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业界动态 > “冲浪”工业互联网,浪潮的实践逻辑

“冲浪”工业互联网,浪潮的实践逻辑

2020-09-03
来源:雷锋网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浪潮

  恰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掘金工业互联网赛道时,不同的选手,就有不同的解读。

  9月2日,以 “智驱新时代”为主题的浪潮2020云数智中国行深圳站举办,会议是浪潮立足广东深度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产业,加快向“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重要举措。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云总裁王方在会上表示,浪潮在“智算、智联、智用”三个方面都有布局和深耕,当前正联合合作伙伴,全力投身“新基建”。

  

  而谈及“新基建”的核心要素——工业互联网,王方表示: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过去叫企业上云,上云就是工业互联网;很长时间又在说,上平台使用公共服务就是工业互联网。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很多企业不认为这是工业互联网。”

  “此外,企业上云提升了低成本快速获取IT服务的能力,但是没有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关系的改变和核心能力的快速保障和服务。而大企业关心的工业互联网,他们关心的是智能制造,整个企业的全网络的智能生产、网络协同、服务衍生和个性化的定制。”

  接着,他提到:“如果不能解决千企千面的问题,不能解决一业带百业的问题,不能解决安全网络问题,不能解决为整个企业工业互联网提供全程运营服务的问题,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和真的扎根会十分的痛苦。”

  雷锋网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浪潮就在工业互联网这个市场上进行布局,并于2018年、2019年接连入选工信部发布的“双跨”平台清单。到了今年6月,他们又升级发布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2.0(其前身为In-Cloud平台),并践行“1357”发展战略。

  那么,浪潮对于工业互联网都有哪些思考?他们是如何探索和实践的?会后,雷锋网采访了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云总裁王方,就他们工业互联网的布局逻辑、业务延伸等方面展开更多的交流。

  

  此前我们追溯众多平台企业如何开启工业互联网之路时,可以发现:海尔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对互联工厂的探索,真正上升到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这些大的概念上来,是在2015年;到了2017年,当国家战略指向了工业互联网,海尔总结了他们30多年的管理制造经验,逐渐形成了COSMOPlat平台。

  树根互联,是2016年由三一重工物联网团队创业组建的。由于他们脱胎于三一重工,工业基因更重,同时也为其带来不少行业资源。那时,正值工业互联网更早些时候的初期,掘金工业互联网赛道的还有西门子、PTC、阿里云、天泽智云、寄云科技等。

  作为同时期开始掘金工业互联网的IT企业,浪潮是如何思索的呢?

  雷锋网了解到,浪潮做工业互联网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推动企业上云。当时,浙江提出叫“10万企业上云”,山东提出“20万企业上云”,那个时候,浪潮集团是通过浪潮云来推动企业上云解决企业数字化的问题。随后,他们又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希望打造普适的公共服务平台,能更快地支撑企业解决整个内部的数字化、内部信息化的问题。

  当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深入,在看到了整个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些难题和挑战,很多企业在使用工业互联网时,存在着“不会用”“不敢用”“不通用”或者“不适用”“用不好”等,这是当时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谈及面临的挑战,王方做了以下的总结。具体情况为:

  第一个挑战是千企千面的问题。每个企业它的行业不一样,它的企业规模不一样,它的企业竞争力不一样,面对千企千面所需要的工业互联网怎么解决。

  第二个挑战是一业带百业。虽然对于企业是千企千面,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对于龙头企业而言,他还是希望能利用工业互联网的抓手来快速实现自身在当地的工业互联网支撑下的产业快速升级和转型,以及如何实现一业带百业快速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能力。

  第三个挑战是网络安全问题。确实很多数据利用工业互联网之后,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是很多企业所关心的,你如何从技术上解决,如何从机制上去解决、如何从管理上解决,都是需要面对的。

  第四个挑战是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或者方案能够通过交付验收就能够解决的,是需要有一个运营服务商持续地帮助企业持续地依托工业互联网,推动它自身的业务的连接、协同、定制和服务才能满足这一切。

