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们究竟是怎么倒下的
2019-08-17
以IBM、Intel和微软为代表的老派IT,虽然在移动的赛道上没了声音,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吸引了市场火力。
最近IBM以334亿美元收购了Redhat,拥抱开源,微软在去年6月份收购Github,同样拥抱开源;Intel则在智能驾驶上开辟赛道,并于2017年收购Mobileye。
这是它们对Alphabet、Amazon等的呐喊,像极了《老人与海》中执拗的桑提亚哥,花了好几天捕杀了一条大马林鱼以证明自己没老。不过也没什么用,老派IT红海里的鱼越来越少了。所以它们得冒死换赛道。
但有点不同的是,微软转型成功,依旧如日中天,IBM和Intel则在舞台之外,稍显落寞。而Intel在移动领域十多年的进进出出,还不如桑提亚哥,他至少还能打到一条鱼,Intel则是空欢喜一场。
1、玩不转的老派IT
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一位超市集团的负责人面对颓败如山的局势这么评价自己。如今,这句话送给Intel是不是合适?
人们发现,Intel最近出新品的动作慢了。
首先原计划2015年上马的10nm工艺并没如期实现,一直拖到2018年,量产则要等到2019年;其次,Intel数次提高处理器价格,根据销量统计,相比2011年,2018年的PC处理器的销量下降接近30%,但销售额接近,这意味着处理器的价格随之有比例地提升了。
销量不够,涨价来凑反应的是传统业务滞涨,新业务无着落的窘境。面对新市场机会,Intel举手无措,弹药也不足,本来期待在移动手持计算领域有所建树,而这,也被它自己搞砸了。
Intel在5G的节点上又哑火了,严重影响了苹果5G的进度。苹果不得不再度转投高通,通过大约45亿美元的成本解决纠纷,每台iPhone的授权费用也从按售价比例换成固定额。
虽然Intel一再表示,2020年能提供5G基带,不能等的苹果还是把Intel甩了,最后,Intel士气受挫。一气之下旋即宣布退出5G市场,并公开叫卖通信专利——犹如杨志卖刀,越卖越毛。随后有大买家(大概率是苹果)找上门,与Intel进入私聊,才让闹剧没那么难堪。
苹果在抛弃Intel的同时,还狠狠地利用了它作为与高通议价的棋子,将它羞辱了个通透。Intel则自贬身价高调卖专利反击,意图在市场上吊打苹果的声誉。但市场经济,毕竟实力说话,赶不上趟的Intel对移动通信孜孜以求的野望,被彻底扑灭。
问题出在Intel自己身上。首先是Intel 10nm工艺卡壳三年之久,自己CPU产能都不够,还阻碍了5G基带芯片的按时推出。其次,行业转向让Intel百口莫辩,其10nm工艺被时下对手的7nm工艺在市场上碾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市场宣传,对手的市场宣传还是直指Intel七寸,Intel无力招架。再则,Intel被行业孤立了。在芯片领域,Intel几乎挤兑过所有对手,Intel把所有能做的芯片和事情都做过。如今它将面临一众厂商的围剿,手法也如出一辙。
围剿,不留生路,是Intel对付对手的手段,也是目前被群起而攻之的原因。此前,它赢过了所有对手,现在,Intel逃不过市场和技术的审判。
有行业内的人士声称,Intel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帮助半导体行业跨越困难,提升技术水平,而不是自己重蹈30年来的道路。
“我们需要Intel解决技术难题,而不是它亲自参与到移动计算的现实市场中来。我们需要扩大我们产品的渗透力,而不是期待Intel另立山头搞分裂,ARM的事实行业领头羊需要得到尊重。”
但Intel还执拗地坚持“带头大哥”的派头,寻求用X86进入移动领域的机会,它借Atom切入移动市场,却从来没成功过。这固然有Atom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移动领域厂商对其的拒绝,联想用Atom处理器推出过K900,随即在K910就放弃了这款处理器。摩托罗拉选择Razr i使用Atom,不过当时摩托罗拉已经日迫西山,风光不再,掀不起波澜。
如果说摩托罗拉是有心无力,则联想绝对是卖个人情,让Intel自己看看它的Atom多么不济。联想和摩托罗拉的失败尝试直接导致其他厂家根本没动静,它俩成功地当了挡箭牌,可以让移动领域的玩家对Intel的恐惧不致于溢于言表。
而且Intel自己也没变成适合移动计算的战斗体。它在PC领域的过分成功已经影响了它的判断力,并与市场的主流玩法脱了节。它还在延续过去50年以来的成功经验,坚持在设计上大包大揽,拒绝开源模式和回避通过服务挣钱的模式在芯片领域的延伸。
