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5G带来产业升级,电磁屏蔽难题该如何解决

5G带来产业升级,电磁屏蔽难题该如何解决

2019-04-04
关键词: 5G 硬件 器件 车联网

随着5G产业的高速发展,高频率零部件以及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产品对电磁屏蔽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电子产品在设计时会加入更多的电磁屏蔽和导热器件,以此解决产品间电磁屏蔽与散热方面的困扰。5G下游应用的拓展将给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厂商带来机遇,但同时也有很多技术挑战需要解决。

作为一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电子产品保护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制造技术公司,莱尔德高性能材料首次亮相“2019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会期间,OFweek电子工程网编辑采访了莱尔德高性能材料首席执行官张晓群博士(Dr. John Zhang)和莱尔德高性能材料市场及产品管理副总裁周小古(Thomas Zhou),他们给大家介绍了莱尔德在高性能材料上的优势和应用及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1554253909234040701.jpg

莱尔德高性能材料首席执行官张晓群博士(Dr. John Zhang)

硬件技术升级,电磁屏蔽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设备工作时,既不希望被外界电磁波干扰,又不希望自身辐射出电磁波干扰外界设备,以及对人体的辐射危害,这就需要通过电磁屏蔽来阻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近年来,随着软硬件技术不断升级,消费电子产品创新及通信设备升级推动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市场稳步增长,但也面临很多技术挑战。周小古提到,莱尔德高性能材料所研发的多元化吸波材料,专为自由空间和空腔共振应用而设计。诸如低损耗介电填充聚合物,定制模塑弹性体与网状泡沫,以及纺织、定制复合材料等产品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或测试阶段,亦或是电磁建模、热能及电磁干扰管理中解决常见的挑战。

1554253936308084236.jpg

莱尔德高性能材料市场及产品管理副总裁周小古(Thomas Zhou)

5G智能手机的发展,带来了传输速率、频率、信号强度的提升,但是从核心芯片到射频器件,5G智能手机零部件的创新升级对电磁屏蔽和导热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张晓群博士提到,莱尔德高性能材料在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关注度非常大,也有很多的产品,它们包括屏蔽、线路噪音削减以及干扰波的吸收等,我们想的是如何把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在5G应用方面,对屏蔽材料要求会越来越高,毫米波级别的传播对电磁干扰和屏蔽要求更高。

如何解决产业升级带来的电磁屏蔽难题?

电磁屏蔽器件的技术水平主要由其材料主导,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材料厚度是屏蔽效能的基本因素。随着产业升级,电磁屏蔽材料将向屏蔽效能更高、屏蔽频率更宽、综合性能方向发展。周小古表示,莱尔德高性能材料的多功能解决方案(MFS)包括提供运用新材料的卓越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设计挑战和需求。例如,将板级屏蔽罩与散热产品加以融合,或将结构金属屏蔽和各种吸波材料相结合,亦或组合不同种类的泡棉织物。利用一款集成解决方案,使得设计和性能层面的众多挑战得以迎刃而解。

5G技术的应用很广,分成不同的应用场景,其中车联网、物联网是非常常见的场景,在分布式情况下,不管是雷达、传感器系统还是照相系统,它们都在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真正走在行业前列,除了研发创新外,还需要将多功能方案在非常小的空间里加以实现。这就是莱尔德高性能材料独特的优势所在,能够运用其全球前沿高性能材料技术将散热、屏蔽、吸波、各种仿真能力,以及全球实际经验统合在一起,协同产业伙伴大大加快中国在5G相关产业的升级。

中国市场值得期待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5G产业正迎来更多政策红利,关键技术加速突破。在推进5G方面,我国已处于领跑地位。就目前而言,我国5G研发已进入到第二阶段试验,预计在2020年将部署超过1万个5G商用基站。5G带来的产业升级也给莱尔德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莱尔德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生产及研发的历史有近20年之久,遍及全球二十几个国家,产品广泛用于汽车、电信、数据通信、半导体,以及电子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和无人机。莱尔德高性能材料能够确保生产项目经理、设计工程师在设计的早期阶段检测到潜在的性能问题,从而节省成本。”张晓群博士对编辑说道。

作为一家跨国的材料企业,中国是莱尔德高性能材料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张晓群博士表示,中国是全世界电子及半导体、电信及网络设备、汽车等的主要制造国之一。得益于莱尔德高性能材料的革新和热情,使客户能够持续设计出最佳性能的产品。随着政府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中国将有望成为引领在这些行业趋势的强国,而莱尔德高性能材料致力于帮助客户将设计创新不断推向最前沿。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