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悄然拉开序幕的6G大战
2021-09-11
来源: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
前 言
7月29日,华为新旗舰P50系列手机发布,全系5G的缺席让人措手不及,除去芯片供货的因素外,其实华为在此方面早有布局和自己的深度考虑,只是被广大消费者选择性地忽略了。
4月12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这样说:“我一直认为5G的作用被夸大了”,直接给一度火热的5G发展泼了一盆冷水。
同时华为宣布6G将在2030年商用,5G很多人都没有用上为何6G就即将到来,为什么?
一、 5G的尴尬
在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中,2018年时,5G还处于技术萌芽期的阶段,2019年时也仅处在“期望膨胀期”的顶峰,而到2020年,5G并没有出现在该曲线中。这背后意味着,5G或正走向低谷期,并朝着稳步爬升期发展。
新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
大众对5G这个词已经见怪不怪了,大部分人最早听说是在2018年,今年以来感受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企业端了,这个产业链上运营商、手机厂商源源不断地宣扬和投入:基站数量在增加、5G新机扎堆发布,并且今年一季度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市新机中几乎全部都是5G手机了。可从5G元年的2019年到5G To B规模化商用元年的2021年,大众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对5G的直接感知并不深刻,除了网速快,难有其他颠覆性认知。
“冰火两重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心中产生疑惑,被大肆吹捧的5G究竟有多大用?5G时代又将在何时真正到来?或者让普通大众切身感受到、离不开?除了下载快,5G还能干啥?
从2019年2月三星Galaxy S10 5G发布,同年4月华为通过中国第一部5G手机认证至今,5G手机诞生已逾2年多。普通5G手机用户使用发现的问题有:手机价格比较贵、网络覆盖比较差、套餐资费比较贵…
此外,除了手机设备之外,普通人很难再列出更多自己能使用5G的场景,而这显然与此前大众的期待值不符。
从2019年5G商用开始,在专家学者的畅想中、在媒体的报道烘托中、在各种5G概念企业的营销中,5G技术有着强大的能力,被赋予了要改变工作、生活、出行的方方面面的使命;其低时延、大带宽、广连接的特点,能够实现万物互联,将生产设备、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很多此前与互联网无关的东西连接起来;能够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能够让人们日常进行真人全息投影同步交流,满足人们身临其境的交流诉求……
然而,这些似乎都还停留在畅想层面。即使是在对5G感知度最高的手机上,很多用户选择购买5G手机也并非是为了使用5G,不少用户虽然使用的是5G手机,但真正常使用的网络还是4G。
尽管5G已经被商用近两年,期待值越来越高,然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眼中,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对于5G的认知仍然仅限于“网速快”,认为5G技术并非是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只是对于此前技术的迭代。5G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用户对5G的感知度有质变的真正拐点还没有到来。
都是谁在“吹”5G?
一面是普通用户对除了手机之外的5G感知不强,另一面是5G产业链上的运营商、手机厂商都在大力“吹”5G。
当前5G的真正规模化落地的应用场景比较少,而国内普通用户的5G需求,某种程度上说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夸张。
早在2018年,5G手机还没有真正上市时,市场上关于各手机厂商即将推5G手机的消息,以及究竟是否应当换5G手机的讨论甚嚣尘上。现如今,甚至有声音在鼓吹,四大运营商要保证中国5G领先,不被美国反超,2021年5G基站数量要达到300万之多。
上一次移动通讯网络升级,从3G过渡到4G时,当时市场上最激动的两大群体,便是手机厂商和运营商,5G时代也是如此。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被认为是“全球5G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代表着中国5G时代正式开启。在获得牌照之后,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开启了“抢滩登陆战”,争先补充硬件终端、基础设施以及流量资费等方面的拼图。
手机厂商身处已然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推出5G手机,不仅可以获得一大营销卖点,更相当于抓住了网络换代重塑市场格局的新机遇。
手机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通讯技术升级会带来结构变化的行业,从2G到3G,在当时运营商烧钱补贴大战下,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商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于2012年左右快速崛起,在2012年Q4共占了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的40%。从3G到4G,此前“中华酷联”的格局终于在2016年前后被华米OV四家颠覆,其中OPPO、vivo的崛起,与其在早期便加大对4G的投入和动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2019年起,5G手机新机型数量不断攀升,并加速进入中低端市场。据信通院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5G手机上市新机型仅有35款,占整体手机上市新机型的6.11%。到了2020年,5G上市新机型累计达到218款,在全年462款中占比达47.2%。进入2021年一季度,5G手机已经占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的半数,推出5G手机几乎已经成了手机厂商发新品时的标配。据信通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6984.6万部)占整体手机出货量(9797.3万部)的71.3%,5G上市新机型数量(64款)在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22款)中占比52.5%。
