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主导手机OLED面板
2020-03-23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折叠屏手机的核心在于柔性OLED屏幕制造工艺,在盖板方面对耐刮硬度和透光率均有较高要求。群智咨询(Sigmaintell)副总经理陈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此次发布Galaxy Z Flip所采用的可折叠超薄玻璃(UTG)在硬度及耐久力方面均要明显优于CPI。对比CPI保护盖板,超薄玻璃虽然硬度比较高,但是易碎,尤其是在弯折曲率非常小的状况下,就显得非常明显。为此,三星Galaxy Z Flip采用了CPI+UTG的结合方案,即在超薄玻璃上覆盖一层CPI保护膜,一方面增加了盖板表面硬度,同时降低了UTG的易碎性,可靠性大幅提高。
华为Mate Xs最明显的改进来自转轴处,官方称之为“鹰翼式折叠设计”,用户能看到的其实也只是外露那一小块,这也成了这代华为Mate Xs和上代产品外观最明显的区别。
TCL明年年初推出首款折叠屏幕手机,采取三折屏幕方式,屏幕可从 6.65英寸展开至10英寸。由于是三折屏幕显示,所以在折叠技术上不同于现在的三星和华为的产品。据 TCL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采用 TCL首创的 DragonHinge 铰链技术,并结合 ButterflyHinge 铰链技术,可实现向内、向外两种折叠方式。
可折叠显示产能扩充
在2016年以前,柔性OLED的供给只有三星显示的A3以及LG Display的E2两条量产线,三星处于可折叠显示的主导地位。
近期业内人士透露称,三星显示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其可折叠显示屏的月产能提高到100万台,与目前相比产能扩充近4倍。据悉,三星显示目前可折叠显示产能为每月26万片,5月将扩大到60万片。三星显示还增设了越南模组工厂等产能以扩充面板生产能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实行增设。
去年的两款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在市场上的尝试性发售都收到了超预期的良好效果,这应该是促使三星决定扩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马蓓蓓博士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显示扩充产能应该也有通过超前投资,促进规模效应形成,培养由自身主导的折叠屏生态体系的考虑。“三星显示能够进一步扩充产能,也意味着折叠屏手机供应链中的问题正在逐步获得解决方案,一旦各项条件成熟,市场销量就有机会扩大。”CINNO Research显示产业首席分析师周华向记者表示。
不过现在国内面板厂商已经迎头赶上,具备柔性面板量产能力的厂商有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深天马等。据悉,华为MateXs使用京东方的柔性折叠屏,摩托罗拉Razr V3采用TCL华星及京东方的折叠屏,TCL折叠屏手机将使用TCL华星的折叠屏。终端手机厂商与国内面板企业正在加强合作,不仅可以减轻折叠屏市场对三星、LG等外国面板厂商的依赖,还可以进一步带动国内面板产业链崛起。
早布局是赢得未来的基础
折叠屏手机对于折叠屏幕的材料、工艺以及与折叠屏配合的其他零部件甚至系统环境和应用软件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OLED材料和设备国产化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CINNO Research统计,2019年,全球AMOLED智能机面板出货约4.6亿片,同比增长3.6%。其中,中国AMOLED面板厂出货约5600万片,同比增长133.5%,具体来看,三星显示份额占85.2%,京东方占4.0%、维信诺占3.5%、和辉占2.7%、天马占2.0%。
但是受制于专利、技术积累等多方面壁垒因素,海外公司仍然占据AMOLED面板市场的主导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尤其是我国产品在设备精密度、材料寿命等方面较比海外公司还存在明显差距。京东方成都绵阳、华星光电武汉的OLED产线以及维信诺等柔性产线均可以生产折叠屏幕,目前的成套模组良率依然偏低,与韩系厂商仍然存在差距,主要技术瓶颈仍然在于CPI/UTG等盖板贴合及弯折的可靠性处理。
今年是我国AMOLED面板产业的关键一年,提升良率、稳定产量、获得更多品牌客户的订单是国内面板厂商的首要目标。马蓓蓓表示,普通AMOLED面板的产能提升和下游头部品牌客户渠道的打开才是我国面板企业打破三星市场垄断的主要手段,同时,注重加强对整个折叠屏生态体系的培育,才能真正在这一领域争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