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华为副教授何园媛: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化以及华为是如何认识和开展数字化的。
2021-03-30
来源:网易新闻
华为副教授(原华为消费者BG CIO)何园媛首先通过回顾历史的变迁,数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演变和结果,总结出了社会和经济模式变革的规律,通过解析目前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洞悉了我们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将其作为参照和借鉴,可以指引国家和企业制定面向未来的战略。历史背景的参照,指引国家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新基建战略,面向未来的新基建战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看华为副教授(原华为消费者BG CIO)何园媛是如何通过严谨缜密的分析来得出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的。
2010年德国发布了高科技2020白皮书,其中把工业定为未来德国的十大核心项目之一,其目标是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实现整个工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用机器替代人,实现无人工厂。2013年德国正式把工业4.0战略列为国家战略,德国的这一举措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萌芽,在这个时间点上,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都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过度期,可以说我们都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之上。
在若干次工业革命中,每一次都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引发了整个社会和经济模式的变化,其发生的规则是,首先一个基础性的技术取得了核心突破,它的突破会引发跟它相关的技术族群也取得很大的突破,这种突破会形成创新的组合,创新的组合会进入市场,从而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一部分企业家非常敏锐地洞察到了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产品和盈利模式,就开始对自身所在的企业开展一系列的管理上的变革,包括组织结构,人员的素质模型以及运作的模式等。在管理上的创新和在技术上的突破,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新技术所作用的行业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某个行业,渗透到更多的行业,从而引起整个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的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因为技术所引发的经济变化,将其称为技术引发的经济方式的变迁,这种变迁在每一次工业革命中都发生过。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一次从技术到经济方式的变迁都给后发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利用新技术,帮助自身国家完成向新技术的转型,从而完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同时也会看到,在每一次技术引发的经济方式变迁的过程中,新的产业形态对旧的产业结构会带来创造性的颠覆,旧的产业结构将被完整地取代,作为旧的产业结构,这个时候,要么主动去拥抱新技术和新的产业模式,产业结构,完成自身的升级改造和转型,要么等待被新的产业结构和模式完全替代。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有没有可能和美国一较高下,有没有可能抓住第四次产业发展的机会,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所有人的面前。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以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这四项技术作为关键突破的核心技术,以此形成一个技术底座。同时也可以看到,在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包括量子计算、基因科学、纳米材料等各种各样的技术,在近些年都是集中爆发。这些技术和前面讲的四个核心技术基础底座形成技术创新集群来引领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虽然这些新技术未来的发展、变化和应用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技术未来在物理学科,在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相互影响和加持之下,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可以说整个技术族群的集中爆发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这将引爆要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面临即将爆发的数字经济,2018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就已经对新基建做了定义,把7个核心的领域纳入了新基建的范围。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这7个领域被定义成为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以看到,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7个领域里面形成了3个层次的框架:第一层是以5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叫做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层是以现有的交通网络和能源网络结合新的数字技术进行融合改造之后升级而成的叫做融合基础设施;第三层是完全利用数字技术全新打造的面向未来的一些基础科学研究和产品预研新方向的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由政府主导的叫做创新型基础设施。在这三层框架的建设下面会逐步形成三张网络:信息通信网络、能源电力网络、轨道交通网络,这三个网络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终形成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网络。
中国做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定义,是为了把握住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巨大的数字经济机会,完成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经济模式的跃迁。中央在做这样的新基建的战略定位和适度超前的战略投资上面是面向未来,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为所有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前面谈到的很多新技术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其应用还不成熟,但是前面讲的四个核心技术所形成的技术底座已经基本成型,所以基于这一点,可以对未来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大胆构想,第四次工业革命后,我们面临的世界将是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智能世界。在这样的智能世界中,创新技术带来的是无所不在的连接,融合的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所带来的智能以及基于每个人个性化的体验。这一套底座解决了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数据的高效计算以及数据的应用,四个核心的关键节点上的问题,从而帮助我们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可以预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提供数字技术的数字化产业在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会有巨大的产业空间。