手机厂商频繁推5G手机的背后,使得中国5G手机的出货量也在世界领先。放眼全球,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可5G手机出货量却占了全球的半壁江山。据Digitimes Research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5G手机出货量达到2.8至3亿部。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2020年全年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1.63亿部,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2.96亿部)中占比高达68%。
而在运营商层面,其一面通过推5G优惠套餐增加5G用户,一面加速基站的建设、加大投入。
为了提升5G用户数量,以联通为例,只要加9元即可以将用户原有的套餐流量转变为5G流量套餐。近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5G套餐单价下降到4.4元/G 。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累计突破3亿。2020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5G套餐用户数分别达到1.65亿户、7083万户、8650万户,渗透率分别在17.5%、23%、24.6%。
与此同时,2020年三大运营商也在不断加大5G投资,提速基站建设。
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量有13万个,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底便已经超过了70万,占全球5G基站数量的80%。5G建设“大跃进”成了业界的普遍操作。
5G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应用场景不明确,各个企业对于5G疯狂的鼓吹和投入,引发了一些业界人士的担忧。
5G技术的最大突破是低时延、切片技术与边缘计算。而这三项突破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只有在现代智能工业中才能体现,如果单纯地用于民用消费和一般公共服务,就可能是5G资源的浪费。
同样,2020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曾公开质疑5G,认为当前5G技术还不太成熟,应用场景少、运营成本过高、消耗大,尤其以耗电量大为甚。
有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大量投入,但短时间内的回报率比较低,5G项目像是烧钱的黑洞。
5G全线产业链的培养并非短期一两年内便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在5G建设上,中国就相当于是探路者,作为探路者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这是必然的。
相较2018-2019年舆论环境的追捧,如今,参与其中的企业和大众对5G的判断和期待也趋于理性。
拿5G行业的重要选手华为来说,其截至2020年,5G专利申请近7000件,位列全球第一,并于最近宣布将收取5G专利费用,但华为对5G的态度一直较为冷静。
早在2018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对5G发表过看法:“华为已经做出了5G成熟的产品,但社会如果没有需求,投入就没有意义。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了”。时隔近三年后,徐直军的言论也再次证明,华为的态度没有变化。
2020年,是华为将5G和垂直行业合作探索试错的一年。据介绍,华为2020年做了3000多个行业应用进行试错,判断5G在哪些行业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
在有了探索试错的基础上,华为明确将2021年定义为5G To B规模商用元年。
二、两大阵营已经拉开的6G PK
5G我们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怎么6G就来了?6G技术意味着什么?还有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们对6G的发展布局是什么样的?6G联盟是怎么一回事?
尽管现在很多人已经用上了5G手机,大家其实没什么太明显的感受。当然我们知道有不少公司正在加紧研制IoT(物联网)的应用,这或许将是5G技术的真正亮点所在。
在美国,5G技术推进的速度很慢,有的运营商号称有了5G服务,但只在30多个城市和它们的周边地区提供,美国的各种5G设备大多也是到了2020年才第一次推出。
但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2020年的10月份,微软、高通、三星、惠普等企业成立了一个联盟,叫做“下一个G”联盟(Next G Alliance)。所谓“下一个G”当然就是6G,我们就简称它为6G联盟。发起这个联盟的企业一共有十几家,还包括爱立信、Facebook、诺基亚、AT&T等等。
这些企业中,除了三星和高通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受益者,其他公司要么踏空了4G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比如微软和Facebook;要么在行业里的地位已经有明显的下降,比如爱立信和诺基亚。它们成立6G联盟的目的很明显:既然踏空了4G时代,5G看样子也跟不上了,不如直接瞄准下一代6G。
在6G联盟刚成立时,还缺了两家最重要的公司,就是今天把持着手机操作系统的谷歌和苹果。但一个月之内,谷歌和苹果,以及另外一大批企业也都加入了这个6G联盟。
2020年11月,这个联盟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的具体内容没有透露。不过此前微软、三星等第一批企业已经开过一次会议,透露出一些细节;此后,三星和微软各自又透露出一些新的进展。从这些信息,我们能够看到未来6G的一些关注点。
6G发展有哪些关注点?
