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任正非警告华为内部: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

任正非警告华为内部: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

2020-11-25
来源:芯智讯
关键词: 华为 造车

微信图片_20201125171433.jpg

  虽然华为官方一直有强调“华为不造车”,但是关于华为造车传闻却一直没有断过。

  今年9月由华为100%控股的“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2.5 亿人民币。

  今年的10月30日的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还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介绍,华为HI带来了全栈汽车解决方案,包含1个计算和通信架构,5大通信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智能电动),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部件)。

  不久前的11月14日,华为、长安汽车、宁德时代三方宣布将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由此,也使得外界认为华为将要通过长安汽车涉足造车。消息公布后,长安汽车股价也是出现了大涨。

  之后两天业内又传出,华为消费者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这也进一步反应了华为对于汽车业务的重视。特别是在荣耀手机品牌出售,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受限的背景之下,外界认为,造车或将成为华为新的突破口。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农村汽车消费,这对于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无疑将是重磅利好。受此消息影响,近期很多新能源汽车相关股票也是持续大涨。而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也随之甚嚣尘上。

  11月25日早间,一则关于华为造车的传闻再度刷屏,传闻称,“最新汽车基金路演显示:华为汽车已经造出来了,12月份或明年一季度发布,明年底上市。自动驾驶实现到L4级别(小鹏目前接近L3)。”该汽车则是与长安汽车合作,余承东在负责汽车业务。

  受此消息影响,今天长安汽车股价再度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午,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一份任正非签发的题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文件,该《决议》强调,“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同时,任正非强调,“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以下是《决议》全文:

  今日,华为在心声社区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决议》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华为董事常委会决议【2018】139号《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经公司总裁批准,就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管理做出如下决定:

  1、 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2、 重组消费者BG 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3、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