企业之所以都在谈数字化转型,是因为站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跟前,企业需要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因为历史从来都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大家都在说数字化转型,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1000个人心中可能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数字化的定义也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在谈数字化的时候,需要统一认知。谈到数字化,有两个概念必须和数字化一起来谈,那就是信息化和互联网化。
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一个标准定义是企业的信息化。信息化可以谈得范围更大,这里指的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将生产过程、物料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通过技术手段转变成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管理的过程转变为信息资源,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步骤是,首先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管理过程流程化和标准化,不标准的业务,不按流程运作的业务是没有办法直接转变成为信息资源的,或者即使转变成为了信息资源也没有办法使用,没有办法运用在后续的业务管理和改进中。企业信息化首先是企业自发对自身进行的管理升级和改造,其范围包含了流程建设、标准建设、IT系统建设,最后得到信息记录,所以它是一个对企业全方位的改造,并不仅仅是上线了一个IT系统。
软件系统的实施,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流程,建立标准,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让企业从低效率运作向高效率运作转变。这也是当时软件包驱动业务非常火爆的原因,软件包本身所带的业务逻辑是最佳业务实践,带来的是标准化的流程。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如果没有流程则建立流程,有流程则沿着流程去进行持续地优化和升级,最终目的是降本增效。
什么是互联网化:
互联网化的标准定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对实体资源进行整合和互动,进行商业模式的重构和再造赋能。从定义上来看,互联网化和企业信息化没有关系,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改造和升级,而互联网化是个体或者互联网企业对泛社会资源的整合,其目标不一样。信息化的目标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互联网化是为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化对资源的整合,对商业模式的创造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互联网最核心的资产是数据,互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再造,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完全是依托于其所拥有的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客户数据以及行为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使互联网具备了对范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商业模式再造的能力。同时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对数据的应用,所以互联网企业没有边界。互联网化的核心是用数据构建了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数据是互联网公司最为核心的资产,对数据的尊重在互联网企业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
互联网是全新的售卖渠道,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流量变现,通过流量获取和流量分发,实现流量变现。流量是个人用户的点击,所以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也限制了互联网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互联网企业完全聚焦在C端,对纯B端的资源,互联网企业没有去进行整合。
什么是数字化:
广义的数字化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对商业的重塑,信息技术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解决企业降本增效的问题,还应该成为赋能企业突破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的降本增效是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最为核心和显著的价值,所以可以做出第一个关键性推论,那就是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子集,完成了信息化是为全面数字化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个关键性推论是,广义的数字化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的重塑,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能力。互联网化的目标也是要整合泛社会资源从而创造新的商业逻辑。因此,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数字化在技术、管理、组织运作理念上与互联网化完全一致,所以数字化没有什么新奇的,就是把互联网公司玩得成熟的一套拿过来运用在传统企业,同时再把现在已经成熟的新技术引进来,完成企业的转型和改造,目的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完成企业所在的行业的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从而为企业所在行业的上下游重新定义行业运作模式。为了避免被别人整合和改造,企业要优先、率先自己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整个行业的转型和改造,这就是数字化。
当企业在谈论沿着流程进行优化的时候,这是在谈企业信息化,而不是数字化。当企业在谈利用社交计划完成企业效率提升的时候,这是在谈互联网化,而不是数字化。只有企业在思考如何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利用新的互联网化组织运作理念完成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的时候,才是在做数字化转型。
华为是如何认识和开展数字化的
华为对数字化的四个核心定义:
