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成能源互联网重要实例
2019-04-14
“到2018年为止,我国已有约2.4万家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注册,其中上市企业有287家,这是相当快的发展速度。”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日前在《能源互联网发展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暨“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表示。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来,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如火如荼。“建成了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攻克了一批重点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形成了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初步建立了能源互联网的市场机制和体系,探索出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是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的评价。
能源互联网是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
“当前,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其重点是要加强整个能源系统的优化集成,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开放共享的能源生态体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在发布会上强调。
为勾勒过去五年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图景、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局委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共同编制了《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我国能源互联网目前已从着力推动试点示范工作阶段,进入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能源互联网产业涉及传统电力、输电配电、电动汽车、石油石化、新能源、信息通信等众多类型的企业。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能源互联网相关注册企业从3667家增至24651家,上市企业从256家增至287家,总市值已达3.37万亿元。
庞大的产业规模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和科研力量的支撑。《白皮书》指出,以储能、多能源集成、电力大数据、电力市场与交易平台技术等为代表的能源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在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构建了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截至2018年底,我国能源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达3118家、当年申报相关专利299项,反映出能源互联网发展在学界和业界已引发强烈共鸣。
2017年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2大类、9小类共55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正式启动,掀起了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并落地应用的高潮。据了解,近期已有部分示范项目通过验收,为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创业是检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试金石
以电为载体和枢纽实现能源转型已成为业界共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就是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正如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孙宏斌所说,“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能源互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实例化”。
孙宏斌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使命,就是破除阻碍开放共享能源生态形成的各类壁垒,其中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物理之墙,比如冷、热、气、电、交通等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要以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去突破;比如固定电网与移动的能量消费者之间的壁垒,就要通过无线充电等更加便捷的能源‘Wi-Fi’来破除。第二类是非物理之墙,包括管理之墙、商业之墙、区域之墙、政策之墙以及学科之墙,等等。”
从近期看,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内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实践,将激活产业链的上下游,转移利润空间,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为能源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而从远期看,能源互联网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能源利用的清洁化。
如何检验能源互联网发展成功与否?
“电力能源领域是否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是唯一的试金石”,孙宏斌表示,“我国这么大的能源体量,足以容纳一大批能源独角兽,无论是能源企业、信息企业,还是金融企业。如果电力能源领域成为了创新创业的沃土,那么生产力和创新力就必然会释放。这是唯一的试金石,其他的微观指标可以很多,但是这一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