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车”的华为,为什么建了个“5G汽车朋友圈”?
2020-05-18
来源:与非网
如今,开放、合作已成为各行各业协同发展的共识。
前不久,外媒曝出美国将允许华为参与 5G 标准制定的同时,包括微软、谷歌等 31 家科技巨头宣布成立“Open RAN 政策联盟”,意在建立“开放可互操作”的 5G 网络。简单而言,就是“反 5G 垄断联盟”。
而值得一提的是,该联盟包括美国微软、谷歌、英特尔、高通、Facebook、三星、韩国乐天等 31 家欧美科技垄断巨头企业,唯独缺少了华为、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 ICT 厂商。
4 月 24 日,华为宣布,联合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一汽解放、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新能源、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小康、东风乘用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宇通客车、奇瑞控股、金康赛力斯、南京依维柯、T3 出行等首批 18 家车企,正式成立“5G 汽车生态圈”。
一边是科技巨头抱团成立“反垄断联盟”,另一边是华为联合国内车企建了个“5G 汽车朋友圈”。到底谁在拥抱开放,可谓昭然若揭。
汽车也要拥抱 5G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
除了超高清视频、VR/AR、智能安防、无人机、智能工厂、远程医疗外,自动驾驶也是 5G 重要的应用场景。
随着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充分诠释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即“智能”+“网联”两大板块。
其中,“网联”与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一起,让汽车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并且与道路实现协同,即车联网。
而 5G 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凭借其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特点,帮助汽车能够无时无刻处于互联的状态,确保汽车及时获得外部路况、地图、车况以及行人信息,实现自动驾驶的目的。
如今,依托 5G 网络和解决防范,汽车将成为如同手机、平板电脑一样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华为“不造车”,但有“造车梦”
一直以来,国人都有一个“造车梦”。
在国产车起步阶段,汽车的国产化就成为整个行业努力的目标。而随着国产自主品牌的崛起,如何通过弯道超车,以追赶国外品牌的步伐,成为行业新的目标。
在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品牌发力的新领域。然而,毕竟“术业有专攻”,汽车厂商擅长造车,但在信息技术上略显不足,很难“一步登天”。
因此,与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及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合作,甚至将其收入囊中,是全球汽车品牌向自动驾驶技术靠拢的最便捷的办法。
然而,智能网联汽车汇集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领域。而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等相关技术则相对关注度不高,且技术门槛更高。
华为以 ICT 技术起家,在通讯领域沉淀多年,尤其在 5G 技术方面,已掌控了一定的话语权。正因此,华为早已开始向汽车领域拓展,从智能网联到智能互联,从智能驾驶到智能能源,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布局。
正如徐直军所说,“华为基于三十多年来在 ICT 领域的积累,并继续聚焦 ICT 技术,为汽车企业提供基于 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的自动驾驶(训练,仿真,测试)云服务 Octopus;4G/5G 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 T-BOX 及车载网络;HUAWEI HiCar 人 - 车 - 家 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
以技术切入应用场景,华为的“5G 野心”
据国外机构的报告数据显示,截止 2020 年 1 月 1 日,全球共有 21571 个 5G 标准专利项声明,其中华为拥有 3147 项排名第一。
2019 年,华为研发费用达 1317 亿元人民币(约合 186 亿美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 15.3%,2020 年预计会超过 200 亿美元。目前华为在全球拥有有效专利 85000 件,发明专利占比 90%,欧盟专利局专利申请 3524 件排名第一。
可以说,华为已经在 5G 技术的研发上,占据了领先的地位。
早在 2016 年, 华为就与奥迪股份有限公司、宝马集团、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及高通一起宣布成立“5G 汽车联盟”。
从 HiCar 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到 5G 车载模组 MH5000,再到 5G 车载终端 T-Box 平台,华为一直在借助“互联”能力,积极切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020 年 4 月,华为发布了 5G 车载模组 MH5000,以及新一代 HiCharge 直流快充模块,逐步深入智能汽车各个零配件。
去年 4 月,华为首次以一级供应商参加上海车展,并对外公布了其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云服务、智能驾驶(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网联(4G/5G 车载移动通信模块 /T-Box,车载网络)、智能互联和智能能源等模块。
因此,结合“互联”和“智能”两大技能,华为离智能网联汽车一级供应商(Tier1)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然而,要“造好车”,必须光有技术还不行,还需要与实际操作,深入应用场景。所以,华为此次建立“5G 汽车生态圈”,就是为了与整机厂建立深度合作,尽快将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在“上路”的过程中检验性能并不断改进。
对于整机厂来说,造车是主业,但在“互联”和“智能”方面,并非专长,与华为合作,能够快速填补空缺,何乐而不为呢?
开放、合作、共赢
建立生态的背后,离不开开放、合作,而最终带来的自然是共赢。国外科技巨头们嘴里喊着:开放、合作,却热衷于垄断标准,建立技术壁垒,以掌控绝对的话语权。而只有真正开放的生态,才能真正实现各玩家之间的合作,最终走向共赢。
目前,在智联网联汽车行业呈现出多个阵营,例如整机厂、互联网及科技巨头、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以及滴滴等共享出行厂商,最终的目标都围绕自身为中心,以尽快实现技术的落地,夺取这一万亿新市场的主动权。
而华为则坚持“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初衷,甘愿做车企背后的一级供应商。这一目标也是华为对自身的清晰定位,通过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建一个自己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