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5%关税影响,中国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厂商一览(附详细名单)
2019-06-28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历来是外资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此前,中国因处于劳动力红利的黄金时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入驻办厂。然而,随着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中美贸易关系不明朗,近期出现了企业外迁潮。
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组
外迁,并非是企业把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业务都迁走,大部分跨国企业仅仅把与美国有关的旧有业务迁出中国大陆。留在中国境内的产线,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和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回迁或外迁至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产线,主要供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跨国企业都尽量避免在中国大陆新增产线,而是把建厂或扩建的优先权放在了东南亚等国。此背景下,原先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供应链,逐渐被分散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出现新的制造业群集。比如,越南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落,马来西亚形成半导体封测的聚落,印度形成智能手机及供应商的聚落。
·越南:与多国贸易零关税,有望成为东南亚制造业中心
2018年越南吸引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近354.6亿美元,是2017年同期的98.8%。据悉,越南的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为30%-40%,“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为60%-70%。目前,越南的外资企业主要以纺织类、电子类、印刷包装类企业为主,这主要得益于越南的关税、企业优惠税收政策以及正处于劳动力红利期的优势。
在关税方面,越南加入了多个贸易组织。除了大家熟知的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外,2010年越南还加入TT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TP的成员国之间可取消所有产品的关税,目前该组织主要有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韩国11个成员国。在2018年10月,欧盟委会通过《越南-欧盟自贸协定》,根据规定双方99%的商品将无关税。
同时,在越南获得高科技企业认证的企业自盈利之年起4年内可免税,且后续9年的基础税率减半。针对外国投资者,不能在当地采购的自用进口货物可免征进口关税,其中包括:机械、车辆、机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制造投入品和部分建筑材料。
此外,越南正在处于劳动力红利期,该国的平均人工成本大约为中国内地的三分之一,土地成本也比中国更低。
在多重优势的激励下,越南受到电子类企业的青睐。
多家智能手机供应商在越南建厂。以立讯精密为例,该公司不仅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供应商,还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对其而言,一旦美方针对中国第四轮关税政策实施,其供应给苹果公司的产线将受到影响。
此前,立讯精密发言人曾表示,如果仅是短期内的影响,主要由品牌客户和市场消化,无需转移供应链。若是中长期的影响,则需要对涉及到的供应链产能进行转移。实际上,早在2016年,立讯精密就已经投资了2,1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了一个工厂。据业内人士爆料,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加强其越南工厂的产能。
为了避免高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苹果供应商纷纷开始布局。除了立讯精密之外,还有富士康、歌尔声学、蓝思科技等,它们都选择了在越南建厂。
马来西亚: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
2017-2018年,苏州固锝、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三家中国半导体厂商先后宣布并购马来西亚的封测厂。据业内人士分析,三家被收购的企业并非都处于长期盈利的状态,“如何规避中美贸易争端影响,获得先进封装技术并提升国际影响力?”才是这些厂商考虑的重点。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英特尔、英飞凌、日月光、ST等知名半导体公司均在该国建厂。中国半导体公司选择在马来西亚落脚,必然看重该国良好的市场环境。
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政府对外资也持鼓励和开放的态度。2010年,马来西亚政府自推行经济转型计划,出台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外资鼓励政策。当下,除了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信、直销及分销等行业的股权受到严格限制之外(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或30%。)其他行业的外资在该国都可享受优惠政策。其中,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外商投资者可持有100%的股权。
国际电子商情记者整理了部分电子类和半导体类外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动态,以封测厂的内容居多。分析该表格可知,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的方式来扩展其国际板块,像英飞凌、英特尔、日月光等国际大厂,在很早前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布局,且其业务主要聚焦在对技术要求更高、获利也更高的汽车应用方面。
·印度:外资更看重市场而非建厂成本
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疲软,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却逆势增长。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52亿部,同比增长10%。同时,印度政府在近年来频繁提升手机相关的进口关税,迫使外资企业在印度建厂。
当前,小米、华为、vivo、OPPO等品牌在印度都有生产基地,其配套的上下游供应商也紧紧跟随,如瀛通通讯、合力泰、长盈精密、裕同科技、欣旺达等公司都在印度诺伊达地区聚集。此外,闻泰、华勤、卓翼科技、光弘科技等OEM代工厂也在该地设有生产基地。
据统计,当前印度普工的平均薪资约为1000元人民币,人均加班费大约为500元人民币。虽然人力成本比中国低,但是建厂成本却没有太多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印度现有的厂房极少能达到中国供应商的标准,这促使大家更倾向于购买土地建设新工厂。
以工业较发达的诺伊达地区为例,目前该地区的土地价格为30,000-85,000卢比(约合2,975-8,428元人民币)每平方米,再加上该地区的水电费用与国内差不多,在印度的建厂成本优势并不大。不过,这并未阻碍智能手机供应商进入印度,毕竟庞大的印度市场才是重点。
根据IDC发布的《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报告》可知,来自中国的小米占了整个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28.9%的份额,成为该年度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观察图一可知,在TOP 5中,中国国产品牌占了四家。为了更好的配合手机品牌商,在国产智能手机供应商圈子内掀起了在印度投资建厂的热潮。
小结:
除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三国之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甚至更远的美国、墨西哥也是企业外迁的选项之一。不过,这一次的产业转移并非是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而是呈现出更复杂的发散式的特点。比如,一些外资企业把部分产线迁回本土,还把其他产线分散在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跨国公司似乎有意避免把产能过多集中在某一个国家。在它们看来,在国际关系不太明朗的当下,分散布局的确是减少供应链危机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