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一场成都与武汉的5G连线:远程会诊6名危重症患者

一场成都与武汉的5G连线:远程会诊6名危重症患者

2020-02-29
来源:新浪科技
关键词: 新冠肺炎 远程会诊

  2月20日,一场利用5G视频方式对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展开的多学科会诊,在位于成都市区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部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这次华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首次进行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方多地远程MDT病例讨论”。

  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即多学科会诊模式,尽管这一方式司空见惯,但此次所不同的是,通过5G通信技术,使得身处成都与武汉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面对面”展开讨论,共享病例数据。

  对危重症病人开展多学科讨论

  在武汉前方,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尹万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白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凤鸣等20余位援鄂医疗队成员,分散在各自的病区,通过视频与后方连线。

  在后方,则有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带队,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放射科主任宋彬等10位资深的医护人员在列。

  当日下午16时30分,会诊正式开始。华西医院的5G远程会诊中心大屏幕被切分成三部分,两侧屏幕实时传输前方与后方的医护人员影像,中间屏幕占比最大,用于显示患者的各种数据。通过5G技术,位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以及部分在武汉驻地的医护人员的画面,“零延时”地出现在大屏幕上。

  见到久违的同事,前方和后方的医护人员都很高兴,简单寒暄之后,立即进入会诊阶段。

  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此次6名病人皆是华西援助武汉医疗队在武汉期间收治的具有典型临床特点的危重病例,希望通过多方多地的讨论,可以优化其治疗方案,提高救治效果。

  第一个接受会诊的病例,是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受治疗的一名78岁女性。

  该患者的主治医师首先对其情况进行回顾。分为病史、诊断结果、入院后部分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入院后用药、诊疗等部分展开。

  病史部分,介绍该患者入院前的情况,既往病史情况;诊断部分,为入院诊断结果,以及诊断依据;指标变化部分,则以每一日为单元,列举了患者入院至今,如白蛋白、钾、钠、钙等血生化的变化情况。此外还有近一周的脉搏、体温变化情况;作为新冠肺炎患者,对其胸片进行研究和讨论,也是会诊的重要一环。

  “2月14日该患者的低钾血症状况加重”、“2月16日出现房颤”、“ 2月18日对其实施气管插管,但出现情绪激动、焦虑、烦躁”,前方的医生一边说,其各种病理数据则实时出现在后方的大屏幕上。

  大约20分钟后,前方医生说道:“希望能够获得下一步治疗的建议。”李为民首先发言,他建议围绕该患者的“感染、低氧等问题进行讨论”。

  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在研究该病患的各项数据后表示,“该病人因为年龄比较大,感染加重,2月18日插管后,需要注意后续出现的问题,但前方医院已经做得非常好,建议密切观察。”

  “这个病人已经入院两周,因过去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因此在用药时要权衡心脏的问题。”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接着发言:“根据过去经验,建议使用强心药。”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金晓东则建议前方的呼吸治疗师关注患者呼吸的波形状况,“根据四川的救治经验,物理方面的治疗需要关注。可能这个病人有较重的毒性心肌损害,建议关注。”

  在后方的华西医院本部医生发言完毕后,华西医院第一支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罗凤鸣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中,“要仔细观察患者吸出来的痰的性质,并做RNA的核酸检测”。

  下一个接受远程会诊的患者,同样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是一名69岁的女性,发热一周,咳嗽咳痰,目前已经插管,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

  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医师白浪首先对该患者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该病人的病情转折点是在2月11日,出现病情加重、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加重”,白浪说,“我们对其调整了治疗方案,由于当时医院的氧气压力低,我们使用氧气钢瓶协助;2月16日,进行有创通气,2月18日,进行第三次MDT讨论。”

  此后的流程,同样是前方和后方的专家,细致地对该病人的用药、肺部CT影像变化情况、后续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在讨论阶段,前方团队给出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患者目前仍诉呼吸困难,下一步治疗加用药物还是加强呼吸支持?第二是,患者核酸仍为阳性,是否可以加强抗病毒药物?第三是,患者胸部CT提示网格影,间质病变,是否可以加用呲非尼酮或尼达尼布抗纤维化治疗?

  “通过前后方医护人员对病例的分享,以及多学科专家的商讨,不仅能够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总结经验,对其他患者的救治也有很大的好处。”李为民说。

  华西医院将在四川建“一张网”

  这并非华西医院首次通过5G技术,对新冠肺炎患者开展会诊。1月26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一起,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这也是全国首次将5G+双千兆网络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疗救治。

  2月4日下午,华西医院远程中心又通过5G技术,对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一名危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提供诊疗意见,这是疫情出现后,华西医院远程会诊接收的首位来自省外的新冠肺炎患者。

  “事实上,我们早在2001年就利用互联网展开了会诊工作。”华西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部长王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过去受制于通讯技术,我们的会诊工作大部分是远程的咨询。”

  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2019年华西医院引入了5G会诊技术,目前已经累计开展了250例,其中90%集中在四川省内。

  “与原来相比,5G远程会诊最大的功能是可以通过事实画面、数据共享,对患者的病情有明晰定位。”王淼说,“原来的远程是疑难病例讨论,现在是分层级的诊断,以新冠肺炎为例,重症、轻症、疑似病例,通过5G远程会诊,都能够给不同的救治方向。”

  李为民表示,5G最大的优势是“两高一低”——高速度,高流畅,低延时。他说,受通讯技术的限制,过去尽管有远程会诊,但往往在进行咨询工作。随着5G的应用,解决了画面实时传输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远程医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协助在武汉前方的医护人员展开救治,不仅华西援助的两家武汉医院,均可以和华西医院本部进行远程会诊与病例讨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4个病区之间,以及该院与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之间,都实现了这个5G会诊功能,通过5G会诊,不仅节省了常规会诊的在途时间,也避免人员聚集而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截至2月25日,除与本部连线外,目前华西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已经在武汉的不同医院之间已完成十多例讨论病例。

  “事实上,华西医院与武汉前方的医护团队进行的5G远程会诊次数并不多。”王淼说,“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后派出4批共计174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所有队员都是华西医院本部各个科室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这些在前方的医护人员已经代表了本院的顶级水平,因此需要联合前后方会诊的病例并不多。只有在对病情复杂、危重症病人的后续治疗讨论上,才会进行类似的多方会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利用全光网和5G网络优势,华西医院正在构建四川省5G诊疗的“一张网”,即以华西医院为中心点,接入全省21个市州27家定点医院,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5G远程会诊系统。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5G商用还在做探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品的推广,今年华西医院的5G远程会诊将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会诊方式。”王淼说。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