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千行百业,不断培育壮大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2022-06-16
来源:21ic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截至2022年5月,中国已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
2018年3月30日,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天津开放实验室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批5G应用示范城市之一天津的首个5G基站。截至2018年3月30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正在中国多地建设5G基站,包括雄安新区、苏州、上海、成都、兰州、深圳、广州等 [4] 。5月,湖北移动公司5G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经理介绍,武汉2018年初被列入中国移动首批5G试点城市,计划2018年完成超100座5G基站建设。主要分布在光谷、汉口江滩、汉口火车站三大区域,其中光谷是最大的5G基站分布区 [5] 。8月13日,北京联通正式发布了“5G NEXT”计划,北京市首批5G站点同步正式启动 [6] 。
6月6日,中国5G商用将迎来三周年。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60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亿户。
5G商用三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5G需要在哪些领域继续深耕?实现5G全覆盖之后,6G还有多远?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珊和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
5G赋能千行百业,不断培育壮大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记者:5G应用涵盖交通、医疗等诸多生活领域,案例超过2万个。除了“网速变快”的体验之外,5G通信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李珊:我国5G应用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聚焦重点领域,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在赛事直播等方面,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子弹时间”360度全景回放、“毫秒级低时延多视角切换”“8K VR超高清直播”等应用,为全球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观赛体验。在文旅方面,许多景区推出云直播、云观景等业务,还有5G网红打卡、5G AR景区游览等,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观景体验。在教育领域,全国多所高校进行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5G空中课堂、5G虚拟实验室、5G云考场、5G智慧校园等典型应用。在信息消费领域,国内运营商面向消费者提供5G云游戏、5G+4K/8K超高清直播与互动等休闲娱乐应用。
杜加懂: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5G赋能智慧医疗的作用尤其明显。全国已有超过600个三甲医院开展5G在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应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人群密集的区域大多采用5G+热成像的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完成大量人员的体温检测和监控,识别出温度存在差异的个体,同时将数据更准确快速地实时回传。
高速可靠的5G通信网络,也成为核酸采集工作站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在部分城市,5G核酸采集工作站陆续投入使用,积极助力“15分钟核酸服务圈”。几平方米的工作站内整合了门禁、消杀、温控、视频监控、5G云医护智联终端等多种功能,可以实现身份核验、按压消毒、医废处理、信息上传、数据分析等“采、送、检、报”的全流程服务,以此提升采样效率、优化人员配置。
在院前急救方面,传统的急救是救护车把病人拉到医院后才实施检查和抢救,整个过程时间较长。有了5G的辅助,病人在被送上车的那一刻,医护人员就可以利用5G医疗设备完成一系列基础检查,并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等关键信息实时传输到医院,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同时,“5G+远程会诊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专家的资源,接收治疗现场的影像,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专家对偏远地区的医院重症、危重症进行会诊,能够及时进行救治指导。
在适老化服务方面,5G技术与感知、人工智能的技术融合能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维护、居住质量提升带来极大便利。在身体健康方面,对于老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等多发情况,可以利用5G实现对老人脉搏、血压等全天候、全维度的智能监测,并将数据及时发送给后台医生,便于提前发现病情并给予治疗。在居住方面,5G防摔垫、睡眠监测、一键智能报警等应用,可有效提升老人居住质量,特别是对于独居老人,能有效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面向消费者(to C)和面向企业(to B)网络建设并行,三年来持续扩大5G覆盖范围,拓展5G应用场景
记者:从2019年5G商用牌照发放至今,中国的5G通信事业已经走过三年时间。三年来,我国5G建设的重点正在发生哪些改变?
杜加懂:在工信部“适度超前”的网络建设原则指导下,我国5G网络规模呈现跨越发展。2019年,5G商用牌照发放半年,我国5G基站就超13万个。2020年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71.8万个。2021年我国5G基站达142.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10.1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3.55亿户。2022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60万个基站的建设,成为全球首个基于5G独立组网的国家。
华为的手机业务以及鸿蒙系统、麒麟芯片在广大消费者之中知名度很高,华为手机也曾经在2020年第二季度击败三星和苹果登顶全球手机销量冠军。虽然名气更大,但是手机等消费者业务并不是华为的核心业务,真正让华为立足于全球并参与竞争的是包括5G、光网络、数据通信在内的通信业务。
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领域可以说是一骑绝尘的存在,以26%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诺基亚(16%)、爱立信(16%)、思科(6%)、三星(2%)等厂商,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华为凭什么击败众多科技巨头登顶?最大的原因就是华为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不断地投入——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427亿位居全球第二位,10年间的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超过了8000亿元。
巨额的研发投入也为华为带来了超过10万件相关专利,特别是在5G技术领域更是遥遥领先。如今这种技术上的领先也开始为华为带来丰厚的回报,在2022年5月17日举行的《20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2022 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Day)开幕式上,华为高级副总裁蒋亚非发表了演讲并透露华为5G基站发货量已经超过120万个。
目前全球5G基站的数量才仅仅有220万个,这也就是说华为5G基站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要知道华为是在一个完全不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竞争的,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殊为不易,因此很多外国媒体也感叹,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依然没有能够阻止华为。
为了阻止华为在5G时代的领先,华为遭到了多方的封堵:
受限就是芯片方面。和手机业务一样,华为的通信设备业务也在芯片领域遭到了限制,但是幸运的是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完成了全部国产化,因此最终实现了突围。为什么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能够实现突围呢?
一方面是华为技术深厚的技术积累,使得华为有能力完成替代;另一方面则是基站等通信设备体积较大,相比空间有限的手机在功耗和散热方面并没有太过严苛的要求,大多芯片采用成熟的28/45nm工艺,因此绕过了封锁打破了第一层的限制。
从20c22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下一步,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覆盖深度和广度;抓住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持续培育发展动能。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当天介绍,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更加坚实有力,综合能力实现跨越提升。固定宽带由百兆迈向千兆跨越升级,光纤用户占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截至2022年3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占全部网民数的63.01%,已申请的IPv6地址资源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创新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数字服务市场。5G应用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生活领域,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据悉,下一步工信部将统筹谋划、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将系统化推进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和云边协同发展,提升覆盖深度和广度。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构筑技术创新领先优势。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助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水利、智慧城市等建设发展,构筑融合发展坚实支撑。