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活久见”! 最高128G的SIM卡你见过么

“活久见”! 最高128G的SIM卡你见过么

2020-05-23
来源:第一财经网
关键词: SIM卡 eSIM 5G 512KB

    众所周知,5G手机给消费者带来崭新的应用体验,同时令手机存储空间变得捉襟见肘。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家运营商陆续推出的一项新业务超级SIM卡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是手机里的用户识别模块,它类似手机的身份证,并带有基础运算和一定存储功能。超级SIM卡则将传统的SIM卡和大容量存储卡合二为一。目前市面上的SIM卡最高存储量是512KB,而三大运营商与紫光国微推出的超级SIM卡则是32G起步,目前最高可达到128G,并且内置了金融级加密芯片。

    

5ec6a5f7ae730.jpg

    紫光国微高级业务副总裁苏琳琳博士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大运营商在总部层面与紫光国微合作,选择不同地区开始推动超级SIM卡的落地。中国联通2019年12月底在广东开售;中国移动今年3月份在北京移动全网开售,中国电信则于5月在四川电信线下开售超级SIM卡。除此以外,该款超级SIM卡目前已经在湖南、山西等十余个省开售。

    对于金易这样的用户来说,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对于观看和存储高清视频、扩展手机的存储空间至关重要。

    “从运营商总部到各省公司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超级SIM卡会给消费者和运营商带来一些新的尝试和体验。”苏琳琳对记者表示。

    国家强力推进携号转网、5G带来换机潮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转换运营商日趋便捷、转换成本也越来越低。三大运营商的紧迫感来自于,它们需要更加有效的手段以留存客户。

    超级SIM卡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存储空间够大的话,相当于在用户手机里拥有一块“自留地”,他们可在上面构筑自己的平台生态。苏琳琳认为,这有望为电信运营商此前大力提倡的“富媒体”奠定基础。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每家均手握数亿用户,不过他们的一些服务模块需要跟上5G时代的发展:传统电话基本靠语音,短信基本是简单的文本。全国十几亿部手机,每个手机里都内置了短信服务。但进入4G时代,短信的一些功能仅成为用户的验证渠道,使用频次在降低。

    今年的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发布了《5G消息白皮书》,就是希望在5G时代用新的服务模式激活已经存在于十几亿部手机里的短信板块。

    运营商构想的富媒体包括了文本,语音、图片、视频、位置信息等多种形态。这意味着,大存储空间是其必备的条件。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手机支付日益普及,但是和运营商的关系不大。在5G时代,运营商如果想整合金融支付的服务,超级SIM卡内置的金融级加密芯片就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了。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张银行卡,如果运营商能够和银行业进行合作,可以尝试通过这张卡整合一些手机金融支付服务,由于有物理的金融级加密芯片,其安全性也会更强。

    在超级SIM卡之前,运营商尝试将eSIM卡模式作为拓展业务的抓手之一。eSIM即嵌入式SIM卡,是将SIM卡直接嵌入设备芯片,无需独立卡槽。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eSIM相关服务和产品。比如,在2018年的4月,中国联通就推出了eSIM联盟,合作方包括了华为、联想、高通、科大讯飞等重要科技企业,中国联通也最早获得了eSIM试点批复,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和厂商六座城市推行这项业务。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先后推出了类似的业务。

    在实际的运行中,目前三大运营商主要将eSIM用于移动智能穿戴设备的“一卡双号”,而中国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在使用双卡双待服务。对于eSIM来说,其存储空间仍然非常有限,并且固化在设备上,几乎不可能进行升级、更换,其本质和一张传统的SIM卡没什么区别。这意味着,运营商在eSIM上面可做的事情有限,目前国内使用eSIM的主要是可穿戴智能设备。

    “我问过(运营商)客服,他们的回答是(使用eSIM)需要更换手机设备。”金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使用eSIM的手机几乎没有,金易也使用双卡业务,一个卡用于电话,一个卡用于网络。

    如果在eSIM和超级SIM卡之间选择,“我肯定选择超级SIM卡,充值200元就可以得一个64G(超级SIM卡)。”金易说,反正一年的话费肯定超过200元了。

    运营商目前的做法是两面下注,同时推进超级SIM卡和eSIM两条路线,不过前者的进度可能会更快些。

    超级SIM卡现在发展到了一个重要节点。五月中旬,四川电信启动了超级SIM卡销售。至此,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运营商都站在了超级SIM卡的身后。你准备好了吗?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