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用电成本降20%-30%!百度智能云“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亮相

用电成本降20%-30%!百度智能云“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亮相

2022-01-07
来源:人民微看点

3b9d-38ccee483894f6487d886f4273856bba.jpg

百度副总裁李硕对话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潘家华教授,主题为《AI助力,碳致中和》

“在未来新型能源供应体系下,技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2021年12月29日百度Create 2021“绿色双碳论坛”上,百度副总裁李硕表示。

论坛上,李硕还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潘家华教授展开了一场主题为《AI助力,碳致中和》的深度对话。

当日,百度智能云发布了“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助力工业园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重道远,云智一体献上新利器

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价值不断凸显。百度等科技公司从供能端到用能端,多方面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从供能端来看,火电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部电力的71.03%。百度智能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依托“云智一体”领先能力,可以让火电企业低成本、快捷地利用云计算,同时通过AI技术的预测、优化、调度、监控能力,赋能生产、储运、消费、管理等各环节,实现各种场景化AI应用,助力企业实现降碳、降本、安全和提效。该方案已在实践中帮助某火电厂优化空冷岛能耗,将煤耗降低1.55克/度电,效果显著。

53e3-2470f32e8ee731f5fbbe0163dd4e7754.jpg

而在用能端,工业园区是制造业碳减排的关键。在论坛现场,百度智能云发布了全新产品——“零碳园区解决方案”,覆盖工业园区能源生产、使用以及碳交易等诸多环节,提供电站智能巡检、智能调度、能耗监测和分析、碳中和监测等多种AI能力,赋能园区碳足迹追踪和碳中和管理,降低碳排放,助力碳交易,最终实现碳中和。目前,该方案已落地某工业园区,能够帮助园区内企业用电成本降低20-30%,还可以通过用能监测与预警,让用能设施运维效率提升20%。

▎能源供需因AI更稳定安全,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目前,科技赋能、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等前沿话题备受关注。

在主题为《AI助力,碳致中和》对话环节,李硕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在电力调度等重要场景下,显著释放原有系统能力,让原来的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他也提及百度2020年参加NeurIPS电网调度大赛的经历:百度提出的智能电网调度解决方案获得了赛事双料冠军;百度智能云联合国家电网,共同研究如何以AI、超大规模算力赋能电力调度系统。

潘家华指出,人工智能对于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性和能源生产供给的安全性很有必要。在他看来,高速计算机、各种算法与人工智能决策的组合,能够解决多种人工无法处理的问题。具体而言,多能互补与储能,需要AI实时计算特定区域里的供需匹配,保障稳定输出,而人工判断会产生时滞效应,造成中断。此外,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需要通过AI进行综合地分析评估、模拟计算得到一个最优方案,把用电用能调整到能耗更低。

此外,李硕还表示:“在实际走访中,我们观察到当前工业制造领域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绿色低碳目标,已经有不少企业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制造’开展了颇有成效和借鉴意义的实践。”

纺织印染企业浙江美欣达与百度智能云合作,从质量检测到生产控制,全面实现了能源管控的数字化,一年能够节约100万元的能源成本。可以说,在能耗监测和预测管理智能系统的支持下,美欣达能快速发现企业节能的关键点,降低生产能耗成本,加速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制造业企业在优化自身能耗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金融备受关注。

对此,潘家华表示,绿色金融的发展是金融资本意识到碳中和已成大势所趋的表现,未来或在政策导向下退出高碳领域,进军零碳领域。这将对市场释放信号,有助于绿色经济发展,在不同领域支持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成以金融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社会氛围和准则,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

“发展绿色经济,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这个领域涉及社会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降碳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百度愿意跟所有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不断努力,共同达到目标。”李硕如是说。




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