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源技术 > 业界动态 > 科大智能每一款充电桩 都有自己的“故事”

科大智能每一款充电桩 都有自己的“故事”

2018-09-27

  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双向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截止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已达170万辆,居全球首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设施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分布区域越来越广,城际高速服务站、住宅小区、校园厂矿、机关企业、公交通勤站,以及社会运营充电场站得到广泛应用。

  但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仍不断感受到诸多障碍和困惑:私人充电设施建设难、接电难、接电成本高、公共充电场所有桩无电、油车占位、停车费高于充电费、部分车型充电功率不兼容、快充桩经常排队等问题频现,凸显出当前我国充电设施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结构性供给不足、资源错配现象。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科大智能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充电需求和充电设施特性,从产品功能、技术创新、系统融合等多角度设计出多款充电桩产品和相应解决方案,深度挖掘充电设施附加值,充分提高充电设施适用性和利用率,同时帮助充电运营商提升盈利水平。

  ◆集中式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城际高速大巴车、城市公共交通大巴车、物流车、出租车等车辆停留时间短、充电频繁,科大智能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实施集中式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达到快速、高效充电目的。

  6367358123522668735124387.png

  ◆小区智能充电解决方案

  住宅小区以家用车辆为主,车辆停留时间长,但小区配电容量相对较低,科大智能采用交流充电桩和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结合的解决方案,在不改变小区原有配电系统和不过多占有空间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充电需求,投资少,实用性高。

  6367358121719665601361342.png

  ◆立体式车库充电解决方案

  城市车辆保有量持续增长,令原本稀缺的城市土地资源越发紧张。科大智能采用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将充电设施和立体车库进行有机结合,具备停车和充电双重功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6367358119784754933203843.png

  ◆校园厂矿充电解决方案

  针对校园、企业、厂矿、工业园区、体育馆、大型会场等停车场充电频率不高、但对充电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科大智能采用智能化模块调度,均衡调配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的不同需求,在降低系统损耗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商业区/景点充电解决方案

  大型商业圈、高铁站、汽车站、旅游景区、办公CBD等区域人流集中且流量大,车辆停留时间短,同时商业价值巨大。科大智能推出可多方位播放广告、视频信息的充电桩,在满足充电需求的同时,充分挖掘充电桩增值功能,实现多渠道盈利。

  6367358115194192372586445.png

  ◆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科大智能将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直流充电桩集为一体,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电负荷的调控,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可形成独立运行的智慧型能源互联网。

 6367358111709093036886650.png

  除上述产品和解决方案外,科大智能还开发出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采用模块集中部署、系统智能控制、功率按需输出、容量柔性共享、数据云端管理等技术优化集成,系统里任意一个充电终端均能自动识别车辆所需充电功率并分配相应的功率,确保每台车辆都能以最大功率同时进行快速充电,大幅减少充电模块空载待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突破和解决了现有充电设施功率固化与用户充电终端功率不兼容造成冲突等问题。

  此外,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预留扩展充电模块和充电枪接口,充电运营商后期根据充电场站规模变化需要进行扩展。

  目前,科大智能这些充电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量运用。

  6367358109718879203301912.png

  6367358109753281168258102.png

  科大智能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项目实景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44.57万个,车桩比3.8:1,要达到或接近国家能源局2020年480万个充电桩的建设目标,依照目前单桩建设方式难度较大。因此,大功率、集约化的充电系统和解决方案势必成为未来几年我国充电设施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科大智能作为全国领先的充电设施及储能优秀供应商,深刻体会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推动下,充电设施的智能化和集约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为此,科大智能将紧密围绕“车-桩-路-网-人”,站在新能源汽车用户和充电运营商多个角度考虑,设计、生产出更智能充电设施,以极少的充电资源高效运作,节约社会总成本。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