Intel也常常借制造工艺先进优势,碾压对手,以守护摩尔定律为己任,它看重摩尔定律超过遵循市场本身。
进军手机领域折戟沉沙之后,Intel突然把重点放在了平板电脑上,并且猛力砸钱,但是被上网本坑过的用户并不买账。
在2013和2014年,Intel以亏损70亿美元的代价让平板厂商采用Atom处理器。销量也只攀爬到4000万台止步,眼看不挣钱,Intel随即放弃了补贴政策,Atom也从平板电脑市场消失——此后,Intel与移动的联系就剩下基带芯片了,而这也会在5G时代被扫地出门。
“Intel的控制欲太强,它会控制到市场细节,在多元化更细分的手机市场行不通,你不能期待二十年前一样,有个Intel Inside,用户就会乖乖买单。”
移动拓展不利,后院也开始起火。
老盟友微软发布了以ARM为基础的Windows,欲图构筑Windows的ARM联盟;老对手AMD在传统桌面上攻城略地,已成势均力敌之势;新势力华为等公司的ARM芯片服务器也在发起围攻。
后有追兵,前有围堵,内部混乱。Intel正经历猪队友捣乱,竞争对手蚕食等多种折磨,过去的一年,Intel十分艰难。
先是CEO丑闻离职,‘幽灵’和‘熔断’的安全丑闻让Intel声誉大受伤害,再则,Atom在手机市场上的失败,彻底断了Intel的手机梦,与高通等厂商的争夺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场景很熟悉……”
当年,Intel就通过价格和数量优势,把SUN、IBM等厂商干得人仰马翻。现在,Intel将成为堡垒的守护者,面对新手挑战。
2、长价值链和短价值链的对撞
Intel的成功是与微软紧密捆绑的。它们像PC领域的上帝,不仅控制了货源,还控制了利润流向。它们两个公司赚取了PC行业接近70%的利润,而它的下游厂商像是它们的子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它们上贡。
这与当前的玩法不一致。微软和Intel的授权方式和盈利模型跟目前开源模式格格不入。现有的Android/iOS体系接受不了微软和Intel的玩法,微软和Intel也担心开源破坏它们的盈利体系。
两个阵营之间的不信任和互相防备很深。这些一路走过来的手机厂商,有的以前也是PC的大玩家,即便有这层关系存在,Intel在手机市场依然吃不开。
目前,“智能相对论”看到,安卓生态圈群攻群守,前有三星华为,后有oppo vivo小米助阵;苹果则自成一派。并且在软硬结合方面,都受苹果成功模式的启发,完美避免了与微软和Intel的遭遇,微软和Intel再想插足完全是叶落花黄。
等Intel和微软发觉的时候,已经晚了。为了推硬件,Intel搭上了摩托罗拉,结果摩托罗拉自身都难保卖身求存。微软甚至收购了诺基亚手机部门,诺基亚手机也兵败如山倒,被视为微软最失败的收购。
实际上,微软一直在移动计算的舞台上,但从未走到市场的舞台中央,iOS和Android对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它们像高维度文明击杀部落文明一样,完全颠覆了微软几十年的积累。同时,微软的软件出身也限制了其对软件开发人员的胸怀和利益分配的探索。
其实这是长价值链和短价值链的直接对决。
当前,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是长价值链模型,而微软Intel奉行短价值链模型。前者通过各环节获利,需要足够的参与者;后者则追求垄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这导致两种不同的出发点,微软Intel以产品为中心,价值体现在产品上;iOS/Android以服务为出发点,产品成为实现服务的节点。
事实证明,微软Intel失败,微软Intel的最高目标是垄断;而iOS/Android成功,其最高目标是群体利益最大化(顺带挣更多的钱)。以垄断获取利益和以功能讨好用户获得利益中间差了几条密西西比河。
因而,微软和Intel在移动领域的失败根本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价值链环节分配问题。
同时它们还有个私心,它们卡位移动计算是害怕手机迅速崛起取代PC,这种私心也让它们对智能手机领域的投入心不在焉,等看到智能手机大势已成才加大注码,已然晚矣。
多年以后,比尔盖茨还对错过手机时代心有戚戚焉,他说,微软错过了一个4000亿美元的机会。
即便比尔盖茨再年轻二十岁,他依然会错过这个机会。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囿于过去的成功,就会失去未来成功的机会。