首先在方向上,6G联盟最重视的是两件事:
第一是全球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意思就是,未来全球手机生产布局需要安排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免出现手机生产过分依靠个别国家和地区的情况。
第二个方向,就是各家公司认为未来的手机和移动通信要更加人性化。
比如有一个问题,通信设备和助听设备的兼容问题。你可能会觉得这算是什么大问题吗?实际上,使用助听设备的人数远超出你的想象,除了听障人士,很多老年人也是需要助听设备的。美国的人口有3亿多,其中有近3000万人使用助听器,在全世界,需要使用助听器的人估计在6-7亿之间,这不是一个小市场。
举个例子,今天使用蓝牙耳机的人已经非常多了,但对于使用助听器的人来讲,他耳朵里已经有一个设备了,如果兼容性有问题,他就无法像普通人那样使用蓝牙耳机。
供应链安全和产品技术的人性化,这是两个大方向上的要点。
在技术方面,则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与技术相关的关注点是,6G时代需要能够支持虚拟现实。这里说的虚拟现实不仅是能够看3D图像,而且还要解决其他维度的感官信息,比如嗅觉、味觉、触觉信息的传输问题。
实现虚拟现实的设备未必是手机,这一点现在大家还没有具体考虑,但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是将来的移动通信网络要足够快,才能支持虚拟现实所需要的海量数据的传输,同时处理器也要足够快,能够处理接收到的海量信息。第二则是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才能解决多维度感官信息传输的问题。
5G时代IoT非常重要甚至最为重要。到了6G时代,IoT的概念会进一步拓宽。现在的IoT设备可能有图像、语音功能,未来也许就会有提供包括嗅觉在内的其他感官信息的功能。
未来的虚拟现实究竟长啥样,各个大公司看法都不同。比如爱立信提到了科幻小说《头号玩家》中那种虚拟现实的概念,其中就包括对触觉和嗅觉信息传输的设想。而微软则提出了一种扩展现实(XR)概念,宣称在6G时代这种技术可以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够通过高保真的3D全息图像重现远方的真实场景。
第二个相关的技术是端到端的人工智能(AI)技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智能手机虽然有智能这两个字,其实它是指手机上能够运行App,就如同电脑一样。但真要衡量一下它的“智能”水平,其实目前依然非常低,也就是刷个人脸识别、修一修照片…,就连语音识别都还得把语音上传到服务器端去完成。端到端的人工智能就是要更多地摆脱对远程服务器的依赖。
对此各大公司提出了这样一些具体的设想,比如:
1、能够实现实时准确的机器翻译。比如你给一个美国人打电话,你讲的中文,但他听到的已经变成了英文,而他讲英文,你听到的却是中文。现在的手机上有一些翻译App,尽管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做得都不好,实际运用起来并不方便。
2、让AI成为各种个人IoT设备的中枢,同时具有真正的学习功能。比如你带上手机回到家,灯就亮了,空调、电饭煲该启动就启动、车库门该关闭就关闭。这些不是你一一设定的,而是AI通过学习完成的。微软把这种AI定义成人和所有机器的接口。
3、把AI应用于安全、隐秘的身份认证和识别。类似于目前我国现在逐步实现的如数字钱包、健康码、网上身份证等等一样。6G联盟中的公司在这方面强调的是6G需要比现在的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这些设想就对6G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性能要求,它需要比5G快50倍以上,延时需要再降低一个数量级。这样一来,将来的无线通信速度可以达到1Tbps,也就是说一秒钟可以传大约5-10部4K高清电影。
这么快的速度是否有必要呢?如果要传输3D全息图像,那就是有必要的。如果把曼哈顿岛做成一个高清晰度的3D全息模型,放到一张5米长的桌子上,需要100TB以上的数据。即使用设想中的6G技术来传,也要传十几分钟。当然如果你传的东西比较小,比如你是室内装修设计师,需要传一个室内设计的全息图像,那一两秒钟就能完成。
第三个与技术相关的关注点是,6G技术的架构也会和5G迥然不同,需要重新设计。在设计新的架构时,除了要考虑保障性能,还特别要考虑超级安全性和隐私性,这可能是它和5G网络最为重大的一个区别。
为什么美国公司要这么早布局6G?
为什么这么多美国公司要在5G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急着搞一个6G联盟呢?用这个联盟的负责人苏珊?米勒(Suisan Miller)的话来回答就是:“在全世界都将探索6G道路的时候,美国必须及时采取关键性的行动,以确保在6G的创新和发展方面处于毋庸置疑的领导地位”。
过去4G、5G通信技术的标准都是在3GPP(移动通信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这个合作计划的组织框架下制定的。那为什么到了6G,这些企业不继续用这个组织框架,而要另搞一套新的呢?
