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浪潮中,谁来服务小微企业?
2021-03-30
来源:news.hexun.com
从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再到智能企业,数字化趋势犹如滚滚大潮,正扑面而来。
自2015年起,我国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行业迎来高速发展。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行业市场规模仅179.4亿元,至2019年已超过千亿级规模。按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9月,57%的大型企业已经构建了数字化的规划。
然而相比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却严重不足。2019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总数在1.2亿左右,其中接入O2O平台的中小微企业数占比不及10%,而拥有智能设备的中小微企业数量还要再减半。
问题的原因,除了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弱、数字化转型意识淡以及技术能力有限外,还有一个大背景是,一些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正“抛弃”服务中小微企业。此前「甲子光年」在《中国to B故事:为什么渐次抛弃Salesforce?》中已揭示,从2018年开始,服务SMB(中小客户)转向KA(大客户),已成为当下中国to B市场上一个鲜明的趋势。
那么,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来实现?
这一问题,在今年两会上引发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和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就分别从打造开放式的小微企业数字化平台和从政策出发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提供支撑的角度给出建议。此前在《两会上的科技风向标》一文中,「甲子光年」发起的投票结果也显示,数字化转型最受读者关心。
「甲子光年」就为什么要在当下关注小微企业数字化、如何数字化转型以及谁来服务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问题,邀请慧策联合创始人虞童、浪潮inSuite事业部总经理邓超、浪潮云会计事业部总经理李民、分贝通用户增长VP黄祥发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剑波进行“圆桌”式探讨。
他们有以下的精彩观点:
邓超 浪潮inSuite事业部总经理
内部的需求、技术的升级、疫情的倒逼,使数字化热情高涨。
李民 浪潮云会计事业部总经理
数字化转型,更深一步是要把这些数据用起来。
黄祥发 分贝通用户增长VP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导向,无论小微企业还是中大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业务流程,然后找一个场景把它线上化,再进行数字化。
赵剑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短期内可偏重企业内部正常运转、增强适应性管理;长期则需要更进一步考虑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发展战略。
虞童 慧策联合创始
小微企业后端的数字化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甚至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服务方式。未来,独立软件服务商会越来越多。
1.小微企业数字化,需求更迫切
甲子光年:这次两会代表们的建议中重点关注到了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要着重关注小微企业?
李民: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是支柱都不为过。目前中国的企业主体超过1亿家,有3000万是企业公司,还有7000多万是个体工商户。
我们每年的GDP中,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另外中小微企业还承担了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小微企业就像国家经济的细胞,只有它健康,整个大集体才健康。
黄祥发:数字化转型提了很多年,过去,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是中大型企业或者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比如过去几年SaaS企业重点服务KA客户,由于付费能力不足,小微企业并未受到数字化服务企业的足够重视。
赵剑波:数字经济正在塑造制造业的新体系,企业数字化成长是我国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小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趋势,尤其最近这一年受疫情的影响,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本身就很脆弱,有一点冲击就会造成很大影响。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甲子光年:此前我们针对两会热点发起的投票也显示,数字化转型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现在这个时间点关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特殊因素?
