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业界动态 > 16万辆汽车已经用上中国“车规AI第一芯”,量产还在加速

16万辆汽车已经用上中国“车规AI第一芯”,量产还在加速

2021-04-29
来源:量子位

  上海车展上,一众自动驾驶供应商们,为智能电动车的“入场券”争先恐后。

  而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汽车AI芯片的知名玩家地平线,更受瞩目,备受追捧。

  怎么说?

  最直接的,是完全释放征程2芯片自动驾驶能力的长安UNI-K即将量产交付。

  另一方面,广汽、奇瑞、东风岚图、上汽智己……不断有新车型确定要用地平线智能驾驶方案:

forward (73).jpg

  去年,地平线官宣车载芯片出货超过16万片,进入了“跑马圈地”的阶段。

  在车展短短的几天之内,地平线还密集宣布与多个厂商合作,而且在这之中,除了车厂,更多是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玩家。

  甚至地平线还跨越芯片公司身份,发布了全场景整车智能方案。

  所以中国车规AI量产第一芯,如今究竟发展到哪一步了?

  地平线做了什么?

  三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快、准、狠。

  都说智能汽车是四个轮子加一台计算机,那么车载智能芯片则堪比其核心发动机。

  而要想发挥其作用,一个关键且必须的前提,便是上车。

  地平线的“上车”速度,快,着实是快。

  这或许是外界对地平线最为直接的感受。

  单就上海车展开幕以来的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已经“官宣与诸多车企和Tier 1达成合作”的消息便接踵而至。

  车企方面:

  地平线与江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车思皓QX搭载征程2芯片。

  地平线与理想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基于征程系列芯片打造高效能、开放易用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计算平台。

  上汽大通MAXUS的最新概念车,基于征程芯片,研发适应中国场景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东风岚图FREE在上海车展,也秀出基于地平线征程2芯片打造的主动夜视行车系统。

  而在Tier 1阵营:

  地平线携手大陆集团,成立智能驾驶合资公司,合作开发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亚太股份,将利用地平线的技术平台,打造智能驾驶产品。

  东软睿驰则将自研自动驾驶全栈软件,与地平线的芯片平台融合,推动方案量产落地。

  除了这些,ADAYO华阳、做车身电子系统的德赛西威、半导体公司韦尔股份等等,都和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为期10天的上海车展还在进行,但地平线几乎是以日均一单的速度,在为“快速上车”打基础。

  而且从达成合作的厂商来看,自动驾驶软件供应商、车联网公司、电子架构零件商,甚至传统汽车零部件厂等等都没落下。

  但除了快,还有第二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准。

  地平线要做的事情,非常的精准,那就是量产交付。

  最为瞩目的还是在上海车展期间,地平线与长安汽车首度揭秘,UNI-K自动驾驶辅助量产黑科技。

forward (72).jpg

  据了解,UNI-K所展出的能力,是搭载了地平线征程2芯片的高阶自动驾驶辅助和车载智能交互系统。

  这并不是地平线为了车展而拿出来的PPT,而是首度对外揭秘即意味着落地:

  该功能将于近期正式量产。

  并且还不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是已经有了“基本功展示”的那种。

  在去年,长安汽车推出了UNI系列推出的首款车型UNI-T,所搭载的就是基于征程2芯片的智能驾驶舱NPU计算平台。

  而UNI-T顺势拿下了一个“全国首例”:

  首款基于中国AI芯片自主研发的量产车型。

  自去年6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0万台大关。

  除了长安汽车,像奇瑞纯电SUV蚂蚁也搭载了征程2芯片。

  在这款车上,征程2帮助奇瑞蚂蚁实现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

  据了解,地平线2020年的车载芯片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6万。

  上海车展期间,东风岚图FREE、江淮汽车思皓QX、广汽传祺GS4 Plus、上汽大通MAXUS MIFA概念车等车型公布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据悉,更多搭载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车型将陆续发布。

  如此看来,确实够快、够准。

  但地平线之所以能做到这两点,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够狠。

  这种“狠”,应当是指技术实力的狠。

  以征程2为例,自2019年推出以来,出道即头顶“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的光环。

  并且仅在半年时间内,便实现了前装量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让各大车企纷纷选择这款芯片上车,其性能实力也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地平线在技术实力上的“狠”,还体现在了芯片的迭代上。

  征程2量产不到半年,便推出了征程3,在性能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先不谈性能数据,直接上道路实测!

