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芯企向美国提交机密数据;孟晚舟回华为上班
2021-10-25
来源:5G通信
10月25日,一段由华为员工拍摄的视频片段显示,孟晚舟已经回到华为上班,身穿黑色套装的孟晚舟双手挥动,在场的华为员工不断欢呼。
据华为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拍摄的地点是华为深圳坂田园区B1区。
9月25日晚,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根据防疫隔离政策的要求,目前已经过了21天隔离(9月26日~10月16日)。
4大芯企向美国提交机密数据
当地时间10月21日,美国商务部表示,英特尔(美)、英飞凌(德)已给出了回应,将配合提供相关数据,这“开了一个好头”;除此之外,表示将在限期内上交相关数据的,还有韩国企业SK海力士、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目前,三星尚未做出明确表态。
要知道的是,美国要求上交的数据包括订单出货情况、库存情况、客户信息、生产计划、产能等等,均属于企业核心信息,一旦公开,企业的竞争力很可能大打折扣。虽然美国相关部门强调“不会泄露”,但业内人士依旧十分担忧:美国的保证能信吗?
鸿蒙用户已超1.5亿
10月22日下午,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HarmonyOS设备数量超1.5亿,成为史上发展最快的终端操作系统。
华为的鸿蒙系统发展速度有多快呢?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6月2日,鸿蒙在上线七天的时候,其用户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上线半个月的时间,其用户数量达到1875万;2021年7月8日,华为再次官宣,鸿蒙系统的用户数量已经正式突破3000万。
大公司
台积电供应商叫苦
「虽然近期台积电调涨价格 10%~20%,但还是砍供应链厂商的价格,这么多年来都只有降价,从来没有涨价!」 某家台积电供应链高层私底下大吐苦水,台积电每半年都会砍供应链厂商价格,「不要看我们是台积电供应链,好像光鲜亮丽,其实很辛苦的!」
且台积电工厂是三班制度,24小时都在生产,但并不是所有设备原料都堆在自家仓库,而是有需要的时候才请厂商尽快送达;加上只要生产线出问题,半夜打电话来,供应商就要立刻处理,「他们对品质要求很敏感很高,我们都是24小时待命,但每年还要被杀价,就算他们调涨价格10%~20%,但还要砍我们的价格,从来只有降价,没有涨价。」
小米15.5亿元上海拿地
小米拍下的上海徐汇商办用地并非用于造车业务。10 月 23 日,小米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竞得的商办用地是早在 2018 年前就规划的上海总部用地,目前上海总部职能包括手机研发、金融、互联网等业务,都是租赁物业分散办公,这块地未来的建设规划是将这些团队结合在一起,并非外界的猜测。
10 月 22 日,相关媒体记者查询上海规土局网站发现,10 月 21 日,上海徐汇区成交 1 宗商业办公用地,由谧空间(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 155000 万元,楼面价 31001 元 /㎡。
传联电在新加坡建新厂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联电计划投资逾1000 亿元新台币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座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至少2万~3万片,或生产40nm以下制程的芯片。据钜亨网报道,联电对此回应称,新加坡本来就有设厂,在全球有据点的地方持续评估建厂规划,不过目前还没有确切地点。
5G手机
代号“悟空” 小米高通骁龙898旗舰曝光
据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小米迭代SM8450新机代号为“wukong(悟空)”,可能是小米12系列,有望首发高通骁龙898。该芯片采用三星4nm工艺制程,性能将再创安卓阵营新高度。高刷OLED全面屏、超级快充、旗舰影像等规格预计也不会缺席。此外,博主@8090数码美视还曝光了疑似小米12 Pro的渲染模型,采用曲面屏,形态为挖孔,前置摄像头居中。
物联网
高新兴物联发布新款NB-IoT模组
据介绍,GM122采用了国产芯平台,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的显著优势,采用了LCC 15.8*17.7mm主流封装方案,AT指令集兼容业内主流的NB-IoT平台,支持3GPP R14增强性能规范,并可以向客户开放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通过高新兴物联的OPEN CPU方案实现二次开发。
投融资
申矽凌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近日,环境传感器芯片和模拟数字混合信号芯片的亚洲新秀企业申矽凌宣布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方资本领投,沃赋资本、凯石资本、明鸿资本跟投,老股东湖杉资本、盈富泰克资本追加投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大团队,增加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充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在高精度模拟产品,尤其是混合信号产品细分领域,成长为基础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