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工业互联网布局
2021-07-07
来源: 高工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是指将产业链上下游连接起来,从而降本增效。而要做到将上下游连接起来,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数据,这就代表着拥有大量数据的互联网巨头在工业4.0的推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互联网巨头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主要在IAAS(基础设施层)层,主要解决的是数据的储存及分析问题。那么,互联网巨头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如何?
腾讯:借东风、加码工业、建生态
2018年,腾讯把云业务独立出来,标志着其正式入局工业互联网。但在这之前腾讯已经在云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边缘计算、IPv6等各个与产业互联网相关的新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能力。
2018年4月,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智能超算中心正式宣布落户重庆。同时,腾讯云还发布了工业超级大脑下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以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助力平台为基座,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I+、区域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快速落地。
2018年5月,腾讯联合华龙讯达、国家工业信息安全部共同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腾讯木星云,据了解,这是腾讯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2018年9月,腾讯公告宣布,将原有7个事业群合并重组为6个事业群,新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宣告成立,整合了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成立之初,腾讯CSIG事业部的想法应为充分开放其基于数据、内容生态和社交场景的“连接”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与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
2019年10月,腾讯云发布智能制造全新解决方案品牌Wemake,据了解,Wemake平台主要包含物资互助对接平台、复产复工、觅迹防控、医疗救助、协同办公等功能。
2020年7月,腾讯云与工业富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基建领域进一步整合各自优势,推进云计算、AI等产业化应用,为工业领域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2020年9月,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智能制造披露三大布局,同时发布“511”生态计划,据了解,511生态计划是指腾讯云将在“研、产、供、销、服”五个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超1000个解决方案和工业APP。
2021年5月,腾讯云与首钢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钢铁行业专用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智能技术在核心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提高钢铁制造业竞争力。
百度:以AI智能切入工业
2015年,百度智能云推出其物联网平台——“天工”,该平台可以为客户采集、分析、模型分发等功能,让客户根据自身的差异建立产线模型。
2017年,百度智能云通过工业AI质检进军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旨在切入制造业中质量效益难保障的难点。这也被戏称为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战略布局。
2018年,百度持续深挖AI质检领域,发布百度质检云,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适用于复杂表面缺陷检测的智能自动化检测设备——百度AI质检一体机。
2018年12月,百度云进行首次架构调整,将百度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这一战略调整被看做是百度“云+AI”战略的最初形态;2019年4月,百度云更名为百度智能云,明确规模化大AI智能产业的发展思路。
2020年1月,百度再度对云+AI体系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将原来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简称AIG Group)。并宣布将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客服与营销四大业务板块升级为四大事业部,并在工业互联网、视频、物联网、工业质检、物流地图等领域加大投入,确定了“云智一体”战略,至此,百度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基本形成。
2021年5月,百度公布百度智能云端工业互联网品牌“开物”,同时发布《智能 +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并表示将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首个AI+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据了解,“开物”的作用是为工业企业、产业链和区域产业集群提供AI+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阿里:公有云积累深厚、产品遍地开花
2009年,阿里云开始布局公有云,2012年,阿里云切入数字服务市场,但仍未开始切入工业互联网。
2016年,阿里开始着手建设ET工业大脑建设,在建设的阶段,阿里走进了具体生产车间,以现场+数据来构建ET工业大脑,逐步逼近了工业领域。
2018年8月24日,在重庆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联合重庆南岸区政府、工信部下属赛迪研究院,三方共建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同年底,阿里云表示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落地广东,据了解,“飞龙”主要服务于“广东世界工厂”,将利用IOT梳理制造企业的供研产销全链路数据,在云端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并利用阿里云ET大脑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优化制造流程。
2020年5月,阿里云联合新天元色纺打造的色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落地。同时,阿里云联合钢企管家召开了钢铁行业首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会。阿里云宣布将整合物联网技术资源,支持钢企管家在钢铁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在钢铁全产业链上的延伸与发展。
2020年6 月,阿里云在2020云峰会上正式发布“云上春雷”计划,升级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云将在未来3年新增100万家企业上云,培养1000家行业服务商,助力10000家工厂完成数字化改造。
2020年9月,阿里旗下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亮相。据悉,该平台可以帮助中小商家解决生产商难寻的痛点,帮助中小商家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有效降本增效,该平台也为制造业改造新制了造样板工厂。
2021年4月,阿里云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进一步将归属行业细分成18个行业、16个区域,其中行业组织侧重于先进生产力,区域组织进行下沉服务。同月,将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钉钉端相同,将工厂变成在钉钉可完成操作的“钉钉工厂”。
相同的大路与不同的小径
从相似之处来看,百度、阿里、腾讯三者均为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在拥有的数据量及对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上与工业企业相比均有着充分的优势。
且三者发展方向都存在一定相似,三者均选择与各个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生态整合,自身提供相应的方案+合作方提供具体行业的切入点,进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差异点来看,三者各具优势。阿里最大优势或在于长久以来在公有云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及自身在过往做供应链平台所积累的行业诉求,这会让阿里云在较长时间内都会保持较快的项目落地速度;
而腾讯或会是“完整的木桶”—在各个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技术上都有着较多的积累,这导致腾讯不存在“短板理论”;
百度的优势更多或是长久以来专注的“工业质检”上,但由于入局时间较短,导致百度在项目的落地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总而言之,腾讯、百度、阿里这三个互联网巨头跨界工业互联网的决心已显而易见,将“互联网”属性与“工业”属性有效融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谁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