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信创四巨头(一)| 中国电子:总部迁驻深圳,打造网信产业央企核心力量

信创四巨头(一)| 中国电子:总部迁驻深圳,打造网信产业央企核心力量

2022-02-21
来源:零壹财经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最早出现在2016年。在“棱镜门”事件之后,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去IOE等信创运动。之后随着科技自主化成为国家战略,信创产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也带动整个产业迈入黄金发展期。本专题将通过案例报告等形式聚焦信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wx_article__8768ce3e3f663a335d869aadae9c1b39.jpg

导语

一、公司介绍

(一)公司概况

(二)财务状况

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力度再度加强

2.主营业务涵盖五大板块

二、旗下主要公司和核心技术产品

(一)主要上市公司

1.信息安全

2.新型显示

3.集成电路

4.高新电子

5.信息服务

(二)主要非上市公司

1.中电金信

2.华大半导体

3.中电财务

(三)构建PKS体系,实施“千千万万”生态建设行动

三、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细分行业保持突出的行业地位

2.业务规模保持增长,融资渠道多元化

(二)挑战

1.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大,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2. 国际经贸关系不确定性较大

导语

自“棱镜门”和中兴、华为事件等相继爆发后,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国产替代。在此期间,以党政为主的领域率先试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下文简称“信创”)。随着试点不断深化和不断向金融、电信、交通等民生行业的拓宽,信创步入“黄金三年”:2020年,信创产业进入元年;2021年,信创产业案例应用落地;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化推广。

从试点到推广,信创基础建设离不开产业链中厂商特别是巨头的全面赋能。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办公系统,从基础硬件到基础软件再到应用软件,信创产业巨头不光积极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还自下而上地打造生态链。目前,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和中科院等为代表的机构通过投资并购或战略合作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信创生态。为了进一步了解信创产业四巨头的发展历程、旗下或合作机构等,零壹智库推出信创产业四巨头系列文章,本期为您解读中国电子。

一、公司介绍

(一)公司概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中央企业。公司前身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 1989 年 5 月。1995 年,原电子工业部对公司进行改组;2005 年 8 月,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公司;2006 年 11 月,公司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并于 2009 年 3 月变更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主营业务涵盖信息安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新电子、信息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多年来,中国电子在自主可控软硬件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CPU、轻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计算技术成果,将安全可信的基因深深内化于系统设计运行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安全可信的“PKS”体系。

2021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迁驻深圳。中国电子与广东省、深圳市分别签署了《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华星光电等一大批ICT企业的总部驻地,深圳自改革开放开始,便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此次中国电子迁驻深圳,无疑是实力骨干央企和信息产业重镇的强强联手。中国电子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之间强强联手,以高质量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重点,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成为促进央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二)财务状况

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力度再度加强

根据公司债券报告数据,中国电子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86.53亿元、2241.59亿元、2479.24亿元,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7亿元、9.52亿元、-6.71亿元。中国电子2020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亏损主要是全资子公司亏损较大所致。其中,中国电子2021年前上半年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公司业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290.97亿元,同比增长31.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11.04%。

从研发费用来看,中国电子研发费用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超过营收端增速,研发投入力度再度加强。其中,中国电子2018年至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9.16亿元、66.25亿元、81.0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7.06%、27.42%、32.71%。

2.主营业务涵盖五大板块

从主营业务来看,中国电子主营业务包括信息安全、新型显示、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和高新电子等。其中2021年上半年信息安全业务收入为140.7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0.90%;新型显示业务收入391.72亿元,占比30.34%;信息服务业务收入为529.67亿元,所占比重最大,为41.03%;集成电路和高新电子收入分别为123.61亿元和105.22亿元,占比分别为9.57%和8.15%。

从时间维度来看,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类业务收入占比总营收重逐年增长,2020年受益于整机、服务器等多款产品实现量产,带动信息安全收入大幅增长;集成电路业务则受内部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收入有所下滑;高新电子业务营收呈现逐渐增长态势,新型显示则基本维持在750亿元左右。

