已经搭建,成型稿明年一季度或将推出。”曹峰表示。
华金证券认为,未来3~5年,人工智能应用仍将是以服务智能为主要趋势,在数据可得性高的行业,人工智能将率先用于解决行业痛点。医疗、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业服务等行业数据电子程度高、数据集中且质量较高,将涌现出大量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
在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之际,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今年以来虽然表现不如热点蓝筹股,但也呈现反复走高的态势。不计今年上市的次新股,科大讯飞今年以来涨幅高达137.52%,领衔这一板块;中科曙光今年以来的涨幅也接近翻番,达到99.35%;四维图新、汉王科技、科大智能和赛为智能今年的涨幅均在30%以上。
相关领域智商评估规范正制定
伴随以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不断“走红”,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也日益受到业内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正加快推进,前期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在线服务平台和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化分级。其中,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化分级选取当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音箱、智能客服、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机器人等十几个方向,建立相应的评估评测指标,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依据。
“两周前,我们组织腾讯、阿里、小米、灵隆科技(科大讯飞和京东)、先声互联、智能管家、联想、联通等几十家行业翘楚共同参与智能音箱的评估评测工作研讨,正式启动智能音箱智能化分级评测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工程师曹峰向记者透露。据他介绍,未来人工智能产品智能化分级项目还将对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机器人、IPTV机顶盒、儿童故事机等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建立相应的评估评测方法和指标。
所谓智能化分级,就是对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水平进行评估。以智能音箱为例,评估其智能水平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检测音箱的感知能力、交互能力等,考虑如语音唤醒的灵敏度、准确度,语音理解等指标。
“之所以要建立一套智能化分级的评估体系,就是想对市场上种类繁多、能力各不相同的智能产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测,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不同的等级,以帮助产业树立产品和服务的标杆,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参考依据。”曹峰说。
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各界高度关注和快速发展,自动驾驶、语音和图像识别、翻译等诸多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不过,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的标准特别是评估评测规范仍显滞后,目前国际国内基本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评估评测规范。以人工智能在家电产品上的应用为例,这一行业由巨头牵头制定标准,其他企业踊跃参与,但由于利益划分问题,目前智能家居存在协议不兼容的怪现象。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视都是伪智能,或者说其智能化程度还处在非常低的阶段。只不过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手机操控、内容共享,在体验上并没有太多智能化的改变。厂商各自为战,都想做标准。用户每买一款智能产品,手机上就多了一个APP,也带来不少麻烦。”一位电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制定行业标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去年5月,国家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该实施方案明确,要建设人工智能领域融合标准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开展人工智能系统智能化水平评估。加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热点细分领域的网络、软硬件、数据、系统、测试等标准化工作,保障人工智能产业的开放协同、公平竞争,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今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中国版人工智能规划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等四部门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成立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该发展联盟的职能之一是,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评估认证品牌和体系,研究制定相关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评估认证方法和规范,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评估评测及认证工作。
“在这个发展阶段,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都希望通过行业平台解决产业突出问题。”曹峰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与评估认证工作组组织的人工智能产品智能化分级,其目的是针对各种智能设备,结合不同的性能指标和用户体验,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估规范。“目前智能音箱的评测框架已经搭建,成型稿明年一季度或将推出。”曹峰表示。(以上内容综合自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网、证券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