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5G毫米波被无情地嘲讽,原因竟然是因为它

5G毫米波被无情地嘲讽,原因竟然是因为它

2021-06-23
来源:21ic
关键词: 5G 毫米波 厘米波 华为

对于5G毫米波,熟悉了解它的人,会为它作为高频电波所具备独特魅力所深深折服,而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说,可能就被会因为此前关于毫米波缺陷的夸大性宣传,而对毫米波产生一些误解和质疑。其实对于每一个理性而又客观的现代人来说,对于一项新兴科技,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鼓励和支持,毕竟当一项新科技诞生之初,不可能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但是一旦这项技术研发成功真正落实在商用上来,我们不知道它会为这个社会带来怎样深刻的改变。...

目前5G建设方案主要分为毫米波和厘米波两种,其中华为主导厘米波,也就是6GHz频段5G。相比毫米波,厘米波基站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大的覆盖范围以及更低的建设成本。这让使用华为方案的中国,在5G建设进度和规模方面遥遥领先。

与5G标准共生共长的Sub-6和毫米波频段,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习惯性对比和讨论的科技焦点话题。此前,由于Sub-6厘米波更多的依托于4G技术和标准,甚至可以和4G网络共用一个基站,于是,Sub-6厘米波在5G商用初期显得更为亲民一些。

不过,厘米波也有缺点。相比毫米波,厘米波的网速明显慢不少。正是因此,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即便放慢建设速度,也坚持使用毫米波5G。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其实也掌握着有毫米波5G技术。

众所周知,当通信技术进入到5G之后,于是就有了Sub-6,和毫米波两种技术,这两种无线信号频率都是3GPP中的标准,都是5G的频率。

但是在国内,Sub-6与毫米波似乎走到了对立面一样,很多网友对于毫米波是吐槽不已,甚至无情地嘲讽。

60c4bca862a49.jpg

Sub-6的优势是传输距离远,这样建站成本低。而毫米波的优势是延时低、方向性好、速度快,缺点是传输距离近,衰减快,很容易被阻挡。所以从典型的5G覆盖来看,Sub-6用于主基站覆盖,达到较远的传输距离,而毫米波用于人口密集区,作为Sub-6的补充,比如机场,车站,体育馆这种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还有隧道这种需要方向性的地方。

另外Sub-6频段的频谱其实是比较少的,这也是美国使用毫米波的原因,因为被军方用了。但是毫米波频谱非常多,未来6G,甚至7G、8G、9G、10G什么的,一定会用到毫米波,因为以后Sub-6频段早就用光了,只有毫米波才有频谱供大家使用了。

如果把sub 6GHz 5G网络比喻为在一座老城里扩建一条单车道公路,那么毫米波5G就相当于在一座新城里新修一条四至八车道公路。

相比sub 6GHz,毫米波不但具有带宽大、容量高、时延低优势,而且由于其处于超高频段,对于移动产业而言就像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可以不用担心无线干扰而自由自在地使用。

毫米波一度被认为是5G时代最具价值潜力的频谱资源。但目前来看,在全球sub 6GHz 5G快速发展的同时,毫米波5G发展却相当缓慢,甚至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在毫米波的技术研发上,高通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众所周知,毫米波作为高频电波,在集众多优势为一身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些难度系数很高的技术问题。例如号称毫米波三座大山的传输距离短、信号衰减快,容易被遮挡。面对这三座大山,高通利用一系列先进的波束赋形、波束追踪、波束切换等波束管理技术,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高通毫米波天线模组的形式,为毫米波技术商用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

今日,根据外媒报道,诺基亚、高通和Uscellular在日前宣布,三方在商用网络环境下,利用增程5G毫米波解决方案,在超过10千米的通信距离上实现了毫米波5G覆盖,成功打破了毫米波5G最远覆盖纪录。

测试结果显示,在通信距离超过10千米时,5G网络平均下行速度为1Gbps。即便通信距离达到11千米,网络下行速度也能达到750Mbps。

随着近年来5G的持续落地商用,围绕5G进行的各种创新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5G毫米波便吸引了参展人士的关注。可能还有许多人不清楚毫米波技术的作用,毫米波技术对于5G网络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技术,毫米波频段拥有大量连续可用的频谱资源,将毫米波用于5G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超大带宽和超高速的应用需求,在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地铁等需要大容量和大带宽网络的场所,毫米波拥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5G毫米波的推动和应用,是产业界在5G加速普及之年,助力释放5G潜能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利用毫米波等领先技术充分释放5G潜能,不断丰富5G终端和应用,从而加速5G扩展,惠及更多的消费者和行业。




文章最后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