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芯片到底多难抢?小鹏汽车董事长“在线急求芯片”

芯片到底多难抢?小鹏汽车董事长“在线急求芯片”

2022-05-28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社会我鸭哥,鸭火话不多”!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只鸭子刷了屏,凭借着魔性的动作,挥舞着双手,这玩意儿不停地撩拨着大家想要购买回家的心。

就跟芯片缺货涨价一样,可达鸭目前在各大平台也是“一鸭难求”,单从成本来看,玩具制作精良一点卖个几十块也能接受,可是真当大家购买的时候,大量商家都显示无货,即使有货价格也是炒至天价,就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情况来看,均价甚至高达500元以上,身价暴涨十几倍,简直跟“炒芯片”如出一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昨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个人社交平台称,“随着汽车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反映了我们供应链团队当前的状态。”何小鹏还配上了一只可达鸭双手挥舞着“急求”、“芯片”的口号。

何小鹏还在微博中透露了对于目前芯片现状的无奈,“最近我们再次仔细盘过,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在5000颗以上,涉及几百种。”

何小鹏还称,“但缺少的芯片,很多是专有芯片,不少鹏友告诉我有资源可以解决芯片问题,核心问题是此芯片不是彼芯片。实际上缺少的芯片大部分是便宜的芯片,而不是大家关注、去创业的或很贵的芯片。”

1653623977829081220.png

(源自@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微博)

这番表态也引来网友关注:“震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富,抢得到可达鸭,抢不到芯片。”小鹏汽车官网也在底下留言评论称:“携可达鸭在线求芯片!”

营收交付双增长,“缺芯”仍是产能受限主因

笔者注意到,在前两天结束的小鹏汽车2022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上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74.55亿元,同比增长152.6%,环比下滑12.9%。其中,汽车销售收入69.99亿元,同比增长149.0%,环比下滑14.5%。

产品交付量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约为3.46万辆,同比增长159%。其中,P7交付1.94万辆,P5交付1.05万辆。

何小鹏透露:“如果排除部分受疫情影响的地区,5月订单量已恢复到与涨价前相当的水平。第二季度交付指引3.1万辆~3.4万辆。”

此外,何小鹏也曾强调,其中最主要的几颗芯片产能问题并不大,反而是一些便宜的、小的芯片产能受限严重。他判断称,芯片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或许要比想象更长,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车企通过长期战略合作可以解决一部分芯片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建立起强大的自研能力。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95.6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35.8亿元增加167.5%。整体看下来,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31716辆理想ONE,季度毛利率达22.6%。截至第一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为511.9亿元,并对外宣布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展销售和服务网络。

蔚来汽车则表示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6月9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北京时间6月9日)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目前虽然没有更多消息透露,但结合去年全年财报情况来看,必然也会跟前两家造车新势力一样呈现正向增长,具体结果笔者也将在后续财报会上跟进报道。

缺芯涨价令车企深陷“泥潭”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的汽车行业过得并不太好,尤其是4月以来上海疫情导致的连锁效应,能否供应链稳定性成为了当下汽车厂商们最关注的问题。此外,缺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挑战齐发,让国产电动车产业进一步陷入“泥潭”。

供应链中断的问题尤为重要,在上海疫情期间,何小鹏就提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好消息是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门们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同样,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曾在个人社交平台指出,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战争、政治、疫情让买车还能升值,美国二手车价格整体上涨了30%。

受上海封控造成的零部件供应短缺影响,丰田汽车日本本土的部分工厂在5月和6月将暂停运营,共涉及10家工厂中的16条生产线,这已经是丰田汽车近两个月内第三次发布停、减产计划。

不止是丰田汽车,日系车企当前普遍面临产能受限的困境。此前,本田汽车也宣布,由于近期半导体长期缺货,以及疫情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导致物流中断、零部件供应迟滞,5月初本田汽车日本部分工厂将减少约50%的产能。此外,马自达、三菱、日产、斯巴鲁等车企此前也曾停产或减产。

消费者难接受“涨价”

观察发现,自去年年底以来,小鹏、比亚迪、理想、特斯拉、蔚来、极氪等新能源品牌相继涨价,上调幅度在1万元以上。燃油车方面,宝马、奔驰、大众等品牌部分车型涨幅也达到了了1万元-12.1万元不等。涨价的原因很简单,产品成本上涨了,压力自然也大了。但车辆涨价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接受与否。

笔者身边刚购车的朋友就表示:“买车更看中性价比,性能不是重要的,因为你速度再快也不能超速。在燃油与新能源之间,肯定更倾向于燃油车,电车带来的体验需要适应。”也有人表示,“条件允许肯定燃油啊,因为加油一就开口就是加满。而电车最大的问题在于电池寿命到期,严重影响二手车的残值。”对于涨价这一话题,该朋友则表示,涨价的话就不买,毕竟看刚需和钱。

车企“勒紧裤腰带”?

显然,在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下,新能源车企不仅要面临来自同行业友商的产品性能、价格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面临着自身的竞争力、组织架构的“大考”。由于行业势态低迷、企业成本压力大等原因,部分车企不得不进行团队收缩,通过裁员的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近段时间以来,继互联网行业裁员潮后新能源行业被广泛探讨的问题。

近日就有用户在招聘社交平台留言称,小鹏开始毁约22年未入职校招生,并劝大家“能跑的赶紧跑吧”,同时还表示公司部门正在调整中,部分部门的裁员比例可能达到30%。在该话题下,不少网友爆自己被裁经历,并表示“小鹏太坑了”、“这公司真的毫无诚信”。当天“小鹏汽车被曝毁约20余名应届生”登上微博热搜2位。对此小鹏汽车一位员工表示:“小鹏汽车的人员流动一直很频繁,所以也不好说它就是裁员,因为有些部门裁员和招人是同时在进行的。不过从毁约校招生这件事情看,我们内部都认为是在收缩了。”

而这也不是小鹏今年来首次爆出的裁员毁约传闻。今年2月,陆续有就陆续有校招生在求职软件上爆料自己被小鹏“毁约”的消息。

同样,理想汽车也被曝出毁约校招生。原因跟小鹏汽车差不多,都是业务架构调整。此外据《晚点 Auto》报道,理想原本今年计划扩招到2.4万人,销售20万辆车。但今年一季度结束后战略复盘,认为今年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卖不了那么多车了,将销量目标下调了15%。相应地,人员扩张规模也减少了15%。

不管是涨价还是团队缩进,可以看到的是各大车企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继续存在,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芯片短缺也造成当前车型供给不足,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汽车制造成本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来汽车产品更注重能源化、智能化的体验,其背后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成本增长。如此一来,这种成本压力车企已无法自行消化的情况下,最终也只能“转嫁”到消费者手中。




1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11.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