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46年屏幕变迁下:富士康、苹果、三星、华为的浴火重生路

46年屏幕变迁下:富士康、苹果、三星、华为的浴火重生路

2019-03-19
关键词: 三星 华为 折叠屏

三星率先开局,华为紧跟,折叠屏在2019年的初春彻底火了。只是这一代的屏幕改革,从一开始便是腥风血雨。

但实际上,有关手机屏幕的“厮杀”,远比想象的要早得多。

手机屏幕与移动通信技术,相伴而生

如果从第一部移动手机面世开始算起,这场“厮杀”甚至还早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已经持续了46年之久。

1973年,摩托罗拉发布的全球第一部移动手机原型机DynaTAC就有着一块非常小的红色单色LCD显示屏,大约只有5cmx1cm大小,最多只能显示7个数字。

1552619615986058246.png

但在当时屏幕之于手机的作用远没有移动通信技术进步来的大。而受制于通信技术传输数据的局限性,直到20年后2G稍有普及之时,手机屏幕的显示内容才延展至了图画、文字、信号、电量、时间等。

随着手机用户对获取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本“以通信技术推动手机功能发展”的局面也因此发生了“反推”的变化,这个过程中就不得不提黑莓了。

1552619666573066212.png

从一开始,黑莓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无线手持邮件解决终端设备商”,但2G网络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一设想。而相近时间内,西门子推出彩色显示屏手机S10,夏普又发布了内置摄像头的J-SH04。

手机彩屏时代中彩色图像传输需求大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明显落后于需求增长,直到乔布斯带着iPhone4横空出世。

iPhone4的屏幕融合了LG的IPS广角硬屏以及康宁玻璃,在加上多点触控技术以及前置摄像头设计,便同时具备了防按压水纹、防刮花、多点触屏操控以及前置摄像等多个功能,极大的提升了屏幕的使用价值,让手机开始从功能产品转而向娱乐产品进发,也加速了通信技术向更高更快发展。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有关屏幕的“撕杀”才真正浮出水面,而且不止于手机和屏幕制造商,就连代工厂都赶来想分一杯羹。

智能时代,掌握屏幕主控权成焦点

1552620036554047690.png

如果说3G给了手机用户脱离简单数据传输的机会,那么相对于4G来说,3G更像个跳板,就像绚烂的烟花转瞬即逝。

以国内为例,在以iPhone4为代表的智能机进入市场不久,3G还未能掀起大水花的情况下,2013年年底工信部就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并用极快的速度普及开来。

4G网络支持下,图片、视频传输不再是问题,市场对屏幕呈现内容的要求开始从丰富拓展至了精致、原彩、全面以及立体。而与之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三星、小米、华为、OPPO、VIVO等现在已耳熟能详、占据智能机大半市场份额的手机品牌。

但实际上,国产手机品牌尚未掌握屏幕主控权。

自给自足的三星


在手机屏幕产业曾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高端屏幕看三星,中低端屏幕重混合,更烂还有天马、京东方。”

三星不用多说,电子产品起家,在屏幕研发及制造上一直位于行业顶尖地位。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市面上大约有90%的OLED屏幕产自三星,小米、OPPO、华为等均是三星的客户。

除此之外,在高端屏幕方面,如AMOLED屏等,三星也是绝对的老大。也因此,三星品牌的电子产品,基本使用的都是自家屏幕。所以从一开始,三星于屏幕方面就绝对自主,无需过多担忧。

未雨绸缪的苹果

相较于三星,苹果就要操心和谨慎很多了。

其实从一开始苹果就没有完全依赖“外援”,在拿到屏幕后不会马上应用,而是在产品创新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及技术对屏幕加以改造,使之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和技术壁垒,如iPhoneX就是通过对三星的AMOLED屏进行软件优化,将屏幕的分辨率提升至2436x1125,对比度达1000000:1,且支持HDR原彩显示,成为了一款“超视网膜高清显示屏”。

但随着三星在高端屏幕方面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曾有行业人士估算,苹果向三星订购一块屏幕的成本已经达到了110美元。无论从“垄断”还是成本层面考虑,苹果都需要作出改变。

也因此,在去年发布的iPhone新机上,苹果一共从不低于3家屏幕供应商处订购屏幕,包括三星、LG、夏普等。甚至有传言称,京东方也已成为2020年款新机的备选厂商,毕竟该公司的屏幕当前已经应用于MacBook和iPad产品系列上了。如此分散屏幕进货渠道,再加上软件及技术优化,iPhone于屏幕上的压力自然能暂时小很多。

