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AET原创 > 人脸识别的争论之由

人脸识别的争论之由

2020-12-09
作者:周彬
来源:AET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人工智能

  ab7868e598fe4396a614f2b9a669e853.jpg

      近日,《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据此,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被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

  近年来人脸识别的技术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担忧和质疑。

  2020年10月28日,浙江法学博士郭兵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源起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要求年卡使用者必须“刷脸”入园检票。年卡用户郭兵认为,该技术存在不确定安全风险,不愿“刷脸”入园。11月1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出具受理案件通知书,正式立案。这也是“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那么人脸识别因何会引起广泛的争论呢?

  一、人脸识别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出行、社会治安等提供了巨大便利。

  (1)养老金领取管理

  全国每年退休金的流失总数高达十亿元,因为在养老金的领取过程中冒领人数颇多。而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员核对,减少养老金的流失。

  (2)疑犯追踪系统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长途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监控,将视频中的人脸与疑犯数据库进行比对,一旦疑犯在人群中被识别出来即刻报警。并且还可以在指认罪犯时给予辅助作用,这就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抓捕效率,增加了城市的安全性。

  (3)楼宇门禁系统

  在智慧城市中,每个小区的进出、以及单元门的门禁系统都可以利用到人脸识别技术。利用其能精确、快速地识别人脸并打开门禁的技术,提高了楼宇、家庭的安全,方便人们出行。

  (4)考生身份验证管理系统

  立足于当代各种各样的考试需要,例如高考、驾驶证考试、各种专业资格证考试等。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快速核对考生信息、确认是否是本人参考,为考试机构提供考生身份证信息提取、身份验证、管理等功能,构建更为高效、公平的考试环境。

  (5)移动支付系统

  当前的微信支付宝支付已成为国内最主要、流行的支付方式。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提高支付速度。

  二、但人脸识别系统背后的道德伦理还有待探讨,并且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人脸识别而犯罪。

  (1)人脸识别存在性别和种族歧视

  人脸识别系统通常是专有而且保密的。但是人脸识别的系统大多还是通过深度学习对大量数据进行大规模神经网络训练而来。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在去年年底发布的报告中证实,相对于有色人种或女性,大多数人脸识别对于白人男性面孔的准确性更高。特别是,在NIST的数据库中被归类为非裔美国人或亚裔的面孔被误认的可能性是那些被归类为白人的面孔的10~100倍。与男性相比,女性误报的可能性更高。

  (2)人脸识别依靠的生物特征唯一性,会被泄露。

  今年2月,深圳某人脸识别企业被证实发生数据泄露事件,超过250万人的核心数据可被获取,680万条记录泄露。不法分子将获取的用户身份特征用于违法目的,将对公民个人隐私造成泄露甚至侵害。比如,非法获取公民生物信息特征,戴上高清3D面具,配合系统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这种欺诈手段威胁性很大。

  (3)人脸识别技术存在误判错判

  人脸识别技术会受到环境、年龄的影响。当人脸识别时的外界环境不同,或者被识别者年龄发生变化等情况时,人脸识别的正确率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因双胞胎面部结构相似、整容后面部特征发生改变而导致人脸识别准确率降低。

  人脸识别是一项便民技术,但是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以待完善,因此在不断扩大使用的过程中,一些弊端展现出来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广泛争论。

  人脸识别目的是核验身份,确保个人安全的技术。但是可能会被不法利用、信息泄露和生物信息滥用三重风险。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技术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的同事,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标准,使其符合伦理道德并防范安全风险。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