  在搭载征程3的实测中,试乘车辆在面对长隧道、大曲率弯道,以及匝道汇入汇出等场景,都能轻松hold住。

  △ 完整视频见文末

forward (71).jpg

  据了解,这辆试乘车搭载了地平线Horizon Matrix Pilot领航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基于征程3,通过6路高分辨率摄像头,可以实现360度最远达250米的感知范围。

forward (70).jpg

  而从地平线的计划来看,再下一代的征程5,也将于2021年内正式发布,后续还将推出性能更为强劲的征程6。

  为什么是地平线?

  一家AI芯片公司,何以撬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知道车企厂商们要的是什么。

  在地平线一系列签约中,明显感觉到车企对智能化的需求,而且是非常迫切的那种。

  为什么?

  进入2020年以来,特斯拉市值一路疯涨,甚至超过数个传统汽车巨头总合。

  相比用时60年才登顶汽车公司市值No.1的丰田,特斯拉从创办到成为王者,仅仅用时17年。

  在推动其市值高歌猛进的华尔街分析师眼里,特斯拉就是百年汽车工业里的iPhone——智能化才是核心关键。

  所以在“智能化”大趋势面前,问题也随之而来:

  汽车厂商要怎么才能抓住这波红利?

  《2019中国汽车消费趋势报告》(巨量引擎-汽车数据策略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发布)显示,汽车智能化关注度相比2018年同比增长30.8%,汽车网联化关注度同比增长52.3%。

forward (69).jpg

  报告中还显示,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辅助配置/智能安全配置的需求度较高,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可见,汽车智能化是一个明确的趋势,市场在驱使企业做出相应的选择。

  那么具体到各个车企,它们的诉求和目标又是什么?

  传统车厂长安的UNI系列,目标是打造高端科技量产车,上汽大通MAXUS,和地平线合作,目标是“瞄准中国场景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而新势力理想,则要借助征程系列,打造高效能、开放易用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计算平台。

  一言以蔽之,车企的诉求,就是高级智能化加持,以及安全稳定的芯片供应。

  而地平线的芯片,更准确的说是以芯片为依托的智能化方案,精准满足需求。

  征程2 2019年正式发布,典型技术优势,能提供超过4TOPS(1TOPS=1万亿次计算每秒)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仅2瓦,配合高效的算法,每TOPS的算力可以处理的帧数可达同等算力GPU的10倍以上。

forward (68).jpg

  但外界容易忽略的是,地平线2015年就成立,在推出成熟产品之前,对于芯片底层架构、技术路线做了复杂细致的规划。

  常见智能汽车芯片,以特斯拉FSD、高通820A为例,一个管自动驾驶,一个管智能座舱,不能打通。

  地平线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专注于AI加速运算,可以用一款芯片实现多种功能,自动驾驶、智能交互“一芯包办”。

  2020年首发征程2的长安UNI-T,当时征程2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基础。

  而在今年,征程2完成了“完全体”进化,在UNI-T和新上市的UNI-K上,征程2同时作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大脑发挥作用。

  这种技术方案方案的优势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辆普通乘用车上大概要用50-150个高度集成的芯片,分管自动驾驶、通信、娱乐、车身控制、行车信号等等。

  而平台化的芯片,通过软件可以使它多元化,覆盖很多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forward (67).jpg

  对于厂商来说,无论是车厂,还是软件供应商,或是电控系统厂家,不用再针对每一个细致问题去做一颗定制化芯片,研发成本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而被分摊。

  开放,是在灵活的芯片架构之上的另一大特征。

  年初,地平线在已有算法能力和工具链基础上发布了全新一代天工开物AI开发平台,涵盖了模型仓库(Model Zoo)、AI 芯片工具链(AI Toolchain)及 AI 应用开发中间件(AI Express)三大功能模块。