微软和Intel以计算为核心的短价值链模式不适合新时代,以至于被完全排挤在移动产业链外。而PC巅峰已过,放眼则尽是沟壑。
3、转型是醒悟还是临时抱佛脚
自2011年,PC销量达到巅峰之后,便一路转跌,从3.5亿台的峰值销量衰减到目前的2.59亿台,几乎削减了一亿台的销量。
但人们手头的计算资源却并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了。根据统计,以平板为形式的计算平台弥补了PC的下滑的量,而这些偷走了本应该是Intel的销量。
虽然这并没有影响Intel的利润,却改变了行业风向,也把它的伙伴也坑惨了。Intel低估了终端市场难度,高估了自己和伙伴的能力。动辄上亿销量规模的手持智能移动设备的套路完全不一样,而Intel旗下的一众跟班,多数玩板卡出身,在终端市场没有渠道也没有话语权。
时至今日,跟Intel玩的一众厂商,几乎都没有赶上移动互联网这个大潮,都在手持移动计算设备上寂寂无闻。而传统PC业务的萎缩,使得下游厂商求新求异的创新被现实抑制,庞大的PC帝国只能以惯性前行,但其方向和终点,早已注定。
醒过来的Intel开始大量并购,以拓展其在AI、自动驾驶方面的影响力。2016年8月,Intel收购了深度学习初创公司Nervana Systems,同年又收购了Movidius,有了初步布局之后,又以153亿美元收购了业内领先的Mobileye,提升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
时任Intel CEO科再奇说,要把Intel重新定位为一间数据公司。
是的,“智能相对论”也相信未来在于数据。根据IDC数据显示,过去的7年间,全球数据增长18倍,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智能设备的增长率水平也与之相应,根据估计2025年,全球智能互联设备保有量将超过1500亿台,每年产生175ZB(1ZB=1万亿GB)的数据总量,仅中国的800亿台设备将产生49ZB的数据量,比几年前的预测高出了5倍。
而AI和智能驾驶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持。目前,Waymo累计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Mobileye的装机量超过2700万台,未来智能驾驶将更需要数据推动。而以手机为核心的个人计算设备的算力拓展,基于手机的AI应用,都会催生巨量的数据需求。到时候, 服务器需求将大幅度上涨。
这中Intel的下怀,它也放弃了继续在移动市场的努力和挣扎。我们可以理解它不玩了。在移动领域的失败,正是对过去自我做法的否定,稍微清醒的Intel开始把自己定位在后台的公司。
现在,电脑领域的朋友圈还在缩小。少数的巨头把持,鲜有的新面孔表明大家对PC领域已经失去了热情。自惠普拆分为消费和企业两个公司后,戴尔电脑的‘电脑’也被削除,甚至苹果也不再叫电脑公司。电脑,这个曾经流行和时髦的词汇已经让位了。
PC业还在以其拥有的惯性前行。但速度大不如以前。Intel有些心不在焉,工艺的一再延期被下游厂商当作PC行业发展降速的信号,尽管还有AMD雄心勃勃,拼了二十年,终于拿下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这于整体的趋势无补。
4、摆脱延长线思维,重归于时代
Intel被延长线思维绊住了,或者整个行业都被延长线思维绊住了。
延长线思维——即用历史的经验来做现在的事情。把新事物都当作旧事物的延伸而忽略新事物的特性和潜能。
比如移动互联网,视界外的人把它当作“固有互联网的移动化”,高铁也是被简单地当作“速度更高的铁路系统”;而手机被当作“移动的电话”——尽管现在的手机兼具移动的互联网和移动的电话功能。这些历史遗留观点阻碍了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认知。
Intel对移动的理解也是如此,与简单的思维不同的是,Intel还意图用自己的理解来左右这个行业,自然无法得逞。
目前,IT式微,ICT崛起,市场风向和兴趣也逐渐转向。上游讲基础服务,下游将讲体应用,中间是网络和各种服务商。把芯片软件进行了彻底融合和创新,以前微软和Intel的联盟被两种模式分别取代,一种是以软件为基础的Android联盟,一种是自成一体的iOS体系,Wintel模型在移动领域被抛弃。
移动计算领域的发展,也促使芯片设计大发展,Intel再也无法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上傲视群雄,曾经Intel独霸的CPU设计也有人做得更好,商业模式也更具亲和力,Intel也早已不是舆论的中央——自从智能手机爆发之后,它的话语权旁落了。