米勒在接受通信行业杂志《Light Reading》采访时说:“鉴于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旧的领导模式在未来将不会发挥作用”,“如果美国真的要维护自己在通信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就不得不采取新的行动”,由此可见,6G联盟就是新行动的一部分。
目前,新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否会导致未来无法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趋势,可能非常大。虽然普通大众希望全世界有一个标准,但是现实地讲,未来的6G标准有可能会是美国和中国各搞一套。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大概率会跳过5G或者淡化5G时代,直接进入6G时代!这在过去也是有先例的,他们试图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在1G到3G时代,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基本上中国是跳过了1G时代直接进入了2G时代。当时在欧美存在着2G的不同标准之争,中国以市场换技术,以很低的成本获得了2G技术的使用权。
到了3G时代,由于3G的核心技术被高通公司所控制,中国淡化了3G时代,通过延长2G网络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前建设4G网络的方式,将3G时代压缩得很短,以至于很多人对3G时代几乎没有感觉。
到了4G时代,由于中国有足够的技术贡献,发展就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到了5G时代,中国率先布局,抢占了5G发展先机。于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考虑是否跳过5G时代,尽管完全跳过5G是不可能的,但是就像中国之前淡化3G时代一样,美国和欧洲极有可能且正在采取淡化5G时代的策略。
至于美国能否做到,关键看6G什么时候能出来。通常移动通信技术一代的时间是10年左右,因此6G联盟估计6G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商业市场,这点和华为的判断基本一致。三星公司更乐观一些,它估计到2028年美国就可以进入6G时代。如果是这样,美国可以让4G网络再继续服务2-3年,这样美国的5G时代就可以被缩短到5年左右。
能跳过5G吗?淡化5G策略是可能的吗?
如果5G是6G的重要基础,那跳过5G就不可能了,但是事实上,目前的5G方案几乎不可能过渡到6G,6G必须要找到新的方案。
目前5G移动通信的两个标准,有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两个方案,使用的分别是6G赫兹和28G赫兹的频带。而6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是太赫兹(THz)频带的通信技术,一太赫兹是1000G赫兹,这远远超出了目前两个5G方案的频率范围,技术难度非常大。
要实现6G技术,需要全新的天线技术、信号增强技术、频谱共享技术,同时也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网络,实时调整通信方式。在基站和通信枢纽上,计算量也会非常大。所以6G方案很可能是与5G完全不同的架构,直接发展6G的这种做法是具有可能性的。
至于这种技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目前还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为此,美国和欧洲采取相对稳妥的商业化做法,淡化5G!一旦6G技术短期内突破,估计他们会立刻调整策略,直接上6G。
三、启示与建议
6G大战已然拉开,我们能做什么呢?既不能人云亦云地跟风,也不可错过重要的发展机会,为此我们可以:
1、 理性看待5G问题,挖掘5G潜力
在当前5G应用面临困境,大众大有一致看衰5G、质疑5G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逆流而行,理性地对5G报以乐观的态度,看到5G的带来的变革和机会,从而为挖掘5G潜力、放大其优势、延长其寿命做出努力。
5G带来的仅仅是网速快一点么?是否是伪需求?
5G是伪需求的一个重要论据是,到目前为止5G只是网速更快,而4G其实可以满足我们今天所有的对网速的需求,包括上传图片和视频,以及收看高清视频等等。至于在线支付,所需的网速连上传视频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但是,如果我们看长远一点,如果要同时无线上网的设备数量增加一到两个数量级(也就是 10?100倍),当前4G的带宽和并发能力就不够了。理论上4G每平方公里只能支持10万个设备,如果万物互联(loT)普遍发展,需要上网的设备数很容易突破10万这个极限,而万物互联是并不长远的未来发展的必然!
此外,一项技术能否被应用并且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 当下和近期可预见的需求,更取决于它能否符合用更少的能量传递、处理和存储更多信息这个商业发展的内在趋势,如果符合,需求甚至会被创造或找出来。
不同技术之间彼此的依赖性,一些技术是另一些技术的先决条件,如果它们没有完成,后面所关心的新的技术就不会产生。而且,如果预先技术没成熟,很难真正做出产品,就容易被认为是伪需求甚至是炒作。在通信发展史上,3G就曾经被一致视为伪需求,果真如此吗?