赵剑波:从大的方面看,整个世界经济处于低迷,大家都在找提振经济的突破口,数字化转型是突破口之一。
去年国家提出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其关键是,能够应用大数据技术,对零散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使得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越来越智能,越来越高效。这也是当下包括小微企业在内所有企业都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
邓超:数字化转型并非新生事物,很多年前我国就在推动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更多是不同发展阶段和目标方向的差异。这种升级的主因,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升级和业务创新的需要;二是IT技术的驱动,5G、云原生、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去年以来,受疫情倒逼和政策拉动,几乎所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创新业务模式的热情空前高涨。
李民:人们关注小微企业,一个离不开的话题是它们生存困难、融资难、融资贵。尽管国家有很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融资倾斜,但很多小微企业主不懂,没法享受到。
比如国家从2018年就出台政策,要求银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小微企业事业部,给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几年下来,小微企业一样贷不到款。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没有特别完善的风控模型,不敢贷这个款。
而小微企业数字化水平比较低,中国大概80%的小微企业没有数据资产。没有自己的数据资产,就没办法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也就没法向银行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这就倒逼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虞童:我们是一家智能零售SaaS服务商,面向的企业客户群体有上千万家,这其中,腰部和底部的中小微企业从数量上占绝大多数。从需求端看,小微企业前端需求变化更快,对后端供应链或者整体履约服务的要求更高,因此更需要智能化方式解决效率和反应的敏捷性。
黄祥发:从近几年发展看,云计算真正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一些大厂也将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开放出来,比如钉钉、企业微信、飞书这些工具,可以免费被小微企业使用,这为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条件。
另外,去年的疫情影响,使很多企业在“开源”上受影响,因此转而做“节流”,通过数字化方式提升效率、减少开支。业务上也有所体现,去年我们做了将近三倍的业绩增长。
2.数字化关键:找对场景、打通数据
甲子光年:有数据显示,在数字化转型中,80%的企业对数据应用的效果不满意。为什么会这样?
黄祥发:坦白地讲,大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挑战都很大。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内部整体管理能力基于数据的决策、优化、持续迭代,从而形成数据资产的整个过程。
企业的数字化,分为前端业务端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端的数字化和后端运营管理的数字化。现在的数字化工具核心是帮企业解决某一项问题,而数字化转型更多的要考验管理者的水平——有没有适应数字化的管理方法和体系。过去我们让整个系统发挥效能,前提是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再加上工具充分转起来,这套管理体系才成立。
今天的数字化,已经不单单是引进一套软件系统,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并延伸到企业的外部。比如我们帮助企业解决软件+支出管理这一场景的问题,除了帮企业自己做支出的数字化管理,还帮它把商旅、用车、用餐等企业高频的费用采购供应商聚合在一起,给企业提供一体化的支出管理解决方案。
李民:一些大企业对实施的数字化转型不满意,这很正常。数字化转型先走完数据采集,但这些采集的数据是孤立的,没打通,因此没有达到它想要的效果。
就小微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上了软件并不代表就是数字化转型。中国市场上,60%~70%的小微企业是代账,它只是让代账公司把账记录一下,目的是为了报税。30%~40%的小微企业有会计,但也主要是为了报税。这些企业信息数据没法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它们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即数据采集,没有数据分析和整理。
数字化转型,更深一步,是要把这些数据用起来。现在有些软件会提供辅助决策分析的功能,但还要进一步的向业务端去渗透。比如用的进销存系统,与供应链金融连接,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赵剑波:现在,只要是上规模的企业,都在做工业互联网。但工业互联网应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如果每家上规模的企业都做这样的基础设施,那他们之间的数据打通又是个难题。工业互联网是国家做还是企业做?如果是企业做的话,国家怎么去打通这些数据孤岛。现在国家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已经架起来,下一步就是打通的问题。
目前国家也在积极出台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企业管理者在借助此次“外力”扶持的同时,更应从自身生存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角度思考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问题,真正增强“内力”。
短期内可偏重企业内部正常运转、增强适应性管理,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利用云平台建立灵活化组织架构、进行高效绩效管理、财税管理,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协调、决策输出等;长期则需要更进一步考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智能生产以及产业链协同等真正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长期发展战略,这类进阶数字化管理可通过接入专业的数字服务商构建的平台实现。
甲子光年: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会面临哪些与中大型企业不同的困难?
