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民营化:硬科技企业的商业逻辑和人才路径
2022-06-09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商业航天,重要的不只是“航天”,还有“商业”,除了需要保障航天技术的人才,还需要懂商业的人才。
1972年,赞比亚修女玛丽·朱昆达给NASA写信质疑为何全球数亿人尚在挨饿,却在火星探索上花费上亿元。时任NASA马歇尔太空中心的恩斯特博士回信道,深空探索会衍生出新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例如通过气象卫星提升全球农业水平,从而减轻贫困和饥饿。这封回信试图告诉人们:征服星辰大海的硬科技,也会造福大众。
星空浩淼,银河璀璨。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苏两大经济体在航天领域展开激烈角逐。直到近60年后的今天,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丝毫没有减弱。
然而一个好的迹象是:越来越多的民营力量正在涌入。SpaceX的出现使太空竞赛加速向“商业化”的阶段迸发,直接把盘子做大了。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已达4000多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比高达80%。
有人说马斯克是一个深谙商业逻辑、技术与商业结合的富豪和连续创业者,用大胆的商业运营模式刺激市场需求。而马斯克曾分享他成功的关键,“创业的话,要想尽办法找到最厉害的人才,吸引顶尖人才与你共事”。马斯克的好几本传记都描写过SpaceX创立前后的挖人故事。
例如马斯克身边的“灵魂人物”、001号员工、Space X研制火箭的总工程师汤姆·穆勒。穆勒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航天器推进专家之一,从SpaceX发迹的火箭发动机,再到近期抢夺全球眼球的“重型猎鹰”,穆勒及他领衔的工程师团队功不可没。
在进入SpaceX之前,穆勒在一家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公司TRW工作了15年之久。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网站曾刊文说,遇到马斯克前,穆勒逐渐感觉自己许多关于发动机设计的想法在TRW的日常工作中没有施展的空间。当时马斯克正在苦心寻找火箭设计师,他对穆勒亲手制造并测试火箭发动机的经验及其过往的工作经历十分欣赏。
如果说马斯克登陆火星的计划是个疯狂的梦想,那么“穆勒们”就是马斯克背后将梦想转变为现实的动力和底气。身处硅谷的马斯克自信来源于美国相对成熟的商业航天工业和庞大的航天人才市场,包括波音、NASA的资深工程师、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等等。
雇主品牌专家Universum曾发布过一份2020年对美国学生最具吸引力的雇主名单,特斯拉和SpaceX在美国工程专业学生中蝉联前二名。
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正是 SpaceX崛起的底层逻辑之一。《硅谷百年史》作者分析硅谷崛起原因曾指出,正因为其创业项目大部分是由掌握高科技的工程师推动,他们的企业无一例外成为科技企业。商业航天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技术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工程师文化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
回观国内,2014年中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天制造业,不到10年的时间,民营航天创业企业大量涌现,从火箭制造商到卫星制造商,从卫星运营商到应用服务商,国内商业航天企业都在各自站位,跑马圈地。
从市场量级来看,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已经初具雏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近五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约12548亿元,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预计到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4060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融资额超64.5亿元。
然而,目前中国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航天企业整体上仍需要系统、清晰的战略思考和谋划,以及跨领域的市场应用与布局。有些创业企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并不明确,仍然囿于传统、固化的旧有框架,缺乏创新的市场定位、商业手段、研发模式,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核心竞争力。
商业航天,重要的不只是“航天”,还有“商业”,除了需要保障航天技术的人才,还需要懂商业的人才。早期民营航天公司的技术型创办者多出身国有航天系统,具有对专业的把握、行业资源协调以及供应链渠道建设上的诸多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跨界人才出现在商业航天创业领域,让企业从传统航天机构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把握、理解和尊重商业规律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