1G到2G是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的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在2G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虽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高通公司已经开发出基于CDMA的3G技术,但是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应用,因为2G已经够用了。
那么能否通过先上3G网络,再想办法开发适当的应用呢?日本和英国都想到了这一点。比如日本的KDDI公司早在2003年就率先实现了3G商业运营,但是,当时普及3G的其他条件并没有达到,配套的产业也没有成熟,比如说当时的处理器耗电量极高,电池的寿命极短,KDDI的3G手机如果真的上网,当时主要是音乐下载服务,只能待机四小时,而且当时流量费极贵。这些都是导致它们并不成功。
后来因为有了低功耗的ARM处理器、有了很省电的安卓操作系统、有了容量密度翻番的电池、有了大容量的存储器、有了云计算服务…,3G手机普及的条件才完全具备。
后来,3G手机的出现反过头来让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得到了发展,也完成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闭环。这就是典型的技术创造市场很好的例子。
今天5G所处的时间点很像CDMA的3G标准刚诞生时一样,一方面有一些应用场景4G不能满足,但是目前这种场景并不多,关键是和5G相关的很多事情又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有时要比我们想的快,比如从IBM第一台商用计算机诞生到1959年计算机用于飞机订票有7年的时间间隔,而从2003年KDDI推出3G服务到2007年苹果和Google让移动互联网普及只有4-5年的时间。那么5G会更快!因为这是技术、市场相互驱动并加速发展的趋势所致。
2、 紧密跟踪下一代G联盟的发展动态(NEXT-G)
看起来下一代G是通过私营部门主导的努力,推动北美移动技术在未来十年的领导地位。强调技术商业化,涵盖研发、制造、标准化和市场准备的完整生命周期。
实际上移动技术支撑着包括航空航天、农业、国防、教育、医疗保健、制造、媒体、能源和运输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为确保北美在这些关键部门的移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加强和促进该地区的全球经济利益,才成立联盟。
目前,联盟汇集了业界的不同部门和领先的研究机构,目标是利用应用研究最终创造一条实现产品和商业化的道路。早期以推动研究、开发、标准化和制造为重点,目标是最终实现商业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具体目标是:
·在5G进化路径和6G早期发展方面提升北美全球领先地位
·创建下一代G发展路线图,以北美创新为中心,促进6G引入、采用和商业化的充满活力的市场
·制定一套国家优先事项,影响政府应用研究资金,促进激励性政府行动
·推进北美模式,促进整个研究生命周期的发展,实现与商业化成果一致
联盟的创始成员于2020年11月举行成立大会,迄今为止,Next G 联盟已联合了45家领先的信息通信公司,共同致力于推动5G的发展并规划6G技术的未来。成员涵盖基础设施、半导体和设备供应商、运营商、标准化组织和其他研究领域的组织,创始成员任命了一个指导小组,2021年3月25日电信行业解决方案联盟 (ATIS)宣布了联盟及其指导小组的选举结果,并启动了6G路线图的启动工作。
工作组已经制定出:
(1)议程--6G发展路线图,解决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下将北美定位为下一个G技术开发、制造和采用的全球领导者。
(2)战略模型--将行业与一系列核心技术、研究重点和对政府行动建议,这些举措用于引导和影响美国和北美地区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
(3)全球领导力—制定早期步骤和战略,促进并导致Next G技术在新市场和业务部门迅速商业化,并促进在国内和全球的广泛采用。
3、 聚焦6G安全技术研究
6G移动通信系统对安全提出了远高于5G的要求,超级安全性和隐私性甚至是6G的一个发展前提。
根据6G愿景:泛在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服务无缝地跟踪与用户无缝连接的泛在服务、与基础设施的泛在无线连接、针对万物的感知的智能服务和应用程序…6G几乎将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连接到网络上,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当前的安全(包括5G的安全)都主要依赖于加密技术和不同层级的安全协议。这些解决方案本质上采用的都是“补丁式”“外挂式”的思想,5G网络沿用了先前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路线,网络在设计之初未考虑安全的标准,使得基础网络在身份认证、接入控制、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等层面存在着诸多威胁。具体体现在公共无线网络中的标准化保护不够安全,即使存在增强的加密和认证协议,它们也会对公共网络的用户产生强约束和高附加成本。现有依靠“补丁式”“外挂式”网络安全增强方案来实现的安全防护体系难以满足要求,因此6G网络需要高效、高可用的安全防护能力。
为了应对6G网络迫切需要不依赖补丁式安全增强方案的可信安全体系这一挑战,必须从用户、基站和边缘网络3个层面全新设计安全机制,并采用适当的技术实现身份真实、控制安全、通信可靠、数据可信4个安全目标。
此外,6G网络作为全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网络,完全可以跳出先前移动通信原有框架的束缚,从最开始和最低层就大胆采用包括零信任、抗量子计算加密、分布式跨域安全协同…等技术或架构,最终实现绿色终端低功耗、超级性和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