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里巴巴等19位股东投资睿力集成
2022-02-19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天眼查官网显示,近日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睿力集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19位股东,持股比例均未披露。
(资料源自天眼查)
可以看到,自本次变更完成后,睿力集成的注册资本增加至485.8亿元人民币。而睿力集成上次增资完成后的注册资本为401.9亿元,以此计算睿力集成本次增资规模为83.9亿元,增幅为20.88%。
据维科网·电子工程了解,睿力集成是一家集成电路研发商,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设计、销售等业务。其前身是成立于2016年6月13日的合肥智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智聚集成”),直到2017年4月18日才完成更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3月17日智聚集成注册新资本由1000万变为5000万,法人由曹堪宇变为王宁国。而说起王宁国,半导体业内人士或许都知道这位“牛人”,他出生于南京,在台湾长大,在加州伯克力取得博士学位后,曾服务于劳伦斯放射实验室及贝尔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王宁国进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曾任职应用材料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及亚洲区总裁,主导多项技术开发,为半导体制程设备技术带来许多成功的突破,拥有百余项专利,被誉为“应用材料专利之王”。2005年,王宁国退出应材,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担任华虹集团CEO及华虹集团附属公司华虹NEC董事长。2009年11月11日至2011年7月13日担任中芯国际总裁、CEO兼执行董事。
直到2018年7月,在合肥长鑫存储及睿力传出将进入量产的关键时间点,兆易创新原董事长朱一明,宣布辞去兆易创新CEO,由王宁国手上正式接任合肥长鑫存储及睿力CEO。
而朱一明也曾先后在清华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拥有美国硅谷多年的存储器设计工作经验。作为原兆易创新的总经理,朱一明带领公司创造了中国芯片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颗SPI NOR Flash产品、第一颗静态存储器及IP技术、推出了国内首款基于ARM Contex-M3内核的32通用MCU产品。无疑,在朱一明的带领下,长鑫存储也走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
子公司长鑫存储实力强劲
回到本次资本加持案上,睿力集成之所以获得阿里巴巴等数十家明星机构青睐,与其100%控股的子公司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长鑫存储”)密不可分。
作为国产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的代表厂商,长鑫存储专业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DRAM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并持续增长。公司目前已建成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并投产。
笔者在长鑫存储的官网看到,早在2019年9月20日,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8Gb DDR4首度亮相,一举成为中国发展DRAM的希望之“芯”,这也标志我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实现量产技术突破,拥有了这一关键战略性元器件的自主产能。
2020年2月底,长鑫存储官方宣布,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自产DDR4内存芯片、DDR4内存条、LPDDR4内存芯片全面开始供货,这也是DDR4内存第一次实现真正国产,并采用国产第一代10nm级工艺制造。
有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全球DRAM总产能大约是150万片/月,预测到2022年底,会提升至160万片/月左右,而根据长鑫存储公开表示,2021年公司已经实现6万片/月的DRAM产能,预计2022年能翻一番,达到12万片/月的产能,未来的目标是实现30万片/月的产能。按此计算,长鑫存储的产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左右。
DRAM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本次阿里巴巴等19家公司参与睿力集成增资,与DRAM的未来前景不无关系。
在当前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但看存储领域,从应用上可划分为易失性存储器(RAM,包括DRAM和SRAM等),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ROM和非ROM)。
其中DRAM利用电容储存电荷多少来存储数据,需要定时刷新电路克服电容漏电问题,读写速度比SRAM慢,常用于容量大的主存储器,如计算机、智能手机、服务器内存等。
在当前5G热潮推动下,不管是移动DRAM还是服务器DRAM都迎来需求暴增。包括5G智能手机、物联网、云服务、商用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强劲增长,拉动了DRAM需求。
另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是车用DRAM,汽车智能化发展带动了车用DRAM需求暴涨,随着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渗透,汽车将成为DRAM的新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分类中,存储器也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其次是逻辑芯片、模拟芯片和微处理器。而DRAM又是存储器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部分,占据规模约58%。
从竞争格局上看集中度明显,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大寡头自2006年开始市占率大幅度上升,2018年三家巨头合计占据超过95.5%的市场份额。现阶段依然以这三家巨头垄断市场为主。
近年来,国产厂商在不断推进DRAM产业发展,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格局。具体来看,国产DRAM三剑客:
紫光南京产品线覆盖标准SDR、DDR、DDR2、DDR3、DDR4和低功耗系列LPDDR2、LPDDR4。量产环节主要由力晶半导体完成,尚无自产能力;
福建晋华主要研发利基型DRAM技术,规划第一阶段做25nm4GBDDR4/DDR3产品。但在2018年受到美国制裁,如今项目暂时处于停摆状态;
长鑫存储主要生产移动型DRAM,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2018年成功量产DDR4,2019年成功量产LPDDR4,是现在大陆唯一能够自主生产DRAM的厂商,目前工艺尺寸为19nm。长鑫存储是我国短期内完成DRAM国产替代的最大希望,但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