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下半场
2021-12-31
来源:GPLP犀牛财经
自从2015年人工智能火爆之后,人工智能行业经过长达7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了下半场。
据IDC中国12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整体市场规模达21.8亿美元,同比增42.2%。在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各个细分市场的增长情况以及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计算机视觉厂商纷纷登陆二级市场
据IDC中国相关报告,当前人工智能市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计算机视觉市场、语音语义市场、机器学习平台市场。
2021年上半年,计算机视觉市场的市场规模为9.9亿美元,同比增33.0%,低于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语音语义市场的市场规模为9.4亿美元,同比增45.0%,略高于整体市场规模增长;机器学习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同比增101.8%,虽增长显著但整体规模不高。
与此同时,在计算机视觉市场参与的巨头当中,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计算机视觉厂商分别是商汤(00020.HK)、旷视科技、海康威视(002415.SZ)、云从科技和创新奇智,同为AI四小龙的依图科技位居第6位,这6家企业占据了几乎一半的计算机视觉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另据IDC中国报告指出,上述企业中创新奇智、商汤科技、海康威视的增速比较明显,且从规模上看,前5大厂商均已能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2021年是头部计算机视觉厂商集体上市的一年。海康威视虽然是上半年第三大计算机视觉厂商,但其已经上市,而且该业务仅是海康威视业务中的一部分,2021年AI第一股争夺战以商汤科技12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告终。
早在2019年就赴港IPO的旷视科技如今正在转战科创板,云从科技已过会但还未正式登陆二级市场,但上市已成必然趋势,正式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头部计算机视觉厂商纷纷登陆二级市场,计算机视觉或将迎来更快增长。
语音语义市场潜力巨大
与计算机视觉市场不同,语音语义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要小得多,前三大厂商科大讯飞(002230.SZ)、阿里云、百度智能云仅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市场,其后依次是思必驰、小i机器人、拓尔思。
在语音语义市场中,头部厂商仍然以大玩家为主,互联网厂商优势显著,不过报告显示,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逼近科大讯飞。
语音语义市场增长较计算机视觉市场增长相对较快,市场份额逐渐接近的原因,与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有关。以C端为例,语言在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语音识别已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部分可穿戴智能设备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语音识别功能。虽然当前消费者对于消费电子的语音功能使用频率还不算高,大部分消费者也还没有养成使用语音功能的习惯,但语音识别已逐渐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标配功能。
智能家居的普及也为AI语音识别提供了新的市场,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识别设备和手机、智能电视均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且从用户的使用体验来看,智能音箱有着智能手机无法替代的使用体验。随着语音语义技术的提升,这些语音识别设备在智能家居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也将有更多智能家居产品使用语音功能。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智能家居普及度还较低,且地域差异较大,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是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都会为智能家居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智能家居的上游产业,语音语义人工智能也将会因此拥有巨大的增量市场。
此外,目前语音语义市场仍有一些潜在市场等待开发。如在家用机器人领域,陪伴机器人是对语音语义人工智能技术需求最大的分类之一。虽然不少企业尝试过陪伴机器人,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还是技术不成熟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事实上,未来陪伴机器人仍将会进入到千家万户,这些都是语音语义人工智能未来的增长点,而这还只是在C端,语音语义人工智能在B端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待开发。
机器学习平台市场高速增长ING
2021年上半年,机器学习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同比增101.8%。虽然机器学习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却非常高。
从市占率角度看,机器学习平台市场的集中度更高,仅是第四范式一家企业在2021年上半年就占据了超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市占率前三的第四范式、华为云、九章云集更是占据超过一半的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
IDC中国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翻倍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传统政企客户构建AI中台带来的需求增长;
二是厂商对于AutoML等降低机器学习门槛技术的不断投入。
此外,IDC另一份报告中曾指出,自动化机器学习将是解决当前行业用户人才以及技能不足的有效路径。因此,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部分岗位开始去人工化、政企单位加速数智化转型等都为机器学习平台的增长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不过,和很多前沿科技在商业化落地时遇到的问题一样,机器学习平台的客户都是B端和G端的客户,一方面客户需求多样,很多甚至需要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客户需求又很简单,就是要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在机器学习平台还未完全成熟的当下,任何企业都有超车的可能,谁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客户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谁就能在机器学习平台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与此同时,由于机器学习平台与大数据、云计算有较多联系,因此在机器学习品台领域,以第四范式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以华为云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成为机器学习平台的主要竞争者,二者互有利弊,但和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相比,计算机学习品台这种完全to B的领域当前发展尚浅,究竟谁更能代表机器学习平台的未来还需时间的检验。
人工智能的未来在哪儿?
随着人工智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工智能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知识计算、数字孪生、智能决策、文档型AI等新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将加速人工智能增量市场的挖掘。
从IDC中国的报告中不难发现,语音语义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成为接下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突破的重点,B端或将成为人工智能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语音交互在B端的应用正在逐步放开。据《2020~2021中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智能语音已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领域大显身手,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语音在工业品声纹质检、智能语音调度与通信、工业设备运维检修等应用场景下得到了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语音方面的成熟,越来越多工业场景也将运用到智能语音技术。
在其他一些to B的应用场景中,语音交互也令政企客户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智慧办公、同声传译、客服接待等多种办公场景均可因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能力的提升得到飞速发展。
同时,和很多to C的领域相比,包括语音交互等各种B端的人工智能应用还不够充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前不少to B的人工智能企业无法满足政企用户的特殊需求,存在供需上的不平衡。或许和云计算等科技领域一样,开源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可以让客户也拥有根据自身需求开发所需的人工智能产品的能力。
如今,旷视科技等部分人工智能企业已将框架代码开源,建立人工智能中台。随着人工智能to B思路的转变,B端市场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