  雷锋网了解到,基于这些挑战,浪潮在自身原有的平台上进一步强化了浪潮的分布式云的能力和基于标识解析的QID平台,和基于原有ERP的云ERP。云ERP和原来的ERP是有些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继承性。把他们的三个能力进一步地叠加,打造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挑战,实现企业智能化的改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实现中小微企业所需要的数字化的升级。

  而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希望这是一个工业互联网的支撑平台,更是实现行业、实现龙头链主企业行业互联网化的核心平台。依靠“云、QID、云ERP”和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浪潮探索形成了“云、数、用”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数字基建下的工业新大陆。

  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2.0

  工业是深度定制化的,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Know-How。因此工业互联网项目的落地,不仅需要各种软硬件作为支撑,还需要满足具体场景的特殊需求。

  再加上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业互联网所能渗透的领域之广和主体玩家之多,更注定了这场围绕工业制造行业的升级转型,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将是空前的。

  作为浪潮进一步掘金工业市场的载体,今年6月22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2.0正式发布,并践行“1357”战略。即一个平台——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客户,提供质量码、工业云、工业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五层架构服务,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七类链接,提供“质量码”与“云ERP”两大核心服务。

  

  据官方信息,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2.0具有7大核心节点、69个分节点,是全国最大的分布式工业云,其打造了一个基于5层架构的全堆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从IaaS到PaaS到SaaS的连续体服务,是浪潮长期以来服务企业实践,对数据及安全问题的新认识,也是云洲2.0与此前的最大差异。

  雷锋网了解到,浪潮基于标识体系的QID平台,通过“一物一码”的形式,真正链接数据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全要素质量码保障体系支撑,构建多方参与、互联互通、共治共享质量提升生态体系,已经形成了标准、方案和产业模式,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石。QID是国家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商用密码技术融合的“云码”平台相结合形成的标准化规模应用。

  浪潮云ERP服务企业信息化36年,为大、中、小微企业市场提供全面的云服务。在智能制造领域,基于自身强大的“云、数、智”技术实力,拥有以ERP为核心的全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装备制造、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等企业提供一体化网络协同制造、智能数字工厂、高效设备运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服务。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表示:

  “浪潮以标识解析体系与QID质量码为支撑,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生产的全要素互联与多场景应用,全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的QID实际上就是实现万物互联的一个基石,基于中国自己的标识解析,结合区块链和密码技术,用我们真正的万物的身份证,在全流程之中通过赋码,在全行业中通过扫码,来聚集数据、打通数据,形成工业大数据,给企业发展赋能。”

  

  据庞松涛透露,浪潮不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云服务的连续体,促进服务生态的重构、致力于满足不同场景、不同角色的需求,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业发展一网提质、农业振兴一链直达、协同办公一端聚合、市民生活一码通行的“六个一”。

  数据的背后

  据官方数据显示,浪潮已为18个省和73个地市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服务128万企业、2000万个人用户,连接210万产品和385万设备,行业覆盖装备制造、机械制造、制药、化工、服装等。

  在这样数据的背后,平台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究竟是如何做的?

  “企业的领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要工业互联网的支撑也各不相同。我们面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环境里,把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三个核心的方案、能力通通发挥出来。”王方透露:

  “一是用我们的分布式云支撑需要云支撑的企业,一些做视频的、做小电商的,他需要的核心技术就是支撑能力。二是把我们码的能力为需要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周期的追溯去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一些企业通过我们的云ERP实现他内部的智能化的改造和升级。”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通过云做底座,通过码贯穿整个的协同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内部信息化的智能化改造,形成面向企业的多场景、多解决方案的支撑。在企业的不同阶段,他们需要的浪潮就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个性化和平台化并不矛盾,平台化的很多能力可能当前并不需要,他们也会把可能需要的能力交付出去。

  “不同的工业互联网”双跨“企业的定位各不相同,浪潮希望能真正地通过解决重大型企业或者龙头企业的自动化改造的全过程,来支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来体现我们的优势,真正帮助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自身效率的提升和能力的改变。”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