当然,苹果也不会一直依靠“外援”,去年年初就有消息爆出该公司已经组建团队,正在积极研发生产比OLED更具前景的MicroLED屏,掌握屏幕主控权的决心可以想见。

急于转型的富士康

和苹果一样急于脱离桎梏的还有富士康。

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40余年积淀的都只是“流水线制造”的能力,于技术研发及创新上建树颇为有限,且尤其依赖iPhone的订单。一旦苹果减少订单量甚至取消合作,对于富士康来说就是断臂之痛。

除此之外,在三星、小米、华为等手机品牌越来越多的分食市场份额的情况下,iPhone出货订单也在逐年下滑。郭台铭越来越坐不住了。

作为iPhoneOLED的大供应商,夏普提供的每块屏幕成本都能占到整机的23%。但夏普没有能力牵制苹果。

从2012年开始,郭台铭就亲自着手收购夏普,直到2016年8月,才终于以高于竞价者10倍的价格,共计38亿美元获得了夏普66%的股权。

“收购夏普是第三次创业。”郭台铭回忆说,“夏普有两万多个设计者、工程师,富士康不仅要延续,更要发扬光大,这也是改变富士康‘世界代工厂’现状的主要途径。”

虽然仅从当前来看,收购夏普并没有让富士康从底蕴上发生太大改变,但iPhone交由富士康的订单量确实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富士康已经具备了自己生产屏幕及电子产品的能力,只是性价比有待考证。

依旧靠“进口”的国产手机品牌

与上述三家厂商相比,国产手机品牌于屏幕上主动性和控制能力就小了很多。高端机方面,小米、华为、OPPO等大多还是和三星、索尼合作,如去年大火一波的OPPOFindX就应用的三星屏幕。

而在中低端机方面,国产手机厂商还在LG、京东方、蓝思等的低端屏上徘徊。于屏幕上下功夫最多的,反而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而不是屏幕本身,要掌握屏幕主控权尚需一段时日。

1552619666573066212.png

但这并不妨碍国产手机先做一些尝试,比如折叠屏。

折叠屏重在技术突破,实用价值尚显不足

和折叠屏一起上热搜的,还有5G。这也似乎进一步证明了通信技术是和手机屏幕改革相伴相随的。而有关折叠屏的传说,在柔性屏概念刚出的时候就已小范围内传播开来了。说的更直观点,折叠屏就是柔性屏的Plus版。这方面,LG是行业专家。

但与此前的屏幕改革不同,柔性屏颠覆的不只是屏幕本身,还有手机空间设计、电池续航性、封装技术,以及UI界面和软件适配等多个产业。比如三星的GalaxyFold,在折叠铰链方面就做了很多改变。据三星官方称,“GalaxyFold团队骨干花了很大的精力,才研发出了一种可以隐藏的复杂的铰链系统,以保证手机折叠展开时没有明显折痕。”

可能这样说并不够直观,我们以华为MateX为对比,在铰链设计上,MateX显然没有GalaxyFold隐藏的好,甚至中间有着明显折痕。而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国内很多手机厂商在铰链技术上没有积累,才一直推迟折叠手机的发布时间。

除铰链外,折叠屏手机还需要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内部空间问题,从而必须对元器件安装设计进行改变。而由于空间有限、续航要求却高,于电池技术上也必须有所升级。当然,作为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亮点,保证折叠、展开时界面自由、无缝切换也是厂商头疼的问题之一。

不过,就目前发布的两款折叠屏手机看,厂商似乎不愿做过多展示,华为将手机封在展示柜中,三星于国内召开的发布会上干脆没有进行展示。这种只给看、不给摸的操作确实让人恼恨。

除上述两大巨头外,更早发布折叠屏手机的还有柔宇。官方公布的资料,柔宇的FlexPai采用的是其自主研发禅翼柔性屏2代产品,可以保证20万次的折叠。

而小米方面,此前林斌微博高调发布原型机演示视频,甚至还因此和柔宇展开了一场“骂战”。传言称,这部手机是小米与维信诺合作推出的,后者是全球少数具备AMOLED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只是仅就当前来看,且不说折叠屏手机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当前的设计及技术方式是否能保证用户无障碍使用,只近20000元的价格就不足以做到普及。但谁又能断言呢,新事物的出现必定需要时间成长,正如当前5G被万众期待却不被拥有一样,折叠屏火过了这一波,下一步就是产业链各厂商通力合作,解决使用及成本问题了。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