二、旗下主要公司和核心技术产品

中国电子主要以资本为纽带,以投资控股为管理模式,建立母子公司治理体系推动信息安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新电子和信息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共拥有26家二级企业、17家控股上市公司,在全国打造了59家自建园区。

(一)主要上市公司

中国电子旗下上市企业分别为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600171.SH,以下简称“上海贝岭”)、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32.SZ,以下简称“深桑达”)、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021.SZ,以下简称“深科技”)、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66.SZ,以下简称“中国长城”)、冠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727.SZ,以下简称“冠捷科技”)、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775.SH,以下简称“南京熊猫”)、中国振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733.SZ,以下简称“振华科技”)、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600707.SH,以下简称“彩虹股份”)、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600536.SH,以下简称“中国软件”)、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有限公司(O798.HK,以下简称“中电光谷”)、晶门科技有限公司(2878.HK,以下简称“晶门半导体”)、中国电子华大科技有限公司(0085.HK,以下简称“中电华大科技”)、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438.HK,以下简称“彩虹新能源”)、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8.SH,以下简称“澜起科技”)。以上上市公司所属主要业务板块如下:

1.信息安全

中国软件和中国长城的主营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板块。

中国软件成立于1994年,主营业务为自主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化业务。自主软件产品主要包括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产品、以中软防水坝为代表的数据安全及铁路专用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信息系统集成、国产软硬件产品改造升级等;服务化业务主要为税务行业的信息系统运维和金融监管等。中国软件2020年营业收入达74.08亿元,业务范围覆盖税务、党政、交通、知识产权、金融和能源等领域。

中国长城成立于1997年,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为主,此外还包括高新电子、电源、园区与物业服务等业务。中国长城网络与信息化业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备国产基础软件适配测试能力及从底层芯片到顶层应用级解决方案的全系列技术能力。中国长城基于 PK 体系的整机产品在国内重点项目中占有率保持第一,多款产品进入国家相关部门采购目录。中国长城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46亿元,业务范围涉及政府、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

2.新型显示

中国电子是国内领先的新型平板显示产品提供商,2020年公司完成公开挂牌出售主要平板显示业务,聚焦智能显示制造业务。冠捷科技、彩虹新能源和彩虹股份主要业务领域为新型显示。其中冠捷科技成立于1993年,专注于智能显示终端的智能制造,提供显示器以及电视机产品。其2020年营业收入达685.56亿元。上流原材料主要由彩虹新能源和彩虹股份供应。

3.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业务主要由中电华大科技、深科技、上海贝岭、澜起科技和晶门半导体等公司负责。

中电华大科技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卡及安全芯片商,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开发、销售以及提供先进解决方案,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身份识别、金融支付、政府公共事业及电信领域等。

深科技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产品、自主研发产品及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其主要负责高端电子产品的先进制造服务及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与测试、计量系统、自动化设备及相关业务的研发生产,近年来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和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贝岭定位为国内一流的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供应商,目前主要业务包括智能计量及SoC(系统级芯片)、电源管理、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 ADC(模-数转换器)及工控半导体等五大领域,重点发展消费类和工控类两大板块业务。其中,上海贝岭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49.67亿元。

澜起科技主要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包括两大产品线,互连类芯片产品线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

晶门半导体主营业务是设计、开发和销售专有集成电路晶片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业务。

4.高新电子

深桑达A、南京熊猫、振华科技主营业务主要涉及高新电子板块。

深桑达A成立于1993年,主营业务为电子信息产业,此外还涉及到电子物流服务业、电子商贸服务业、房屋租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为25.21亿元。此外,深桑达A子公司中国系统是易捷行云第一大股东,持26%股份。

南京熊猫主要业务为现代数字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和服务型电子制造。振华科技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现代服务业。

5.信息服务

中电光谷成立于2013年,以构建全国领先的“产业资源共享平台”为战略目标,全面推行“系统规划方法论”和“综合运营方法论”,探索产业园区的新时代运营模式。其主营业务为主题产业园区的开发和运营。

(二)主要非上市公司

1.中电金信

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金信”)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电子整合核心资源推出的全新品牌,定位为基于全栈信息技术的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软件提供商,聚焦“金融+生态”,依托中国电子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组织平台,构建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软件服务能力。