黄祥发:过去大家对于服务中大还是中小,收费还是免费等等有过很多讨论。小微企业,他们在续约率、存活周期不确定性都比较大。在数字化转型中,小微企业跟中大型企业相比,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数字化转型支出的预算。因此,小微企业主要选择免费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导向,无论小微企业还是中大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业务流程,然后找一个场景把它线上化,再进行数字化。
李民:小微企业的规模和利润额相对小,它不愿意在企业经营上投入更多钱,而数字化转型又需要一些硬件配置、系统运维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是它的第一个难点。
第二个难点是技术能力。大企业有自己的信息中心,具备数字化平台的开发部署;而小微企业没有这方面能力,甚至很多小微企业主对数字化转型只有概念上的了解,但具体到转型路径,可能就很难去推进了。
第三是小微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它们在招人留人方面也不如大企业。
虞童:中大型企业,对竞争的反应会更快,因此变化会更早。小微企业则相对慢一些,现在需要对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意识导入。
此外,小微企业缺乏经验,业务需求又复杂,它们对数字化服务商的选择也会有一些难度。反过来,这也是许多数字化服务商“抛弃”中小企业转而做大客户的重要原因。
3.小微企业数字化,具体能怎么做?
甲子光年:谁来服务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赵剑波: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微企业,可以做低成本的数字化,依附大企业的数字化平台。比如电商领域的淘宝特价版、京喜、网易严选,都是用数字化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商户直接对接用户,并提供平台化的物流、贷款服务。
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对接互联网平台,比如C2M的模式。C2M模式把小微企业和工厂对接起来,使小微企业可以借力实现数字化。
现在出现了虚拟产业集群,每一类或某一行业的中小企业聚集在某个平台上,他们只需付一点点钱,就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对平台来讲它自身也可以实现盈利。
虞童:大平台在服务小微企业中确实有优势。企业微信、钉钉等产品,在基础功能方面以免费软件的方式向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完成了办公协作方面的在线化;此外,比如淘宝、美团等平台,把零售、本地服务的数字化打通了,这使得小微企业在前端的数字化程度很高了。
服务小微企业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除了快速扩张起来的大平台,还需要有在行业深耕的独立服务商。我们现在做的是为企业提供后端数字化系统。
对于独立软件服务商来说,从SMB转KA的现象确实存在。KA客户是树标杆,需要做;但如果要在行业扩展,推行标准化产品,就一定要做中小微企业。
李民:一方面,政府的态度很重要,国家层面要大力支持的。据我了解,一些省份2017年就开展这样的工作了。小微企业购买云服务,政府给补贴。像济南市在2017年 、2018年、2019年,政府财政连续三年拿出一定额度资金用作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逐渐分层,服务前端业务、销售、协同办公层面的,主要是一些大厂的平台,比如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服务后端的则是一些垂直的SaaS厂商,以后的SaaS系统会越来越标准化,这也会诞生很多新机会。比如,浪潮云会计是浪潮集团面向小微企业打造的在线财务SaaS软件,帮助小微企业实现业财票税银一体化,并形成小微企业数据资产,为银行提供贷款的信用分析,为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的决策支持。
甲子光年: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李民:2020年是中国SaaS行业的机遇之年。去年中国SaaS行业融资总额超过157亿元。其中财税类SaaS有19起,位居首位。这一状况在前几年是少有的,因为我们也在融资,会关注这个这个赛道。
资本之所以会如此青睐财税SaaS,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容易标准化,财税SaaS是基于国家的税收政策和财政制度建立的,相对比较规范,更容易推广;二是财税系统是产品驱动型SaaS,产品体验好使得它在运营时更容易上量。
排在第二位的是营销系统,然后是人力系统。我自己的感受是,今年的第一季度,资本市场对企业服务市场的投资热情仍非常高,大有“宁可投错不可错投”之势。
虞童:从国外经验看,百亿美金以上体量的企业服务型公司,有非常多是独立软件服务商。这意味着国内的独立软件服务商仍大有机会。
目前看,在零售和电商领域,前端数字化程度已经很高了,我们在做这个行业后端的数字化就比较容易。我们认为,小微企业后端的数字化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甚至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服务方式。未来,独立软件服务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