Intel醒悟还是有些晚,盘子大,难掉头怕是关键因素。目前,PC业务大约占Intel所有业务的50%多一点,相比早些年80%的比重,Intel的转型很成功。数据中心、智能驾驶是Intel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没有赶上手机市场爆发的红利,好歹还能赶上AI和智能驾驶。就在2018年,实现了高达211亿美元的利润(因为税收减轻43%),而再度进军手机市场的宏愿不再提及。
根据预计,智能驾驶将是下一个爆点。不仅已有的科技公司纷纷投入,新创的公司和吸引的投资额也大幅度上升。仅在我国,关于AI的投资每年数倍增长,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新车渗透率超过30%,到2020年,我国汽车ADAS市场就将达到500亿元的规模,Mobileye目前业内领先,Intel的收购有先见之明。
这一切需要巨大数据量的支持,通过车机和AI服务器互动,实现全新的业态。一方面车机系统算力提升,另一方面后台服务器算力输出,第三高速的互联网有了基础。汽车的AI驾驶将比单纯的手机应用复杂而且规模大得多。
这将完全改变作为基础的硬件的使用形态,而AI辅助驾驶的算力可能会通过租用实现,就如同我们现在租用运营商的网络一样。届时,车机系统,也将会成为电脑的新形态,而重新焕发生机。
Intel抓住机会没有?现在还不清楚,但我们清楚的是,Intel还在干一些老本行——比如给智能驾驶汽车提供硬件平台——这有点像nVIDIA做的事,作为芯片行业的“带头大哥”与小弟抢食是不是有点儿惨?
从这个角度看,Intel不仅错过了移动领域还错过了AI爆发,反应过来的Intel只能再次通过收购弥补鸿沟,并于2016年收购AI芯片初创公司Nervana,完成AI布局,终于赶上了nVIDIA——多么讽刺的事。
“智能相对论”在想,Intel一再错失机会,或者不完全是Intel自己的问题。就像同行也需要相互交流得到新点子一样,长期居于顶端的Intel有些迷失。而且,市场变化,物换星移,基于到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人都不一样了,Intel并没有把握这个变化。
反过来看手机领域如火如荼,就是因为开放从而聚集了大批的开发人员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有的玩家规模早就超过Intel和微软——所花的时间也并不多,短短几年而已,财富聚集的速度远超想象,规模也突破了IT企业的1000亿美元天花板。目前苹果一家的收入可以顶上Intel+微软+IBM+小米,以一敌四没压力。
传统IT赛道太慢了。
为了激化改革,微软开始给自己捅刀子。它在2018年6月4日宣布以3倍的溢价收购开源社区Github,微软将此当作自己的鲶鱼。
市场对此反应很正面。在完成一系列转型之后,终于又站上市值巅峰,它的市盈率赶上了互联网公司。
IBM收购Redhat之后,股票自5月30日以来,上涨超过20%,它的积极转变得到认可。
相反,Intel的动静稳如狗。它过分关注打压冒头的公司却忽略了世界的变化,它强调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忽略了跟上时代。
而一旦跟不上,衰落会比想象中快得多。曾经有一批有个性的公司,比如摩托罗拉、创新、DEC、SUN、Compaq无一不是做出过革命性产品的公司,却在新的赛道上被无情超过甚至倒下。创新则有些天真得好笑,当它将所有对手打倒之后,整个PC声卡行业也轰然倒塌,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老IT上演了一部部精彩绝伦的大戏,它们在各自的舞台中央光彩夺目。但天下大势,不会有永恒的成功,也不会有永恒的辉煌。或许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乔布斯的“Stay Foolish”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不坚持“Stay Foolish”的多少老IT又被时代洪流冲击埋没,跟人生的欢喜悲歌又是多么相似。
借用一句话,约玛.奥利拉对诺基亚在应对新机会的表现说:“我们是自身成功的囚徒。”如果不突破自己,这也注定了老IT们的命运。
目前,IBM和微软都已上岸,Intel尚在河里摸石头过河,错过了移动手持计算,会不会再在新的发展风口中错过时代,就要看Intel的造化了。
文|ihahe
来源|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