中电金信在全国设有21个研发机构,形成了包括业务咨询、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实施、云架构迁移、运维运营、质量安全保障和系统集成等全栈式的金融科技服务和产品。在技术中台层面相继推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数据中台、移动应用平台、AI行业平台和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在数字化应用系统层面,构建了包括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信贷管理、贸易金融、开放银行、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远程银行、数字化营销、智慧渠道、全面风险管理和金融财务管理等具产品体系。

2.华大半导体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半导体”)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电子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企业而组建的专业子集团,主营业务为智能卡及安全芯片、模拟电路、液晶驱动、功率器件等,主要产品种类包括: 工控MCU、功率及驱动芯片、智能卡及安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新型显示芯片。

华大半导体以芯片设计为核心,积极布局计算机网络、工业控制、智能卡、显示及多媒体、导航五大产业。形成以规划管控、资源经营的统筹管理,旗下子公司以专注产品/行业领域为主的经营模式,促成子公司各具在细分行业的领头实力,加之顶层战略布局,从而打造集成电路板块的航空母舰。

华大半导体自成立之初便主攻车载和工控方向的MCU,同时注重生态建设,为本土客户量身打造一体化开发环境(IDE)、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中间件,提供从开发板、烧写器到基础固件库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3.中电财务

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电财务”)成立于1988年,业务经营主体主要为内部财务。中电财务作为公司的金融平台,主要服务于集团内部企业。

(三)构建PKS体系,实施“千千万万”生态建设行动

基于对数字化和信创化的深入思考,中国电子构建了被称为“PKS”的完整国产安全数字底座,布局国产计算产业链、安全产业链和关键制造环节。

PKS体系是由中国电子自主创新构建的安全体系,在被誉为“中国架构”的“PK” (“P”代表飞腾CPU,“K”代表麒麟操作系统)体系基础上,加入“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筑牢自主核心安全技术的基础和底座。目前PKS体系已在政府、医疗、能源、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绿色计算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例如由中国移动和中国电子旗下长城软件、麒麟软件、中国长城、飞腾等多家单位共同打造的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网信示范营业厅是全国电信行业内首个基于PKS体系打造的网信示范营业厅;文思海辉推出整合生态力量+适配PKS体系+面向金融行业的+全栈IT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保障金融安全性。

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子通过“PKS in”为生态伙伴提供核心能力,“PKS+”为生态伙伴提供发展引擎,与100000+生态伙伴围绕新基建应用场景,打造了2000+硬件方案、3000+软件、200000+软硬件适配。近日,中国电子发布PKS“千千万万”生态建设行动。据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陈锡明介绍,该行动将以千亿资金为支撑,打造科技创新坚实底座,以千亿基金为引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将实施战略、资本、技术、市场、人才五大赋能计划,培育万名战略科技人才,支撑万亿网信产业集群。

三、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细分行业保持突出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综合性国有IT企业集团,规模优势明显,多家上市子公司和非上市板块保持突出的细分行业地位。其中,下属公司冠捷科技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中电金信在银行IT领域市场份额保持第一。2020年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位列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第五名,多个细分行业地位突出。

2.业务规模保持增长,融资渠道多元化

公司业务集中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业务多元化程度高有助于分散风险,近年来在信息服务及高新电子业务收入增长带动下,公司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末,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为3522.21亿元,尚未使用额度为2362.67亿元。此外,公司下属A股及H股上市子公司较多,且所持股权基本无质押,具有多元化的资本融资渠道。

(二)挑战

1.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大,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受计提大规模资产减值影响,近年来公司利润波动明显,其他收益及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大。2018年和2019年公司营业毛利率分别为10.95%和11.29%,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1.01%和11.66%,营业毛利率低于期间费用率使得三费后利润为负,2020年以来得益于收入占比较大的信息服务业务毛利率上升及新型显示业务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三费后利润由负转正。2021年上半年,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公司确认较大规模信用减值损失,未来盈利能力和资产减值压力有待关注。

2. 国际经贸关系不确定性较大

近年来国际环境变化较大,加之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整体贸易环境尚处于恢复中,公司贸易业务易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



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