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致汽车产业损失千亿 以后买车会涨价吗?
2021-05-22
来源:AutoMan
多个源自不同地区的跨国汽车企业表示,正经历汽车芯片短缺造成的生产压力,并且此压力有可能会在今年二季度继续增加。(微信公号:CNWAUTO) 全球疫情控已制趋于稳定,但汽车产业芯片短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
近日,艾睿铂(美国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相关分析称,半导体芯片短缺将导致2021年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营收损失1100亿美元,预计将影响390万辆汽车的生产。
与其在今年1月底预测的“损失606亿美元、影响220万辆汽车生产”相比,此次预测的全球汽车制造商损失金额提高了81.5%,受影响汽车总量增加170万辆。
尽管艾睿铂当前的预测准确性还有待验证,但全球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无疑是已经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之下,大众、日产、通用、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等多个源自不同地区的跨国汽车企业表示,正经历汽车芯片短缺造成的生产压力,并且此压力有可能会在今年二季度继续增加。
业内分析认为,全球汽车产业遭受波及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自然也承受着不小的成本压力。截至目前来看,国内汽车产品价格尚未出现明显上调,大概率是由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所导致。
全球芯片短缺
5月13日,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 CNBC 的 " 欧洲财经论坛 " 节目中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预计今年约 50 万辆汽车的生产将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斯泰兰蒂斯也在近日发布消息称,将于7月26日之前,在贝尔维迪尔(Belvidere)工厂内削减第二班次。按照官方说法,此次削减班次是为平衡Jeep切诺基(Cherokee)的销量和产量。斯泰兰蒂斯称,切诺基SUV的产量下滑正在“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微芯片短缺而进一步加剧”。此次产能调整计划将影响1671名员工。
目前来看,车用芯片短缺现象已蔓延整个车市,除日产和斯泰兰蒂斯外身为美系国别的通用和福特也正面临着同样的生产压力。据CBS报道,因芯片短缺,美国通用汽车4月初宣布其在北美的6家工厂相继停产一周或更久;美国福特汽车公司3月称,芯片短缺使得数千辆新车在组装厂闲置,或损失10亿至25亿美元的销售额。
为应对芯片短缺的影响,福特汽车曾在近日表示,正重新设计汽车零部件,以便采用更多的可得芯片。按照路透社在近期报道中的表述,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正在向台湾半导体生产商等公司施加压力,从而将美国汽车企业的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以缓解短期内的汽车芯片短缺。
结合中国市场内在售的主流国别车型来看,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并非单单存在于欧美。工厂处于亚洲韩国汽车产业同样未能例外。根据央视财经的相关报道。迫于汽车芯片断供、生产面临中断压力,部分韩国本土车企将在近期推出低配、低价的简化版车型,以维持生产。而占到韩国国内市场占有率七到八成的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目前只剩下两至六周的芯片库存。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芯片传感器等软件已经占了汽车成本的35%左右。针对全球芯片紧张的当前局势,艾睿铂全球汽车市场联合负责人Mark Wakefield表示,现在,汽车制造商们正寻求与半导体制造商建立直接联系。半导体短缺引起减产的风险是真实的,不是潜在风险。
国内影响有限
作为支撑全球汽车销量三分之一的汽车大国,我国汽车产业自然也是也未能置身事外。在近日举行的中汽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芯片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销情况,并且会影响整个第二季度车市表现。按照陈士华的个人预测,芯片短缺问题或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缓解。
在此背景下,蔚来汽车曾在3月26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临时停产5个工作日,第一季度的交付量因此受到影响。长城汽车曾在4月25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芯片供应紧张,工厂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并未停产。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我国汽车市场在今年4月的产量为171万辆,同比2020年4月增长13%,高于2019年同期。1-4月累计生产652万辆,同比2020年增长59%。不管是从4月单月来看,还是结合前4个月的累计产量来看,芯片短缺对于国内汽车主机厂的生产影响较小。
在此基础之上,我国乘用车市场在今年4月份的单月零售量为163万辆,同比增长13%,较2019年4月增长8%。1-4月的厂商累计库存量同比减少18万辆,与历年1-4月库存减少幅度相近。单月零售量虽有7%的环比下滑,却相对历年平均环比增速基本持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虽然芯片短缺对部分国内主机厂的生产节奏产生了影响,但各大厂商已经用最短的时间适应了“紧日子”,并已经通过更灵活的生产措施稳定了产销。因3月日本瑞萨火灾等因素的后续影响逐步显现,芯片供给秩序相对混乱,导致5月的生产增量带来一定风险。随着上游短期内芯片短缺的问题显现。在终端销售层面,或有进一步推动去库存、折扣回收等现象出现。
当下,全球半导体短缺也在抑制生产,使库存紧张,推高汽车价格。好在,中国汽车领域的当下竞争较为激烈。在传统车企争相抢夺市场份额,造车新势力企业不断冲击现有产品格局的情况下,除特斯拉部分产品因原材料成本上涨而上调销售价格外,其余主流汽车产品并未出现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