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富士康造汽车,能像代工手机一样成功吗?

富士康造汽车,能像代工手机一样成功吗?

2021-10-19
来源:镁客maker网

电动汽车,并不只是“四个轮子的iPhone”那样简单。

在今年鸿海科技日上,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将一辆电动汽车开到了现场。

伴随着《生日快乐》的BGM和现场观众的鼓掌,主持人揭晓了预热许久的三款新车——Model E、Model C以及Model T。

没错,新车采用了和特斯拉如出一辙的命名方式。

郭台铭感慨道:“今天就我个人而言,(这款车)是我71岁以来收到的最好生日礼物。”

其实对于整个富士康来说,新车的发布也算是转型道路上最好的礼物。

三款新车,各具特色

从官方公布的预热视频可知,这三款车型属于富士康全新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同时,该品牌又属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和纳智捷母公司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

简单来说,这三款新车都属于富士康的“亲儿子”,而不是此前很多人猜测的“代工贴牌”。

从定位上来看,三款车型涵盖了家用、商务以及公共出行,照顾到绝大多数应用场景。

其中,郭台铭驾驶的Model E由鸿华先进与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共同设计,百公里加速2.8秒,续航里程可达750km,并且具备人脸识别开门、智能车窗等功能,同时配备了L2级自动驾驶。

第二款定位家用SUV的Model C,是基于MIH电动车开放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该车长4.46米,续航最长700km。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透露,该车定价将低于1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万元),这放到大陆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价格。

最后一款电动巴士Model T是针对公共出行,正面四角都配备了LED大灯。续航里程为250km-320km。

官方消息称,Model T满足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的法规标准,已经完成了2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以及1000小时以上的刚性强度测试,预计明年在中国台湾南部开始试运营。

除了这三款车型,从富士康此前公布的长远计划来看,它将会提供包括掀背车、MPV、轿车、SUV在内的多款车型,轴距从2750mm一直延伸到了3100mm,动力组合包括了单电机前驱、单电机后驱以及双电机四驱。

81.png

所以昨天的发布会还只是“开胃菜”,后续还有更多车型加入到“富士康牌汽车”的大家庭中。

在发布新车的同时,鸿海集团还制定了一个明确的运营目标:预计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占其制造营收比重达5%,营收规模目标300亿美元,其中40%的零配件由鸿海集团自制。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富士康造车的野心并不是没有底气,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富士康其实已经在汽车领域“摸爬滚打”整整16年。

早在2005年,富士康收购台湾安泰电业,正式进入汽车领域。随后十几年间,富士康先后打入了特斯拉、宝马、奔驰等车企的供应链。

而在投资方面,富士康和腾讯共同投资过拜腾汽车的前身,也入股过小鹏汽车,不过这几次投资最后都不欢而散。

总的来说,在造车的道路上,富士康一直缓慢出牌,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十几年来,无所收获。

直到2020年10月,富士康正式表明了进军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决心,此后便动作频频。

在当月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迅速推出自家第一个电动汽车底盘平台MIH和相应的软件平台。同时,还公布了2024年推出固态电池的计划。

紧接着在一年时间里,富士康一口气憋出三款车型,可谓“闷声发大财”。

从技术层面而言,富士康这么多年在汽车领域已经布局得十分完善。不仅有一套成熟的生产体系,还有包括与吉利、纳智捷等多家车企的技术加持,可以让富士康在一年的时间里顺利搭建完整的造车体系。

剩下要做的,就是打通整个供应链。

不过这对于“代工王者”富士康来说,还算是个难题吗?

假造车?真代工?

虽然富士康成功推出了新车,但对于是否量产成功还是要保持观望态度。

据官方透露,目前三款车型的销售权都不在富士康自己手里,未来裕隆汽车是否会推广Foxtron依然是个未知数。如果该品牌不能成功推广,那么富士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代工业务上。

在发布会上,Model C Speaker王理巍表示,目前亮相的三款车型为“参考原型车,是客户规划自身产品时的参考版本,后续可依据客户需求做改动”。

换句话来说,本次推出三款车型,更大意义依然在于推广开放平台MIH。

基于该平台,主机厂可选择SUV、轿车等底盘设计,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车轮的距离、电池大小等定制化方案,其中一些组件未来可以进行OTA。

82.jpg

就如同刘扬伟在去年MIH发布会上说的那样:“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MIH平台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或许在富士康看来,相比于直接推出自主品牌,如果将过去三、四十年在信息及通讯科技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应用到汽车这个新领域,那么风险会比直接推出新品牌来得更低。

其实在汽车代工业务上,富士康早有尝试。今年2月,富士康宣布与美国新创电池动力汽车公司Fisker签署合作备忘录,制造Fisker品牌的电动车产品,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年产量将超过25万辆。

同时,作为代工计划的一部分,富士康还斥资2.8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洛兹敦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洛兹敦汽车的汽车厂。

再往前看,在今年1月份,富士康和吉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它们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以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以及定制顾问服务。

从公司简介来看,富士康似乎又干起了代工的“老本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就能看到富士康代工的“苹果汽车”。

其实,富士康应该能从吉利这位国内车企同行身上学到一些经验:

代工和造车,其实并不冲突。




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