第一,数字化转型不神秘,就是企业业务管理变革的一个阶段。华为的管理构建从199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持续不断地进行业务管理变革。华为的信息化从1998年一直做到2016年,华为认为信息化质量达标后,从2016年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所以数字化转型只是业务管理变革的一个阶段。
第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业务战略,其目标是帮助企业去提升市场竞争力。所以,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新技术,这是不对的。数字化转型是业务战略,企业要想清楚要做什么,到哪里去,通过战略制定才可能把数字化转型推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面去。
第三,数字化技术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是一种技术的驱动力,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业务目标。
最后,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客户带来新的或者增强的价值主张,提升客户体验。从华为对数字化的定义来看,数字化转型有两个重点,第一,客户体验有没有提升。第二,效力效益有没有提升。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企业制定长期的战略。
华为认为数字化转型可以从四个方向进行突破:
第一,从过去的信息化时代关注内部流程建设和内部流程的运作,转向关注用户ROADS体验,ROADS是五个单词的缩写,是实时、全在线、按需、可以自定义以及双向沟通的一种体验模式。企业需要从这个视角去思考,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的变化,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由外向内思考企业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能力,而不是像在信息化时代那样去关注企业有什么,怎么把企业有的东西运作得更好。
第二,从面向功能的流程转变成为面向客户场景打通的流程,并且构建流程化的组织。信息化建设时代企业的流程是以采购流程、销售流程、财务流程这样去构建的,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如果还这样构建流程,很难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企业应该构建什么能力,也很难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通,所以,企业要构建面向客户的场景化的流程。
第三,IT架构。过去IT和流程是一脉相承的,未来的系统没有任何业务归属,是实现一个一个特定功能的服务,所以,企业需要从封闭的烟囱式IT转向云化IT。
最后,建立统一的数据底座。把所有的数据能够汇聚到一起,汇聚的前提是对数据有明确的治理规则和策略。
华为2008年就开始做自身的数据治理,在每个业务体系里都有专门的数据治理人员制定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改进数据质量。之所以2016年华为认为华为的业务管理变革可以进入到数字化转型阶段,是因为华为的数据质量达标了。
当企业有了数据,数据质量也达标之后,还有一个很大的突破点,企业需要有基于数据去做决策的文化。
以上四个方面,涵盖了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流程、企业的运作、企业的IT和文化,方方面面都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华为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框架:
第一,面向五类角色的一站式工作平台。华为的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员工,未来可以只需一个账号,一个密码,只需登录一个平台,完成和华为的所有交易,获取所有信息,可以联系所有需要联系的人和团队。
第二,面向三个工作场景,全覆盖的数字化作战平台。包括数字化办公、数字化作业、数字化交易。
第三,构建企业级应用市场。在企业级应用市场中,把IT业务服务化,按应用的方式或者按服务方式提供,可以让所有人调用。
第四,构建多云管理平台。
第五,统一的数据底座,把企业里面所有数据能够汇集到一块,这里所谓的汇聚是指逻辑上的汇聚。把所有数据汇聚到一块之后,在之上要建立分析、建模的智能算法的能力,通过智能算法把数据服务返回到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中,让企业的业务运行得更为高效,更为智能,甚至部分取代人的工作。
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进行的五大转变
企业需要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的重新定义。在这种重新定义下面,过往的很多既成事实或者认为是成功的一些东西可能会被颠覆和改变。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五大转变。
首先,要转意识。数字化转型一定是技术驱动,业务引领,双轮向前驱动。CIO既要挑大梁,又不能独任,需要最高管理者作为第一责任人,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中长期战略才能顺利往前推进。
第二,转模式。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之下,业务产生的同时,数据就已经被记录,同时企业可以用跟这个业务并行发生的其他的业务所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如果能被实时汇聚和应用的话,对企业单向业务的后续工作步骤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和调整。未来的组织不再是大规模、大部制的组织,而是每个组织会聚焦一个具体的业务,对每个具体业务交付的标准和交付质量的要求是极高的,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快速主抓内部各个标准化业务,形成交付链条。每个业务交付的结果,累加起来就是面向客户的最终交付。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作模式都会发生彻底的转变。
第三,转方法。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被程序,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工作转向如何使程序和机器人更好地取代人的工作以及一些机器和程序无法取代的工作。企业的整个组织结构、人才结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也许在未来在企业的组织中懂技术的人的占比会高到70%甚至80%以上,这时企业的工作方法毫无疑问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四,转组织。在信息化建设时代,企业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是泾渭分明的,各自有各自的职责,各自的工作范围是很清晰的。但是,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时代,业务即IT,IT即业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数据可以重新去定义业务,而业务产生的同时数据就产生,要实现这样的模式,甚至很多的业务是由机器和程序来完成的,必须要把IT和业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的CIO更多的会把业务和技术统控起来,对最终的业务结果负责。
最后一点是转文化。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对人的考核、对组织的考核将转向为别人贡献了多少,在整个组织里所分享的东西是什么以及用了多少别人所做的内容,更强调的是分享。
数字化转型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的重新定义,企业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数字化转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