  在模型仓库上,地平线开放了多套经典的产品算法模型和参考算法。

  在工具链上,地平线则开放了覆盖完整AI开发流程的全套工具。

  比如可视化调优调试工具、丰富的算法样例等等,目的就是为客户基于自身需求高效轻松灵活开发定制化功能。

  以长安的新车UNI-K为例,结合征程2的AI算力及算法技术点的预埋,长安汽车可基于自身需求进行更复杂的定制功能开发,快速为用户推出新功能,实现了从交互对象、交互方式到交互逻辑的升级。

forward (66).jpg

  第三大特征,便是自动化。

  这也是地平线能够在算法、产品上快速迭代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点上,地平线的利器就是Horizon AIDI?? ——端云一体数据闭环开发平台。

  平台取代了纯人工标注和比对,而是通过算法,自动挖掘数据,让模型迭代、软件集成、回归测试等做到了自动化。

  而且这一套流程,“话语权”不是地平线一家独有,而是和客户共建的那种。

  以上就是地平线的芯片+方案的定制化“全家桶套餐”,可以说精确命中了车企的需求。

  但在官宣的一系列签约消息中,非车企的Tier 1合作伙伴,又是看中了地平线的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核心还是地平线开放的技术特点,Tier 1提供的电控、娱乐、通信模块等等,都能以较低的成本,接入征程计算平台。

  而且,地平线作为“车规量产第一芯”,大量车型前装量产,已经市场对它的认可,供应商接入地平线方案,就已经获得了潜在客户。

  所以对于Tier 1合作伙伴来说,看中地平线,不难理解。

  重估地平线,是时候了

  自动驾驶,眼下无非“自研”、“供应商”两条路线。

  车厂自研,直接把自动驾驶方案给到车主,比如特斯拉、小鹏。

  供应商们则是把技术方案提供给车厂,比如Apollo、华为。

  地平线,如今也跨越单一“芯片供应商”身份,加入“整车智能”战局。

  上海车展,地平线除了签约,还有整车智能方案发布,它包含三套解决方案,分别是:

  Horizon Matrix? 解决方案,主打自动驾驶。

  Horizon HaloTM解决方案,主打车载智能交互。

  车内外联动,主打定义下一代智能驾驶。

  当下核心的Horizon Matrix 提供了全系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

  Horizon Matrix Mono 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Horizon Matrix Pilot 领航驾驶解决方案

  Horizon Matrix FSD 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三个方案渐进,形成由标准版到高阶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方案有 4 个特点: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算力利用率高和合作方式灵活。

  Horizon Matrix Pilot,是基于地平线征程3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属于 L2+ 级别。

  它搭载的感知方案为 6 个摄像头和 5 个毫米波雷达。

  Horizon Matrix Pilot集成了基于视觉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可以在没有高精度定位盒子的情况下,实现车道级的定位精度。

  Horizon Matrix FSD,则是基于即将发布的征程5芯片,官方定位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Horizon Matrix FSD可支持12路摄像头方案,可选用激光雷达,实现点到点无接管自动驾驶、城区泊车和自动唤车,全场景覆盖的自动驾驶。

  而Horizon Halo车载智能交互方案,目前的Halo 2是基于征程2,未来的Halo 3,将以征程3为核心,支持对前排与后排、车内与车外、视觉与语音的全方位感知交互。

  而车内外联动、人机共驾则是智能驾驶的终局目标。

  基于统一的芯片架构和完整的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方案,车内外联动可以融合车外视觉感知、车内视觉感知、车内语音感知的三重能力,快速打通车内外功能。

  且地平线还给车企提供易用的工具支持灵活开发定制化应用,打造独特的联动场景体验。

  所以连点成线、综合来看,作为AI芯片公司被认知的地平线,其实反映的已不全面。

  地平线是什么?

  从产品方案、各方产业战投加持,到上海车展的频频牵手,显然描绘出的是另一个地平线。

  这是一个站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汹涌面前的地平线,是一个提供平台化、可扩展全车智能方案的地平线。

  更具体来说,是三个层次的地平线:

  第一是类似英伟达,仅向客户提供芯片硬件。

  第二是根据客户需要,向客户提供包含芯片、算法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

  第三是与客户进行合作,由地平线提供芯片和工具链,协同客户去开发、打磨感知算法,打造完整解决方案。

  所以你以为地平线在第一层,实际现如今完整的地平线有三层。

  重估地平线,是时候了。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